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敕勒歌 教学设计板书 古诗两首——敕勒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乐府;会认“似”、“笼”、“庐”“茫”“盖”“苍”6个字。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诗歌;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什么样的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师: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你们去过美丽的大草原;见过草原的美丽景吗?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听了歌曲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师(板书诗题):谁来读读诗题?
  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再来试试。
师:(请学生读;齐读诗题)诗写得可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二、初读古诗
  1.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 笼盖 苍茫 见(xiàn)牛羊
汤唯和梁朝伟演的电影是真的  3.这些字谁会读?(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指名读、 “开火车”读!
  4.师(出示整首诗):字音都读准了;我相信古诗也一定会读得很棒的!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指名读)
  5.师:谁来评一评?
   6.师:分组赛读吧;看哪组的字音读得最准;读得最流利。
三、背景资料: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左右下载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北部与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狂野飙车6背景音乐;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四、品读诗文
   结合文中注释;同桌间自己理解诗中含义。看你读懂了多少? 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肥壮的牛羊。 
(一)前四句
1.师(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蒙古包):你看到了什么?
2.师:你们说得真好!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3.生说含义:(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想读读吗?大家赶快试试吧!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师: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还有谁想
读?
5.师:说说他读得怎么样?(他读得又流利又有感情。听了他的朗读;我觉得草原很大!)
6.师: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7.师:你们读得真棒;老师真高兴!下面咱们进行男女生赛读这两行诗句;好吗?  (男女生赛读)
师:男生把阴山的雄伟高大读出来了;女生把草原的辽阔无边读出来了;男女生都得第一!
 
(二)后三句
1.师: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诗人看到了蓝蓝的天空辽阔无边;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而且草长得很高;很茂盛。风一吹把草吹弯了;露出了成的牛羊。) 
海阔天空 华晨宇2.师:你们把这个画面描述得真美!肯定有很多的感受。想想;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先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生1:我体会到这儿非常美。
  生2:我觉得这儿的牛羊肯定长得很肥;因为这儿的草长得很茂盛;牛羊吃得好就长得壮!
3.师:牛羊长得这么壮;这儿牧民的生活怎么样呢?
  生2:他们每天能看到怎么美的景;肯定很幸福!
  生3:我觉得牧民的生活很富有;他们养的牛羊这么壮;一定可以卖很多钱。
4.师:对呀;能生活在这么美的大草原上是多么幸福的事呀!谁愿意把最后三行诗句读一读?
  (生抢着举手;请一名学生读)
5.‘‘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千古名句;特别为人称道;请你分析这句诗的意境?
6.师: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诗中只写了景;没有提到敕勒人;你猜那些人在哪里?(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
7.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家园;看着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那心情老好了!还有谁来读读?读出生机感、喜悦感;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指名读)
(三)写法指导:
看全诗satomi;看板书:景物描写中有动态和静态描写;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静态描写) 风吹草低见牛羊呢?(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四、诵读古诗
1.这首古诗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在公元646;统治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情因之一振。
2.听范读录音
3.看节奏;朗读时应注意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我要去红河;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天地旷远宏大的气势。
5.师:谁先来试试?读得好;你们就把掌声送给他!(请3—4名学生配乐读)
  6.师:看到你们读得这么美;老师也想读一下。
7.师:我们来齐背这首诗;希望大家都能背出自己的感受;这样你们会比老师背得还要棒。如果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着书读。(学生配乐齐背。)
五、画中展示:
1.师:“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
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和羊。” 交流:看到这样的景;你有什么感受?
2.师:大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学生作画;师巡视。)  (展示绘画作品)
  3.师: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了。我们有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我们以后要多关注古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最真实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板书:
敕勒歌
苍苍      茫茫    静
(辽阔无边)
草低      见牛羊   动
(茂盛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