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课标、探求弘扬民族音乐的策略
作者:许彩霞
来源:《音乐时空》2013年第03刘紫玲图片
        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五十六个民族的泱泱大国里,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极丰富的民族音乐遗产,其中民族歌曲、民族器乐、曲艺、戏剧及其民族音乐理论,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和风格,在世界艺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了解、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作为专业育人的音乐教师更是责无旁贷。目前,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内容占了绝大多数,然而在我从教二十多年来,总发现这样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中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不大,而听到流行音乐则眉飞舞,对流行音乐情有独钟,中老年对流行音乐不太感兴趣,对民歌则能朗朗上口,回味无穷。我常说学生音乐素养低,不懂艺术,学生则说这是滚滚长江东逝水原唱代沟,他们时尚,我们老眼光。在音乐课堂上,讲授民族音乐时学生弓腰驼背,无精打采,听得索然无味。而学习流行音乐时则坐姿端正、精神饱满,唱得津津有味。像这样,长此以往,没有青少年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发扬光大,我们的民族音乐岂不将会失去她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了吗?这种现象令人焦急、心痛。历史使命告诉我们,教学中开展民族音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增强民族意识,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我们应怎样走出困惑,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一直在教学中探索着、尝试着,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董洁拍的电视剧
        出了late autumn症结所在lydia 泰国”,方可对症下药。教学中,我采取以下措施,增强学生的民族音乐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搞民族音乐素质。
        一、树立新课程意识。活用教材。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欧美wonder
        新的课程标准提醒我们:教师不要迷信教材,教材不是让老师教的,而是供老师使用的,教材只是对教学内容作了一些基本的书面化的材料规定,对实现新课程目标最为关键的还是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所以,要想拓宽学生民族音乐的视野,不能局限于教材中规定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