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来物歌词
牧民新歌曲谱谈“晚期风格”在当代西方音乐学界
  引论
周慧敏和倪震
  毋庸置疑,风格乃中西文艺理论之重点,艺术史的中心问题亦是对风格的形成和演化做出解释和评价。晚期风格的断代、分类和评价,在艺术史中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难题。从词源学角度看,“晚期风格”( late style) 在当代英文中的运用,实际上兼具了德语的Sp stil ( 阿多诺提出的late style) 与Altresstil ( individual old-agestyle /个人老年阶段的风格) 的两重含义。这意味着,“晚期风格”一词意义指向含混: 它既是一个“批评性术语”,也是一个“描述性术语”。在流俗的观念中,晚期风格想当然地与“迟暮”、“保守”、“颓败”等晚期印象建立起了简单、粗暴的对应关系。西方音乐史往往以作曲家中期成就为重,晚期创作多被浅解、曲解。在表演领域,晚期风格的接受也是一个问题,除了贝多芬,绝大多数的作曲家晚期作品实际上都极少获得演出机会与准确理解。
  耐人寻味的是,近20 年来,伴随着实证风格史日渐衰落,原本沉寂的晚期风格学,突然在英美人文艺术学界全面复兴。笔者发现,这些文献在解读晚期风格时的多元、复杂、深奥的理论文脉,令人大感困惑。首先,这些文献的研究边界十分模糊,很难明确划分为美学、史
学或分析等专门的学科。其二,阿多诺的贝多芬音乐哲学,既成为了英美人文学界谈论各自晚期风格对象的共同理论原点,又成为了文学、美术、电影、建筑等其他姊妹艺术理论所相仿的范本。其三,热心于晚期风格的学者与法兰克福学派有着紧密的思想关联,不约而同地呈现出散文化的行文以及高度的理论原创性。晚期风格研究在当代西方的兴起附带着深刻的理论取向。由此,晚期风格的概念及问题从何而来,往哪里走,附带何种意义,揭示出怎样的独特理论原则与分析策略,将成为本文着力追问的议题。鉴于我国当下相关文献引介还比较匮乏,加之与此相关的术语意义、问题意识、行文章法等等,均与一般习以为常的“晚期”概念相去甚远,故笔者试图立足于学术史,即以当代西方晚期风格经典文论、学术视点为对象,旨在艰深、复杂的晚期风格文献中梳理出一条相对明确的历史脉络。总体而言,关于晚期风格的定义及研究思路,以阿多诺的晚期贝多芬研究为分界点,大致经过了前阿多诺、阿多诺与后阿多诺三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轨迹,下文依次阐述。
  一、前阿多诺阶段:“晚期风格”的学术沉寂掉了张惠妹
  “风格史”作为一种启蒙理性的现代性产物,源自于19 世纪初的德国。这种史学的目的,是要确立以作品为中心的“风格”概念,籍此从艺术的内部寻到一个关于艺术自身之起源
及发展的体系观念。是故,当阿德勒( Guido Adler) 借鉴艺术史,在1911 年出版的《音乐的风格》( Der Stil der Musik) 中提出风格史模式之初,“音乐风格”的概念乃是纯自律性的,它明确指向音乐的形式层面,主张抽取不同时段内的音乐样式加以提炼、整合、分类,最后连缀出一条不断演进的连续性风格体系。由于阿德勒的风格及其演化概念依据生物进化论中的“有机体模式”,并将其提升至足以支配历史写作的高度,其后果便如卡尔·达尔豪斯( Carl Dahlhaus) 所批评的那样,“在阿德勒的立论中,有机体模式与偏好古典风格的美学预设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这最终造成了风格史编纂把任何一种风格的‘中间阶段’作为‘最杰出的’、‘演进的高点’以及‘比较、分类与评价的标准’”。
  在这种语境下,打破古典美学结构的,充满了异质性、碎片性或者说“无机性”的“晚期风格”必然遭遇轻视。少有人认为一种风格的演进高点在于晚期。贝多芬的晚期杰作何以延迟进入到风格史,与此渊源颇深。尤其在晚期风格的解释上,“有机体模式”贻害深远。如英国音乐学家E. A. 巴罗内( Anthony Edward Barone)所言,它导致两种关于晚期创造力以及演化时序的描述体系根深蒂固: 一种是器官学意义上( organological)的进化论描述( 某种风格必然从胚胎、成熟步入命定的衰落) ; 一种受歌德影响,将晚期创作作为艺术家一生的最高成就。在“前阿多诺阶段”,所谓“晚期风格”,主要是作为一种描述性的时间概念,纯粹指
称某位艺术家或某种风格类型的末期阶段的风格。晚期议题在学术与公众的视野中淡出。偶有零星研究,也甚少跳出形式实证主义的窠臼。譬如“乔凡尼·加布里埃里的晚期风格” 一文,虽洞见到了倍受忽略的《圣乐交响曲》( 1597,以及II,1615) 等几部晚期作品与作曲家早期风格的差异,但“晚期”的定义、分析思路完全趋于工具实证性——仅仅分别从曲体、调性、配器等方面解析作曲家后期作品集合中的形式特征与风格体系,最后归入巴洛克音乐风格范畴。换言之,它的目的主要在于形式的比较与归类,还无从谈及“晚期风格”作为一种艺术的批评模式、独特的风格美学范畴的可能性。
丹尼斯吴
  二、阿多诺阶段:批评性“晚期风格”术语的首次提出
  虽然德国艺术史家布林克曼( Albert E. Brinckmann)早在1925 年便有《大师们的晚期作品》( Sp twerke groβer Meister) 问世,但真正将“晚期风格”作为一个深刻的批评术语与独特的风格范畴加以首次提出,则要追溯至阿多诺1937 年以德文发表的“贝多芬的晚期风格” ( Sp tstil Beethovens)一文。通过晚期贝多芬,阿多诺奠定了晚期风格的元理论性质以及后世研究导向。其开创性的功绩,诚如罗斯·罗森伽尔德·苏博特尼克( Rose Rosengard Subotnik) 所言: “正是阿多诺,才开始让贝多芬和晚期风格在哲学史中获得一席之地”。纵
然阿多诺论及过巴赫、舒伯特、马勒、贝尔格等作曲家,但均不如对贝多芬那样的集中与长久。首批论述贝多芬的文字产生于1934 年( 即纳粹上台后的第二年) ,此后一直以笔记的方式记录零星的思想。其间完成的《新音乐的哲学》 ( Philosophie der neuen Musik,1949) 、《否定辩证法》 ( Dialektik der Aufkl rung,1947) 等重要著述与晚期贝多芬存在着密切的理论关联。遗憾的是,阿多诺有生之年并未成书。如今这本《贝多芬: 阿多诺的音乐哲学·断章与文本》 瑏瑠,乃由阿多诺专家罗尔夫·铁德曼( Rolf Tiedemann)根据其四十余卷笔记、电台讲座等文字编订而成。其中,相对完整的乃是三篇论及贝多芬晚期风格的文论,分别是“晚期风格I”( The Late Style I) 、“不具晚期风格的晚期作品” ( Late Work WithoutLate Style) 、“晚期风格II”( The Late Style II) 。这是一部从黑格尔哲学探讨贝多芬的著述。
胡杏儿鼻子变大  通过批判关于贝多芬晚期风格的种种流俗观念,阿多诺不仅给出了新的定义,总结了晚期风格的修辞特质,还给后人示范了一种解释音乐作品的动态张力与历史关联的哲学框架。事实上,阿多诺并没有明确给“晚期”下一个精确定义,而只是在分析贝多芬的作品101 之前,以哲理性的笔触提出了对这个术语的理解 瑏瑡,其观点大致总结如下:
  1) “晚期”并非是单纯的年龄概念,而是存在于文本之中的某种精神和境界,它在美学姿态上主要指对于主流以及标准成规的反抗,并借此指涉其同类型的艺术家与作品。
  2) 与生物有机体的“成熟” ( ripeness) 不同,晚期作品的发展性不同于生物的“进化”; 同时它具有碎片化、疏离性、不协调的特质,这与古典美学的和谐圆熟相抵触。
  3) 音乐惯例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乃是理解晚期作品内容本源的形式法则; 晚期风格中的寓意成分是技术分析的真正难题。阿多诺实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晚期”概念。他的Sp tstil 不再是Alterestil 意义上的,而特指一种独特的风格范畴以及一种作曲家与作品的评价范畴。在德文语境中,这两个术语的差异并不模糊,但统译成英文“latestyle”并引入中文世界后造成了极大的混淆。一个重要的疑问是,阿多诺长期而密集地关注晚期风格的目的仅仅只是出于对贝多芬的个人兴趣吗? 诚如莉迪娅·戈尔( Lydia Goehr)所言,阿多诺实际上是希望为艺术史——尤其是调性史——提出一种内在的批判理论 瑏瑢。什么是艺术史的“内在的批判” ( immanent critique)呢? 笔者认为,要理解这个问题,不得不谈到阿多诺的“非同一性”观念( non-identity) 与其“风格”概念的批判之间的关系。所谓“非同一性”观念,简单的说,就是不借助体系来整合思想 瑏瑣。在过去的哲学思维传统中( 即“同一性”) ,人们总是
以各种抽象、绝对的概念体系来概括具体事项,而未意识到任何对象都有概念体系无法穷尽的特殊性。风格史的连续性模式及其“风格的有机体”概念,亦概莫能外。阿多诺由此对当时这种所谓的“正统音乐史”( offizielle Musikegeschichite) ——即以德奥音乐作品为中心的风格史——表示不满,指出“风格”的研究,其实是将18 世纪中产阶级认定的某些特定技术范畴、大师杰作、体裁规范、审美惯例奉为既定的规范,并且把生物学模式与进化论模式预设为解释风格形成与演化的准则。其二,严词抨击了把晚期风格与个人生平建立起直接心理同一关联的诠释方法,避免“晚期作品被降级为艺术的外缘、文献档案” 瑏瑤,明确指出“贝多芬的晚期风格不能单纯视为一个老去的人的反应,甚至也不能视为一个变成聋子,不再能充分驾驭感官素材者的反应……而应该从贝多芬向往绝对自由的精神的角度来理解。” 瑏瑥在以上目标之下,远较其表面深刻复杂的贝多芬晚期风格,成为阿多诺心中完美的理论利器。因为“晚期风格的本质要素乃是分裂与疏离” 瑏瑦,这种非同一性品质,使风格的分类必然遭遇个体性与规范性的悖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