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俭院士简介
马克俭,贵州大学教授,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津贴获得者,贵州省首批省管专家、贵州省首批结构设计大师、贵州省首批荣誉核心专家,贵州省首位工程院院士……面对一系列的荣誉,马克俭的反应平静而朴实,“我只是想为贵州,为祖国实实在在地做点事!”
与贵州的半生缘,一世情
       马克俭与贵州有缘,更有情。1933年10月22日,马克俭出生于湖南岳阳。少年时期,时逢战乱,颠沛流离,逃难中,马克俭来到了贵州,先是到了遵义,后来又来到贵阳。恰巧当时的贵阳一中在招生,马克俭便去参加了考试,在贵阳一中初中部度过了相对平静的3年时光。初中毕业后,他离开贵州回到了故乡湖南岳阳。
       冥冥中或有天意,1958年从湖南大学毕业后,马克俭被分配到当时刚刚建校的贵州工学院任教。就这样,马克俭在贵州工学院扎下了根,50年过去了,从贵州工学院到贵州工业大学、贵州大学,马克俭见证了学校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贵州50年来的发展变化。 
       50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对于存在了46亿年的地球来说,只是一个瞬间,但对于
一个人来说,却是一半的生命。50年,可以让一颗树苗长成参天巨木,可以让一个国家从贫穷落后变得生机勃勃,更可以让一个人对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产生无法替代的感情。 周杰伦 稻香
丁一丫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空间结构研究领域崭露头角以来,向马克俭伸出橄榄枝的单位不在少数,其中不乏发达地区的高校或是高薪挖角的公司,但马克俭却一一婉言谢绝。离开,会有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多的研究经费,更高的待遇,但马克俭忘不了这块在战乱时期给予了自己3年学习机会的土地,舍不得这块自己生活奋斗了整整50年的土地,更放不下这块与自己结下半生缘、一世情的土地。半个世纪,他甘作孺子牛,奉献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只愿为这块土地的富裕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万丈高楼平地起,树高千丈总有根,马克俭的根已深深扎在贵州高原,与这块热土融为一体。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1976年结束后,中国经济文化开始复苏,被迫虚度了十年宝贵光阴的马克俭也开始思考未来的人生之路。改革开放后,同志的一句话给了马克俭很大触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就是这句话,改变了他的人生。工人阶级不再是臭老九了,既然是工人阶级,就应该对国家做出一点贡献,马克俭带着这样的想法,开始涉足20世纪70
年代开始兴起的空间结构研究领域,并逐步把自己的研究运用于实践,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又从实践中不断汲取新知。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马克俭始终坚信,勤奋是成功的秘诀。在工作中,他有一股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有一股对事业执著的追求精神。除了必要的学术活动外,他所有的时间基本上是在自己的空间结构研究所里度过的。他的研究所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周六照常上班,可他自己却是星期天也不肯休息,他把教学、研究当作他追求的人生目标。如今已年逾古稀的他,干劲却绝不输给20岁的小伙子。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给他的研究生们带来深刻的影响,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仍然保持了周末坚持工作的习惯,在他的身上,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勤奋、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以及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
       马克俭对吃穿从不讲究。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一件衣服总要穿好些年,用的手机也不是时下的流行款式,吃饭也常常是随便解决,妻子不在家的时候,自己煮碗面匆匆吃完,便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尽管取得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可是他却很少向国家、向学校要研究经费,而是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法,筹措经费,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获得必要的科研经费之路。他不止一次地告诫自己的学生,搞科学研(下转第二版)(上接第小手拉大手 歌词
一版)究不能停留在书本上,把成果扎扎实实地转化为生产力,才是最重要的。他为中国的建筑事业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也获得了党和人民给予的崇高荣誉,2000年五一节前夕,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主席的接见。
韩小薰       工作之余,马克俭仅有的爱好就是看战争片和球赛,尤其喜欢中国女足,铿锵玫瑰们的名字,他个个如数家珍。但只有工作,才是他最大的快乐源泉,是他生活的原动力。“别人都是为生活而工作,而马老师是为工作而生活。”这是马克俭的学生对他的总结,也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1985年,贵阳市花溪区一所疗养院食堂的落成,标志着马克俭的理论第一次应用于实践。从那以后,他的作品一个接一个,西南最大的成都新世纪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馆、贵阳最高的超五星级酒店、贵阳市贸易大厦、大十字环型人行天桥、青海省西宁市劳动大厦、新疆库尔勒市国际购物中心……从1985~2007年期间,在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安徽、青海、新疆、吉林、河南、深圳、上海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采用他研究出的新型结构体系建成建筑物100多万m2,节约建设资金上亿元,其中,仅是成都新世纪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就节约投资1320万元,贵阳世贸广场则获“中国楼盘创新大奖”、“CIHAF04年度中国最佳写字楼”。马克俭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
效益。在建筑结构领域,马克俭这个名字开始闪耀着越来越炫目的光彩。
      在今年的院士答辩中,当马克俭作完报告后,一位院士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说:“马老师,你的成果真的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其实,我就是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马克俭朴实的答案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颗火红的赤子之心。
科技创新不能赶时髦
       “我这个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创新,我喜欢新的东西。”常规的设计,马克俭基本不做,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不断挑战新事物,创造新事物。
       对于创新,马克俭的观点务实而实际:创新不是赶时髦,只有结合本地特点的创新,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他坚信,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改进和创新新型空间网格结构,是建筑结构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贵州是一个相对贫困落后的省份,在贵州搞建筑,最大的追求就是用最少的钱盖最好的房子。为此,上世纪90年代,他研制开发了“钢筋混凝土空腹网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等大柱网、大跨度新型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这种大柱网、大跨度新型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既做到了大柱网、大开间、灵活划分房间的多功能综合应用需要,又达到了造价低廉降低成本的目
的。钢筋砼空间网格结构也是马克俭针对贵州实际研究出的成果之一。贵州地处山区,由于经济欠发达,既无制造基地,又无安装队伍,导致钢网架费用一般比钢桁架还高,为此,马克俭结合省情,开发了安全合理、经济适用的钢筋砼空间网格结构,在贵州推广使用,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马克俭不但十分重视创新,敢于创新,也十分善于创新。当他发现湖南某专利技术的缺点后,通过试验,提出了相关楼板的精确分析方法—矩形钢格板法和实用分析法,并获国家专利。此项成果应用于“贵阳世贸大厦”,节约人民币2000多万元。该技术是具有贵州省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既具有一般大板结构的建筑功能,还有降低屋高的特点,已通过全国知名专家论证,并建议大面积推广。
       对国外先进技术,马克俭既注意学习又不盲目崇拜。2003年底,在应邀参加四川省重点工程“成都新世纪国际会议中心”大跨度钢结构工程投标工作时,他所领导的科研团队没有采用正处在一片赞誉声中的日本大学某教授的张弦梁结构专利技术,而采用省长基金项目“大跨度下弦管内预应力空间管桁架结构”参与投标。通过由国内知名结构专家组成的技术评定组评定,他领导的科研团队提出的新结构体系排名第一,一举中标。
       50年来,马克俭用自己不时髦的创新观实现了一个接一个的创新,在建筑结构科学领
致爱丽丝的钢琴谱域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并有重大的创新与发展。他的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空间结构上的空白,创出了世界先进水平。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演员王雅捷
        从踏入空间结构研究领域到现在,20多年来,马克俭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先后带领硕士生和博士生,撰写专题研究报告十多本(近110万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已出版专著四部,国家规程一册,地区规程2册;先后有30余项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实现转化。以主持人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贵州省、建设部、中国钢协)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1996年至2006年获国家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二项、全国创造发明竞赛一、二等奖各一项、香港柏灵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四届孺子牛金球奖一项,合计77项,两次获贵州省劳动模范称号及“五一”奖章,199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及“五一”奖章;培养了一批批建筑人才,指导和培养了30余名硕士、博士,其中有教授,有省管专家,为培养高层次人才作出了贡献。马克俭的成就,对普通人来说,有如一座需要仰望的高山,可他却仍年复一年不知疲倦地继续在这座高山上攀登着。
       马克俭现已74岁高龄,但精神矍铄,廉颇不老。他仍行走在施工现场,并继续在科研和教学领域大显身手。近年来,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马克俭深感身上的责任又重了一分。为此,他瞄准新的目标,走循环经济之路,提出了“磷石膏为模板的密肋式剪力墙结构”,准备将贵州省两大磷矿基地生产磷酸的工业废渣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建筑的主材和辅材,既降低建材成本,又解决环境问题。他如同一棵常青树,活跃在教学和生产第一线,为了培养新人,为了服务贵州经济建设,为了中国的建筑事业,奉献智慧,只争朝夕!这就是马克俭,一个在前进的道路上奋然前行的勇士,一个在科学的殿堂里不懈探索的智者,一个为贵州发展默默奉献了50年岁月的孺子牛。
马克俭院士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