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实践哲学性思考与启示——论《作为实践的音乐与音乐教育》张镐哲
电司作者:张爽
北京情人
来源:《高教探索》 2020年第1期
可不可以忘记
    张爽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理解能力与审美水平。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长期存在与实践脱离的问题,导致音乐教育效果并不明显,也无法满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审美需求。美国教育家托马斯-里吉尔斯基的《作为实践的音乐与音乐教育》从哲学角度提出音乐教育实践的重要性,这对我国音乐教育向实践转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音乐教育回归实践的哲学反思
51lrc    《作为实践的音乐与音乐教育》一共十一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章到第三章,主要阐述了音乐教育回归的实践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从第四章到第八章,作者从业余音乐爱好者、社会理论、批判理论、音乐的审美哲学与实践哲学、批判式教育等角度讨论音乐教学的实践性。第三部分作者用三章来论述音乐教育回归实践的哲学思维。
莫露露    在西方的主流音乐教育哲学观念中,音乐教育一直被看做是一项审美教育,因此对审美音乐教育的反思批判也是该书的主要内容。在该书的第二部分,作者对传统音乐教育中纯粹聆听、主客二分认识等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进行批判,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是将音乐与社会、音乐和文化相割裂,而实际上,音乐属于文化的一部分,音乐来源于社会生活,也最终将在社会生活中完善和发展。在批判反思“纯粹聆听”中,作者指出这仅是一种音乐音响形式,有纯粹自为性,音乐的意义不是单能够从分析声音或者乐谱就能得到的,音乐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如果脱离社会文化的语境,纯粹从声音上去聆听理解音乐,那么这种“纯粹的聆听”并不能真正起到培育学生审美的作用。
    托马斯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拓展了音乐教育的视界,传统的将音乐看做静态作品去理解的审美音乐教学观念显得有些狭隘,实践音乐教育更具开放性,赋予音乐服务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