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一、总结
(一)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引用、设问、反问、对偶、借代、反复
(二)表达方式:人称、说明、记叙、描写、抒情
(三)语言特
(四)表现手法
唐馨baby
   
                   
表现手法及作用
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所选用的情感或思想的表现形式,它针对的常常是全篇,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牵挂、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常见考题:
1.文章多处为××内容埋下了伏笔,请出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2.第×段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3.文章多次设置悬念,举一例说明。
4.小说开头部分写“……”等,这种写法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
本文采用“XX”的手法,笔者通过“……(文章相关内部实质意义)”使文章写得“……”
1.了解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2.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衬托、铺垫、对比、伏笔照应、设置悬念、先抑后扬、托物言志等,并指出运用这些表现手法的优点。
答题格式:出相关内容进行举例+依照举例内容分析此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一、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表现了……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具有暗示作用,能引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感情和哲理的理解。
1、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依靠联想建立,就是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
例:竹字象征气节、荷花象征清白、玫瑰花象征爱情
思考:蜡烛——()
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象征的分类
(1)从象征的内容:
事物象征:莲”象征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情操;牡丹”象征繁华富贵;菊”象征遗世独立的孤高品格。
哲理象征:例如:鲁迅《故乡》中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就有实现的可能。
(2)从象征的量上:
    全文象征:契诃夫的《变龙》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用变龙象征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沙皇军警,使作品意义更深远。
局部象征:莫怀戚的《散步》象征手法从局部穿插,用“初春的田野”、 “树上的嫩芽”、 “田里的咕咕起着水泡的冬水”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3、注意事项
想起了他
(1)选好“象征体”象征体要能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寓意,容易使读者产生联想,并为他们所理解。如用“煤”、“砖”等做“象征体”——去歌颂献身精神;用“松”、“柏”等做“象征体”——去歌颂崇高的品德。
(2)明确“象征义”一个象征体可以包含不同的象征义赋予它什么象征义必须十分明确,不能含糊其辞,令人费解。
(3)根据表达需要,确定是采取全文象征,还是局部象征的方法。
4、象征的作用:
(1)使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
你不知道的事 伴奏
比如《白杨礼赞》,作者目的是为了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及其精神,但比较抽象。而白杨树从形象描绘上来看,它具有北方抗日军民的特征,所以用它来指代北方抗日军民,具体形象。
(2)使思想感情含蓄,耐人寻味
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作者描写北海的菊花,其用意不在于菊花本身,而在于它所暗示的不管秋风多萧瑟,经历多少风雨打击,都泼泼洒洒地笑对人生,珍爱生命!面对困难对生活充满信心,面对磨难都坚忍不拔的意义。
5、象征与比喻的区分:
(1)两者的表现不同: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
(2)两者介绍的对象不同: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的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种具体事物、具体人。
(3)两者的格式不同: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借喻除外)一般有比喻词。如用“像”、“似的”、“是”、“仿佛”等连接。而象征中连接象征体和本体的,通常是句子和段落。它主要是连接用复句或几段话的文字来点明象征意义的。
(4)两者范围大小不同: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对象是整篇的文章,至
少是文章中的一大段话,因此在范围上远远超过了比喻涉及的范围。比喻的范围比较小,一般局限于一两个句子中。
6、练习:
荷塘月伴奏(1)判断下列句子是象征还是比喻:
A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B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D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
A中同志运用了暗喻这一形式,说明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里用大家熟悉的“万里长征”和“第一步”来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民主革命胜利后的路
更长。抽象的道理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说明,读者一目了然。C是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都出现的例子。“月光”月光“是本体,”“流水”是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如”是比喻词。B中的“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它是通过海燕这一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D中是直接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阅读鉴赏:
残荷・生命・旋律
自从知道了荷有既可美食,又能观赏,浑身聚宝,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本质与“出淤泥而不染”的秉性,尤其是当我读懂了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诗句时,顿悟荷花虽然可枯,荷叶虽然可以凋零,但是荷枝仍然不畏风霜地傲然而立;苏轼是借荷花让好友记着一年里最美好的景,正是橙子黄橘子绿的秋末冬初季节,以此劝慰不要妄自菲薄,虽然人到中年,但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仍然是可以大有作为。随之,我把荷的一生视作一种文化,空闲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喜欢在荷花池前坐坐。喜欢荷,不分季节地喜欢,和荷花相处,其乐融融。
      深秋,黄昏中的荷池,一池残荷,显得特别宁静。昔日满池盛开的荷花不复存在,自然不见荷曾“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娇姿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更是不可能到南宋诗人杨万里笔下《红白莲花》――“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雨,半是浓妆半淡妆”的诗韵。有谁知道,曾为贪恋荷艳而翩翩起舞献媚的蝶儿们会在哪里越冬?有谁知道,曾在碧玉莲蓬上高亢歌唱的青蛙们又会在何方深泥中休眠?站在我眼前的是被秋霜折卷了枯叶,被西风折曲了茎杆的残荷,它们虽说有些零零落落,但在纵横交错中依然不乏生命旋律的张力,它们好似并不理会荷池四周的萧条冷清,自然具有一种自在的底蕴,对踌躇于池前的我不理不睬,自顾自地在因受污染质变成淡绛红的池水中静静地盘腿打坐,俨然透出一副心洁则性净,性净则情宁,无欲则无畏的神情。说它有些孤独其实并不过分,不过还是说它显得有些孤傲更为切点。
  我徜徉在幽静的荷花池前,那些残荷枯枝突然令我眼前一亮,这不是一幅三维残荷印痕图吗?尤其像倒映在荷池里的五线乐谱。我仿佛听到了残荷是用生命在拨动枯枝弹奏,用简单的乐谱奏出一曲江南残荷独有的柔韧且铿锵的旋律,那是具有残荷生命的诗韵与旋律,足以令人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残荷?生命?旋律……
本文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试做分析?
答案示例:本文采用象征的手法,笔者通过对残荷在深秋的荷池淤泥中,执著地坚守着自然赋予其在顽强中的残美的赞颂,来赞颂“残缺”的本身就是一种美,那是残缺的美丽,是一种伤感的美丽,一种独特的凄美,是任何的完整美所不能取代的。 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真挚,笔者的赞誉之情借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答题格式:本文采用“XX”的手法,笔者通过“……(文章相关内部实质意义)”来赞颂“…… ”,使文章写得“……” 旭日阳刚的歌曲
二、对比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1、作用: 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例:少年闰土——健康、朝气蓬勃;中年闰土——苍老、贫困
通过对比展示了中国农村经济破产给农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解析思路:本题考察写作手法的分析。解答格式:先列举出对比内容,再联系对比手法的“突出”作用,结合选文答出其具体的作用。
2、答题模式:答题步骤:先出文中对比的内容,然后结合对比的“突出”作用,最后联系文中使用对比的语句具体回答即可。通过......与......对比,突出了......变化(或......人物形象),表现(或揭示)出......主题或思想感情。
答题格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XX和XX进行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3、例题:
(1)②当时正是放午学时间,那些学生成地拥出校门,有的走向来接的家长,更多的人涌进校旁的麻辣烫、过桥米线等店铺。那些学生,和这个女孩年龄相仿,却有着迥然的神态,仿佛天地之隔。女孩的身边围拢了一些学生和家长,有的学生拿出零钱给女孩,有的在一旁观望嘻笑。 (选自包利民《盛开在碗里的硬币》) 
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写放午学时的“那些学生”? 
【解析】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作者往往借助某些表现手法。可以说,表现手法是表达效果的催化剂,表达效果则是表现手法催化的结晶。解答这类试题,一般按照“手法名称+效果分析”的格式,即先直截了当地说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这是运用对比的写法。作者将“那些学生”的经济条件、生活条件的优越以及精神的麻木和小姑娘贫困的生活、无法读书的现状、纯洁的心灵形成对比,从而突出小女孩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  
(2)老师的谎言
①从小就口吃。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伸出四个手指问我是几,结果我将“四个”说成了“地个”,惹得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一阵哄笑。上学后,成绩又一直跟不上,强烈的自卑感让我产生了厌学情绪,发展到后来,连校门都不想再进了。最后在母亲的督促下,我只得勉勉强强地去了学校,不过成绩一直不好,我只想快快高中毕业,然后到外面去打工。
七月天
②记得中学临近毕业的前半个月,班主任李坤山老师组织同学们举办了一场晚会,他担任主持人。在晚会中间,他穿插了一个很浪漫的节目,让每个同学都在纸条上写上自己最喜
欢的同学的名字,并写出喜欢他(她)的理由,当然是不用署名的,然后由他当众宣读。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响应,而且也令大家格外兴奋。李老师说,大家同窗几年了,这也许是中学时代最后一次说出埋藏在心底的秘密的机会了,其实你们也很想知道,自己是否被人悄悄地关注过喜欢过,是吗?
③在五彩的灯光下,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和焦灼的期待,我却愁眉苦脸,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个节目。我知道,我的成绩一直不好,又口吃,肯定没人写我。当大家都埋头写名字的时候,我也只好写上了班里成绩最好的一个人的名字。
④纸条很快被组长收齐送到了李老师的手里,接着他便开始念名字。当他开始念时,全场顿时安静下来,除我趴在桌上外,大家的眼睛都紧盯着他,眼里写满了紧张和不安。随着他念出名字和那些与之有关的温情脉脉的文字,全班人的目光便都聚集到被念到名字的同学身上,而那个幸运的同学,则会略带羞涩、不自然地微笑着,有点不知所措。纸条一张张念下去,教室里荡漾起明媚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