趟路人
作者:许铁宁
何静女儿来源:《共产党员·德沃夏克月亮颂下》吴铮真近况2015年第01
        天空湛蓝,白雪耀目。
        站在村子西南侧的树林里,抚摸着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董福才眼中闪现着喜悦的神采,和初次见面时躺在炕上的他判若两人。
        请他来这里,可是很费了一番周折。接到采访任务后做功课,却发现和他相关的材料都是只言片语,而在采访阿尔乡镇干部、北甸子村干部和村民后,很多事情也只有轮廓,细节需要通过董福才本人核实。但带着无限期待登门后,却被告知因身体不适,他无法接受采访。我不由心急火燎地拉着阿尔乡镇组织委员郭吉来到屋外商量对策。想到董福才对树的深厚感情,我们决定尝试着请他带我们去看看他种的树。就这样,郭吉进屋,我在外忐忑等候,总算迎来了转机。
        看树归来,董福才心情大好,吃了几片止痛药,斜躺在炕上和记者聊了起来。这一聊就是近3个小时,一个敢闯敢为的趟路人的形象在记者心中渐渐明晰起来。
        趟出绿之路
        “流沙流沙满天飞,你为谁憔悴。祝你平安简谱在《飞天》的歌词里,满天飞的流沙与憔悴相连,
让人隐隐感觉到,流沙带来的只有苦处。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村里待了一辈子的董福才就没少吃风沙的苦。很多年时间里,一开门,满目全是望不到边的白晃晃的沙子。风刮起来,沙子把脸打得生疼,只想双手护着头往家跑,可家里也难保不受风沙之害。风刮一夜,窗台上、炕上会铺上一层沙子,人嘴里也有沙子,一嚼牙碜。风最大的时候,沙子会堆到窗台高,门都推不开。种地更难,一场风过去,种子都刮没了,只能多次补种。就算成活,因土质不好,收成也很可怜,一亩地只能打两三百斤粮食。沈煜伦沈肯尼十山九秃头、风起黄沙飞,十年九不收。这句话正是对上世纪90年代北甸子村的真实写照。
        我浪费了最好的年华董福才一直憋着一股劲,要和风沙好好斗一斗。一件事让他下定了决心。有个村民准备开春盖房子,在选好的地址上备好了砖。砖堆了几米高,可一个冬天过去,竟然被沙子埋没了。该村民后来了一台挖掘机,才在大概位置到了这些砖。这个事让我意识到,如果不能挡住流动沙丘前移的脚步,用不上多少年,整个村子就要被沙子吞没。我们可以选择移民,可中国传统的乡土观念深,村民们不愿意动,加上他们没什么手艺,移到别处,生存也是个问题。所以,只有走栽树固沙这条路。这个想法当年一讲出来,就被当成
了笑话。什么,在沙上栽树,开玩笑呢吧?怎么能栽住,栽住了怎么成活?很多村民根本不相信能靠栽树治住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