このときもずっと在线
  期第  课时
日期:
备课人:
签到学生数: 
教学课题:孝敬长辈,做到有礼
教学内容: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教学目的:教育孩子遇到长辈要懂礼貌。
教学难点:路遇长,疾趋揖;
教学重点:长无言,退恭立
教学方法:引导、互动的教学方法
教学道具:短片、图片
教案:
一、组织教学(见上课流程):见附录 
1、复习检查:
1)居有常业无变
  生活作息要规律,早睡早起,不要三更半夜才睡,像写作业不写拖到半夜才完成,或玩电动玩到很晚。大人的事业是工作,学生的工作是学习,所以平常学习作业要认真,不要让成绩一落千丈,不要今天考90分,明天考50分,害父母担心。
(2)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披着羊皮的狼简谱
    虽然是小事也不可以任性而为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意妄为让父母担心,不止是不孝的行为,更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
3)抽背《弟子规》
二、新课进行: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的“出则弟”,也就是出门如何做到对长辈恭敬有礼go tell aunt rhody。
(1)引入:小朋友,你们是不是经常出家门的啊?那出去会遇到谁呢?那你们看见了伯伯、奶奶……他们时你是怎样做的呢?是装着没看见走过去,还是……?平常我们都喜欢别人夸我懂礼貌,那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是最懂礼貌的好孩子!
(2)角表演:在路上遇见老师时,你会怎么做?(针对孩子的表演,并做得好的给予表扬,不足的给予纠正!
2、出示内容: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3、读偈颂:
1)范读;
(2)仿读(教读);注意纠正孩子发音,要求达到准确。
(3)齐读,要求速度不快不慢。
二、 讲解句义:
“疾”是有一点快步走过去
“趋”也是小步的走过去
“揖”就是很恭敬的来向他问候
“无”如果长辈没有和我们说话时
“恭”恭恭敬敬
这里是讲到当我们在路上看到有长辈、有老师或者有长辈亲戚,我们应该要过去跟他打招呼。如果长辈没有跟我们讲话,我们就先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让长辈先过去。
三、生活引申:
我们把这个颂词和故事当做镜子,照照我们自己。看看我们在学校看到校长或老师,不打招呼就溜走的请举手?由此知道我们现在人跟古人差别很大。像古人那样恭敬地对待长辈,这种行为已经很少见了。
虽然我们不能像古人那样弯腰问询,但对老师、长辈,至少要打招呼。若能这样做,别人心里也很舒服。就像大家下飞机时,空中小微笑着说:“再见,请慢走。”这么一句话的重复,并不是什么大的付出,但让人听了以后,确实感到很温暖。
在大陆第一个开始讲《弟子规》的老师叫蔡礼旭,他是台湾人。他说他从小就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家里只要来了长辈,无论他在做什么,都会放下所做的事情,主动上前向长辈鞠躬问好。所有的长辈见到他都非常欢喜。正因为这个好习惯,使他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贵人,即便他遇到困难,也总会有人出来给与帮助。还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这位尊长也是见到他人,总是主动打招呼问询,所以给人感觉很亲切。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养成见到长辈主动打招呼的好习惯,这样既可以防止自己增长傲慢心,又可以给他人带来好心情。这就是善。佛门中有一句话,小朋友们一定要记住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不要因为坏事太小而不怕,从而乱作,也不要因为善事太小而不去做。主动向长辈打招呼,这个善事很小,但坚持每天去做,养成好习惯。那我们将来也会遇到很多贵人。
三、 引用故事:
1、懂礼的子路

子路画像
讲一个古人的故事,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尊敬老师的。故事的主人公是子路,他是孔子的学生,学识渊博,以懂礼貌著称。一天,孔子走过庭院,要到门外去。恰好子路在庭院里读书,看到老师,他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对老师行礼。那时的“礼”是要鞠躬的,孔子并没有看到他,只是看到了庭院里的樱花而停下脚步,子路就躬身站着,一直等到孔子看到他,那时他的身体已经酸麻得失去了知觉。
孔子后来发现了,称赞他说:“子路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学生啊!”
2、《圯桥进履》的故事
圯①桥进履——张良拾鞋的典故
张良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年轻时非常尊重长辈。在辅佐刘邦之前,有一天,他正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北)的圯桥边散步,旁边有一个老者坐在桥边,这位老者就是著名的学者黄石公。他故意把鞋丢到桥底下,看着张良说:“年轻人,你去帮我把鞋捡起来!”
张良看到这个老人故意把鞋丢下去,非常气愤,真想揍他一顿。后来又一想他是长辈,气就消了,到桥底下把鞋子捡起来。
捡上来之后,老者又说:“帮我把鞋穿上吧!”张良见此情景,心中暗暗惊奇,知道其中必有缘故。他恭恭敬敬地长跪在地上为老人穿上鞋。
老人穿上鞋,哈哈一笑,扬长而去。张良很惊异地目送老者离去。
没想到老者走不远又回来跟张良说:“孺子可教也!五日后天明桥上见。”
张良按时来见老者,想不到老者已经在桥上了,老者见他来迟了,不高兴地说:“五天后再来吧!”
又过五天,张良鸡鸣即起去见老者,没有想到老者又已经在桥上了,老者又很生气地说:“怎么可以比我还晚到呢?五日后再来吧!”
第三次张良半夜就起来,赶快到桥上等候老者,不一会老者就来了,从袖子里取出一本书,对张良说:“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之后,你辅佐的主人将来可以称王天下。十三年后,你到济北(今三东省泰安市东南)可见到我,谷城山(今三东省阳谷县)下的黄石就是我。”说罢转身离去,张良从此再没有见过这位老人。
张良回到家中已是清晨,把老人送的这本书拿出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②。张良得到此兵法后,夜以继日潜心研究了十年之久,掌握了许多设计用兵的韬略,可是在当时没有人赏识他,后来遇到了刘邦,刘邦屡屡接受张良的建议,所以屡建战功,张良也因此获得刘邦的肯定和器重。果然十年之后刘邦建立汉朝,封张良为留侯,但是张良抛弃了功名利禄,归隐学道。
老秦秦霄贤家世
十三年之后他应约来到谷城山下,果然发现了一块黄石,就把黄石带回长安,供奉在家中。张良当初遇到老人时,如果不能忍耐、谦虚、卑下受教,黄石公就不会把兵书给他,张良也就不会有那样的成就并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
注①圯:yí,桥。②《太公兵法》:太公,原名吕尚,就是姜太公姜子牙,曾经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推翻了残暴的商朝。他用兵有鬼神难测之妙,号称百代兵家之主,但从未有人见到他的兵书。
           
四、 深入辨析(备选项):
不要离开 tara
思考:
1、子路看到老师就行礼,为什么?
——因为他懂礼貌,敬重老师。
2、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赞叹子路?
——因为礼节是一个人德行的基本表现,一个有礼貌的人,内心一定是谦虚好学上进的。
1、老人故意把鞋丢到桥下,张良为什么还给他捡?
——他想到是老人,要尊重。
2、老人为什么故意刁难张良?
——因为他想考验张良的品行。
星光依旧灿烂3、张良经受住考验了吗?
——张良经受住了考验。
4、张良后来有什么作为吗?
——他虚心学习,掌握了许多设计用兵的韬略,帮刘邦建立汉朝,并且功成身退。
总之,古人的传统值得我们深思。如果现在人人能对师长如是恭敬,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反之,假如人人都不能行持,又会变成什么情形?现在我们还是孩子,但我们也会慢慢长大,如果现在在路上碰到长辈,根本不知恭敬问询,甚至还会瞪他一眼。那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了?你走你的路,谁也不理谁,这样下去,人心道德越来越沦丧、越来越败坏了,这种倾向一定要注意!
刚才讲了走路时遇到长辈的礼节
五、巩固练习:
1)跟《弟子规》碟唱诵已学过的弟子规内容。
2)做《接龙》游戏背诵新学的偈颂。
3)分组表演朗诵,并教育孩子平常出门在外遇到长辈都要打声招呼,要懂礼貌。
六、回向、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