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音乐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时:33课时
授课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者:张咏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实验学校
背景
小学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音乐学科的必修课程,第十册教学内容涵盖了音乐课程内容的“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个领域。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
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义务教育的三个学段中,五年级处于中段,对于课程内容上起到了前后衔接、逐段递进、完整有序的关联作用。本册教材是五年级的第二学期,其教学内容共分八个单元,每单元围绕不同的文化主题组织题材,例如:《春意》、《欢乐的村寨》、《幻想》、《四季》等。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涵盖了“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部分,其中,表演歌曲十六首,欣赏作品十七首。各内容间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从宏观来看,本册教学内容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高段,对于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巩固和提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微观来看,教材内部的各部分内容,诸如: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以及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学习习惯,对于音乐学习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了自己的见解,
因此,本学期将是学生的音乐学习进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
目标
1.通过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感知音乐形象或情感的发展变化,感知音乐主题,区分音乐基本段落,并能简要描述或用身体动作、线条来体验音乐的律动感和情绪变化。
2.通过感受世界不同国家的优秀音乐作品以及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感受多样化的音乐风格特点,能够说出几个主要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和所听音乐主题的曲名,从而理解并尊重艺术的多元化。
3.通过背唱(背奏)歌(乐)曲,丰富音乐体验,增强识谱能力。
4.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制简易乐器、即兴编创音乐故事等环节,进行即兴编创表演活动,提升与他人的音乐交流。
内容
课程内容
课时
课程内容
课时
1.春意
聆听
致春天
1
5.您好!大自然
聆听
我们的田野
1
春水
1
铃儿响叮当
1
表演
小鸟小鸟
1
表演
田野在召唤
1
铃儿响叮当
1
春雨蒙蒙地下
1
追梦人原唱6.京韵
聆听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1
2.欢乐的村寨
聆听
北京喜讯到边寨
1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京调
1
阿瓦人民唱新歌
1
表演
蝈蝈与蛐蛐
1
表演
巴塘连北京
1
我是中国人
1
迷人的火塘
1
7.友谊
聆听
我的朋友在哪里
1
3.幻想
聆听
天地在我心、望月节
1
让世界充满爱
1
表演
手拉手
1
水星——飞行使者
可爱的苹果
1
表演
小白船
1
让幻想展翅飞翔
1
8.百花园
聆听红尘客栈 中国好声音
牡丹之歌
1
4.四季
聆听
四季歌
1
花之歌
1
秋收
1
表演
盼红军
1
表演
童心是小鸟
1
编花篮
1
一把雨伞圆溜溜
1
自我测评
1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五年级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月北京第一版,20081月第三次印刷。
2.教学设施完善齐全,配置音乐专用教室(五间)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充分利用多媒体音乐教室、多功能厅进行综合性艺术展示活动,举办“庆元旦校级文艺汇演”、“六一班级歌咏比赛”等。
3.学校图书馆及教研组配置音乐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等供教师备课、进修和研究使用;学校的学生阅览室也应配备音乐读物、杂志和音像资料,供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使用。
4.开发与利用校外各种音乐课程资源,重视家庭和社会音乐环境对学生音乐爱好、审美情趣的影响,引导学生利用影视、广播、网络上的资源学习音乐,促进课程资源信息的沟通和流动。
金银玲
二、学习活动
1.通过个人独立活动,如:歌唱、演奏等,发挥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和音乐表现力。
2.通过分组学习和合作竞赛,如:乐器合奏、创编乐器伴奏型等,完善沟通交流和合作学习能力。
3.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查、搜索和下载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信息,延展音乐课堂教学,提升音乐自学能力。
本课程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部分组成,总评成绩以“等级”呈现。
总评成绩(优)=形成性评价(60%+终结性评价(40%
一、 形成性评价(60%
形成性评价=课堂评价30分)+ 学生自评互评价相结合15分)+教师评价(15分)
评价项目
评价依据
分值
课堂评价
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对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与他人的合作交流的程度,演唱演奏及创编活动的能力。
A、优
B、良
C、合格
D、不合格
学生自评、
互评价相结合
学生的自评以描述性评价为主,重点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可运用“音乐成长记录册”形式记载学生的自评,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比较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同学间的互评可采用分组演唱演奏会、音乐才艺或创意展示等形式,在观摩交流中相互点评。
A、优
B、良
C、合格
D、不合格
教师评价
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考虑学生自评互评定的情况,通过音乐聆听分辨、现场演唱演奏等形式所做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重视学生自我评定和相互评定的作用。
A、优
B、良
C、合格
张若昀个人简历资料D、不合格
二、终结性评价(40%
考核内容标准以优,良,合格,不合格来进行评价,所以教师依据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生自评互评价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不合格者通过加强练习,提高成绩。
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美术(第九册)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36课时
:最爱不是我潘玉玲 曾骁/塘沽贻成小学  塘沽实验学校
背景
美术(第九册)属于小学美术课程的必修课程,对小学生形成美术造型能力、审美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原则上要求学生修习36课时。全册教材从内容上可以归纳为四个领域:“造型•表现”(运用形、、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秦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通过四个领域的学习学会运用美术知识和基本的造型方法,去表现、评述美术作品及其现象,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目标whenwewereyoung
1.通过“造型•表现” 学习运用形、、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通过“ 设计•应用”学习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秦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通过“ 欣赏•评述” 学习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通过“ 综合•探索”学习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