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微博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热搜,孩子因被人排挤、欺负,而变得沮丧、沉默寡言等;抑或是举报学校、老师,对学校欺凌不知。孩子遍体鳞伤的图片多角度呈现在网络上,学校厕所成为了黑暗角落……
校园欺凌,英文是School bullying,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前言:
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全世界约有35%的中小学生卷入校园欺凌中,其中不仅包括欺凌者、被欺凌者,还有旁观者以及煽风点火者等多种角。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发布的题为《数字背后:结束学校暴力和欺凌》的报告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有32%的学生近一个月内都曾遭遇校园欺凌。每一个国家都有青少年在遭遇校园欺凌,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言语上的欺辱,都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通过调查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将校园欺凌类型分为“身体欺凌(故意冲撞)”“语言欺凌(难听绰号)”和“关系欺凌(联合孤立)”。调研显示,46.2%的北京中小学生有被故意冲撞的经历;40.7%的北京中小学生有被叫难听绰号的经历,有11.6%的学生几乎每天都遭受语言欺凌;
18.6%的学生有被同学联合起来孤立的经历,有2.7%的学生几乎每天都在经历这种关系欺凌。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发现,遭受欺凌者呈现出以下特征:小学生和初中生比高中生遭遇更高频率的欺凌;男生比女生更多遭遇校园欺凌;普通学校比优质学校学生更多遭遇校园欺凌;外地学生比本地学生更多遭遇欺凌;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儿童更多遭遇欺凌,但主要体现在关系欺凌(联合孤立)上。
一、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原因何在
(一)个体因素
1.身体外貌
try try我的未来学生身体力量的大小常常是影响欺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欺凌者在身体力量上处于优势地位,而另外一些学生则会因为身体弱小,在受到欺凌后不能有效反击而容易被欺凌。一些学生的生理缺陷(如
身体残疾、肥胖等)有时也会构成别人欺凌他们的“借口”。
2.一般认知功能的缺陷
有些欺凌者在智力、言语、抑制控制、计划等一般认知能力方面存在缺陷。存在一般认知能力缺陷的儿童,其行为具有了冲动性的特点,难以选择恰当的策略应对同伴关系问题;同时,一般认知能力的缺陷限制了个体学习道德规范和行为的能力;也使得他们在学校生活,特别是学业竞争中受挫或失败,从而更可能会以攻击性的方式行事。
3.社会信息加工技能缺陷
个体从面临社会线索到作出反应,一般经历五个步骤:信息的感知与编码—信息的解释与心理表征—形成潜在反应—反应评价—执行反应。任一个步骤或几个步骤上的缺陷都会导致个体产生攻击与欺凌的行为:欺凌者对外界信息和线索认识不完全时,倾向于注意攻击性线索;对他人意图易做敌意性归因与解释;在形成潜在反应时,其头脑中能够搜寻到和产生出的攻击性行为反应较多,而积极的反应模式少;他们对攻击性行为反应持有积极的认识,不能对其作出全面、恰当的评价;在反应执行上,实施攻击行为而不是其他的行为反应对他们来讲更为容易、更习惯。
4.道德认知方面的缺陷
赵惟依资料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建立起个人的道德标准,一旦做出与道德标准相抵触的行为会导致个体的内疚和自责,这种内疚感会阻止个体做出更多有违道德标准的行为(如欺凌行为)。欺凌者在道德认知方面会产生一些特定的认知缺陷,他们会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使欺凌行为的伤害性显得更小,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在行为后果中的责任感
和对受伤目标痛苦的同情感。这种偏差性的道德认知方式
被称为“道德推脱”,会使道德自我调节功能失效,并使得其个体行为可以轻松地违反其内部道德标准,从而实施欺凌行为。
5.态度与价值观偏差
王海珍个人资料欺凌者在欺凌事件中持有消极的态度,他们更认同欺凌行为,在目睹欺凌事件时表现得无动于衷或麻木不仁,很少愿意帮助受欺凌者。欺凌者的社会目标、价值观念也存在偏差。他们把支配和控制他人看作社会生活的要求,偏激地认为,要想不被人欺凌,就必须去欺凌和控制别人,或者认为通过攻击和欺凌别人可以使自己显得很厉害,从而获得同伴的崇拜。欺凌者对社会环境认识也存在偏差,他们不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的世界中,对自身生活缺乏信任和希望,对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
6.移情能力和内疚感缺乏
有些欺凌者的一般加工能力不存在缺陷,但移情能力较差。这些欺凌者不能准确地认识到别人的意图,从而容易形成敌意性的人际认识,认为他人对自己怀有敌意;另外这些欺凌者还难以体验到受欺凌产生的痛苦,因而也不易停止欺凌行为。有些欺凌者在欺凌了别人后不感到内疚或不认为自己有错。所以在缺乏内疚感的情况下,他们易表现出攻击、欺凌等不良行为。
7.人格特征
欺凌者通常有盲目的高自我评价和自尊、自信,这种高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又常常与对他人表现的怀疑、低估或歧视相对应,这构成了他们实施欺凌的重要心理条件。在气质与性格特点上,欺凌者多脾气暴躁,易怒,冲动性强,对一般性的外界刺激反应强烈。
受欺凌者通常自卑,性格较内向,情绪不稳定。受欺凌者这些消极的人格特征,制约着其与同伴交往的方式、对待世界的态度以及问题解决策略。在特定情境下,就可能构成欺凌发生的“客体”条件,沦为攻击的对象。
(二)环境因素
1.不利的家庭环境及教养因素丁子峻
父母使用惩罚的手段纠正孩子,目的在于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但这种教养行为所达到的效果,却常常与父母的期望相悖,它会增加孩子的攻击性及其他不良行为。这是因为,虽然父母对孩子的身体惩罚能够使孩子即时服从,
但孩子会在父母对其身体惩罚中得到心理暗示,认为运用
身体力量可以赢得别人的服从、实现对他人的控制。这样,在父母不在场的情境中,他们也可能采用攻击的方式去征服别人。
亲子依恋关系也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早期的亲子依恋关系为其日后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框架。早期依恋关系为不安全型的个体,会表现出较多的攻击性和其他外部行为问题。早期亲子依恋关系为不安全型的孩子,可能会因为亲子交往中得不到所需要的安全感,从而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得退缩、胆小,这部分孩子易成为受欺凌的对象。
此外,父母的较多控制和高压管教,以及缺乏温情的家庭环境,易导致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紧张,使得儿童对父母的管教变得不认同,表现出反抗和对立的情绪,在情感上表现得冷漠,缺乏移情能力,这种家庭中的孩子易表现出攻击和欺凌行为。而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保护、温情,则会使他们过分依赖父母,这部分儿童在同伴交往中易成为受欺凌的对象。
2.同伴背景因素
受欺凌者在同伴体中的受欢迎程度较低,被拒绝程度较高时,也会增大他们受欺凌的可能性。
除了直接参与欺凌行为的学生外,其他学生的表现也对学校欺凌的发生有影响。在欺凌事件中,如果有其他人在场旁观,会刺激欺凌者的表现欲,易被欺凌者视为这是对欺凌行为的认可,从而在客观上
促进欺凌的发生与持续;而如果他人主动或被邀请加入欺凌场景,这对欺凌者来说是一种支持,对欺凌行为的一种鼓励,会直接促进欺凌的发生与持续。
3.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教师在学生的学校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虽然教师并不直接参与到欺凌的活动中,但教师对待欺凌事件的态度、处理欺凌事件的方法都会对班级内的欺凌行为产生影响。教师处理欺凌事件的态度越坚决,越有信心,采用更多反欺凌的干预策略,其班内学生会更少地产生欺凌行为,更多地同情和保护受欺凌者。另外缺少教师支持的学生、不良的师生关系的学生和与教师冲突较多的学生,会缺乏安全感,易成为欺凌者。
4.班级规范
班级规范是指存在于班级范围内的一系列准则、价值观和标准,规定了成员认为恰当、可接受和期望的态度和行为。当一个班级整体上对欺凌行为持积极态度时,该班级欺凌发生的频率较高;而一个班级具有较强的反欺凌的态度时,该班级欺凌行为发生的频率会相对较低,保护性
行为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
5.学校氛围
特步广告曲
低冲突、组织有序、学习定向、鼓励合作等积极的学校氛围,有助于欺凌及相关行为的降低。此外,当学校具有积极的管理措施、高水平的父母参与以及高学业标准时,学校中的欺凌现象则较少。
6.社会传媒
传统大众媒体(包括电视与电影)中的暴力性内容对学校欺凌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经常观看暴力画面的孩子,出现攻击行为的可能性较高。影像游戏带有很强的互动性,更容易对青少年产生影响。玩暴力影像游戏时间越长,出现攻击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这是因为,媒体中的暴力和攻击性内容为青少年提供了暴力与攻击行为的模仿榜样。
二、整治校园暴力 绝不能做旁观者
(一)社区和政府对欺凌的干预
1.警校共建
学校、学校保安与社区民警密切合作。尤其是学校保安和社区民警,对周边社区较为了解。一旦周围发生了欺凌行为,能够第一时间为学校反欺凌方案的制定、民警的治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社区的参与
社区可以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开展各种活动,如公共场所像图书馆社区中心可以展出学生制作的有关欺凌干预的标语等。还可以利用墙报、板报定期开展反欺凌科普知识专栏,宣传欺凌的危害,以及如何应对欺凌等知识,设立对外公布,让学生知道在社区受到欺凌时可以向谁求助。
3.媒体的宣传
电视、电台、报刊等媒体对学校反欺凌运动做大量的宣传。增强社会的关注程度,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形成在全社会范围内就学校欺凌问题展开讨论的局面,引起社会各方和各界人士对学校欺凌问题的重视。
4.政府部门的重视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欺凌研究与道德教育的密切联系。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政府对欺凌干预采取的措施,1993年爱尔兰政府发布了关于在小学和其他学校反欺凌行为的国家纲要。其宗旨在于促进学校建立反欺凌的策略。
(二)学校层面和班级层面的欺凌干预
1.通过调查,了解学校中的欺凌基本情况
通过一定的调查形式,特别是匿名问卷调查,可深度了解校园内的欺凌或受欺凌情况。设置问卷的问题,如欺凌/受欺凌的发生率、欺凌/受欺凌易发地点或时间、欺凌者和受欺凌者特征、学生对待欺凌/受欺凌的态度、教师或职工对待欺凌现象的态度及干预情况、欺凌发生的性别差异……这些都可以作为干预欺凌事件和预防欺凌事件发生的依据。
2.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出塞曲歌词
将干预欺凌事件和预防事件的发生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计划来抓,学校可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代表、职工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必要时可邀请心理学家、社区人员(如教育局、公安局等)等参与。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和功能包括:制定欺凌干预政策或策略、监督干预政策的执行情况、评价和反馈欺凌干预效果等。该委员会要定期召开会议,对欺凌的干预情况进行反馈,并对下一步干预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3.制定全校范围内的反欺凌政策
全校范围内的反欺凌政策是解决欺凌问题的核心成分。它为欺凌干预提供了一定的框架和依据,提高反欺凌运动的效果。反欺凌政策的制定,应在欺凌干预委员会的指导和协调下,以学校欺凌问题的调查结果为基础进行,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及家长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政策的制定。
4.加强对高危地点或时段的监控
在一些教师不易监控的地点,如洗手间、走廊、操场等,(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