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mv视频下载作者:***
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13期
笑傲江湖之琴箫合奏        摘 要:本文通过音乐教材的歌词乐曲创作的背景,阐明音乐教材本身具有的德育元素。体现初中音乐教育具有的德育作用。专家指出,教育是全方位的,育人功能应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加强思维及生活方式,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哪个科目都担负着德育任务,音乐课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充分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让德育教育像温和的春风、细软的春雨滋润每一个学生心田。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德育作用,让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得到良好发展,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人。
        关键词:音乐课;德育;美育天比高
        一、歌词中的德育因素
月半小夜曲原唱
        课改后的初中的教材设置,对11到14周岁的青少年来说非常合理,乐理基础知识、中外
名曲、歌曲都在可学性、思想性、可听性上体现了德育、美育的渗透。特别是歌曲的设置都传递满满的正能量,很容易从歌词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力量。如湘版七年级上册的《国歌》,第一单元的《光荣少年》、《年少的味道》学习这些歌曲时刚好是新学年的开学,9月18日是国耻日,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这些歌曲的歌词起到了媒介的作用。如《国歌》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像强心针一样注射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年轻的生命活力无限,斗志昂扬,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又如《光荣少年》歌词:英雄出少年,少年责任重。志当高远知荣辱,从小做起见行动。体现出小小年纪也是非常有担当精神的,歌词有一种直观的感知性,让学生很直接地受到感染。再通过振奋的,积极的旋律带动让歌词的德育教育的功能更为突出。
        二、乐曲中的德育因素
男儿风刘静尧个人图片        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时代的信息、社会的要求,深入挖掘不同乐曲的德育内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渗透,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中,得到启迪与熏陶。初中的音乐课中,中外乐曲的欣赏占了较大的比重,每一首中外名曲得到人们的喜爱,其内涵
都值得去深挖、领会其中所包含着纯度极高的德育和美育因素。如:《二泉映月》首先让学生通过认识作者的坚韧来得到心灵的冲击。作者阿炳遭遇十分不幸,从小做道士,青年当乐手,中年失明流落街头卖艺度日。但人穷志强,深深植根于民族民间的音乐土壤,广取博采、吹拉弹唱无所不精,创作的乐曲自然带有一种坚毅的大丈夫气概。这些就是《二泉映月》感人的魅力所在和能广为流传的原因。接着向学生介绍《二泉映月》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让学生产生自豪感,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这首曲子不仅在国内深得人民喜爱,也在国际乐坛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应邀来我国指挥中央乐团演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引起轰动。第二天,小泽征尔专门聆听中央音乐学院一女生用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后来日本《朝日新闻》还登了专文《小泽先生感动的泪》。学生在了解乐曲的作者以及其影响力后再听这首曲子更能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欣赏,并从心底产生共鸣。让大丈夫气概、爱国之情不知不觉植入学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