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粤赣两地客家民俗仪式音乐之异同
作者:***
来源:《歌海》2020年第04期
爱不爱我吉他谱
冲动的惩罚刀郎
        [摘 要]从客家人的迁徙史上看,中原音乐文化的根源在注入粤赣两地不同的土壤之前,在传播的路途中,就已经产生了差异,所以必将导致粤赣两地的音乐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赣地的民俗仪式对中国古代礼乐仪式有着较之粤地更强的继承性,粤地民俗仪式
音乐主要受外来佛教影响,而赣地民俗仪式音乐主要受传统道教的影响。粤赣两地的《朝天子》中有共同的旋律特征和节奏特征,并且两地音乐的基因相似度比云南少数民族中现今保存最早的乐曲版本更高,可说明其同源性。粤地《朝天子》与赣地《朝天子》的差异在于粤地音乐材料的丰富发展和速度节奏、调式调性上的强烈对比。而赣地客家《朝天子》的音乐结构规整统一,音乐材料简单朴实,调式调性传统单一。这充分体现了赣地客家对礼仪乐的保守继承。赣地客家民俗仪式音乐更强调仪式性功能,粤地客家更强调音乐的娱乐性功能,从而促使了赣地吹打乐和粤地丝弦乐的繁荣。
        [关键词]广东客家;江西客家;仪式音乐
        被稱为世界客都的梅州,其音乐为岭南三大乐种之一,又名汉乐。而被称为客家摇篮的赣州是客家重要发祥地。两地的客家音乐都是中原古乐与南方民间音乐结合的产物,同时粤地的客家汉乐和赣州客家唢呐都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粤赣两地客家音乐文化之异同,不仅可以深入研究两地同源异流的音乐文化特点,还能够从其异同中探索中原古乐在客家先民迁徙中的流变及其原因,其研究价值和意义不可小觑。
        一、历史发展之异同
        (一)共同的发源
冯德伦照片        比较粤赣两地音乐文化的异同,必先探其源头。客家民系原是中原地区的北方汉族人多次迁徙至南方粤、赣、闽等地区而形成的体。而有关客家人南迁的史学研究,学界大多认可罗香林先生以晋朝为起始的先后“五次迁徙说”①,即中原人口南迁的五次高潮。
        根据“五次迁徙说”,学界大多数认同:宋以前,客家先民首先由中原地域移至中原南部及南部边缘地区,再由南部边缘地区移至江西、福建等地,而粤地极少有客家先民流入。宋以后,人口才开始大量由赣南、汀州等地流入梅州等粤东地区。因此,在粤赣两地客家先民的迁入顺序上,客家先民先在赣地扎根,客家民系首先在赣州地区形成,故赣州也有“客家摇篮”之称。
世界末日的某个角落        然而,这种观点仍有待考究。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曾派兵攻打百越,在粤地设立南海郡,后又再次派兵进驻南越。据《史记》记载:“又使尉佗逾五岭攻百越。尉佗知中国劳极,止王不来,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东晋时期,政府为了安置因战乱南迁的流人,在粤地梅州地区的大浦县湖寮镇内,特设置了义招县。②东晋至宋末的900年间,梅州地区本地“土著”与南迁的“客家”相融合。①1
984年,在梅州市临近的兴宁县还出土了6件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②所以由此看来 ,中原汉人南迁至粤地的时间,确实不比赣地晚,中原古乐传入粤地的时间也不比赣地晚。
        (二)不同的历史迁徙轨迹
        前文提到,中原古乐随北民南迁在时间上相差不远,但是在历史上粤、赣两地的移民路径却是不同的,所以两地的客家音乐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的地域音乐的影响是不同的。粤、赣两地的客家音乐犹如两个胞胎兄弟,虽有相同的血统,却因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性格。
        冯光钰先生提出,客家移民的音乐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直接传播、跳跃式传播和反向传播。③这三种方式对音乐的影响及传播内容是有差异的。直接传播往往带来的是更为正宗的中原古乐,跳跃式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更多的其他地域文化影响。④
        中原人口大规模流入粤地是在秦朝,秦始皇派大量兵力南征百越,并在此建立了岭南郡。秦灭亡后,赵佗在南越建立南越国,使士兵与南越本土人民通婚。这是中原汉乐文化第一次直接传播并与南越的本土音乐文化相融合。然就梅州地域而言,因为位于粤东北边
缘地区,并不是受到这次南征影响最大的地区。同时赣南地区也有南下的秦兵入驻建立了九江郡。
        自西晋时期起,因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大量南迁,但此次移民到粤、赣两地的人口甚少,多数迁至鄂、豫之南部和皖、赣长江南北两岸。⑤唐代末年黄巢事变,北民大量涌入闽赣交界的虔州(赣州)、汀州山区,即今闽西宁化、上杭、连城与赣南宁都等地。这时迁入粤东的北民较少。⑥此前的所有南迁都被认为是客家民系形成的萌芽,在此期间固居人口不多,客家文化也还没有完全形成。但可以看出赣地在这个阶段因地域的优势,沿袭着北民南迁的轨迹,接纳了许多从北至南跳跃式的音乐传播。
        唐以后,由于北宋末期金人南侵,蒙古族入主中原,北人大批南渡,闽、赣边区的汉民族移民人口由此剧增。其中部分迁入广州、梅州等粤中东部。⑦ 这时中原文化才大量地涌入粤地,但是此次流入却是历经多年的、 已经在赣州地区繁衍发展过的中原音乐文化,属于典型的跳跃式传播。
        “唐末因为战乱,北方流民都集聚到了汀州、赣州地域,有流民再从汀、赣转至梅州地域。但是到了宋代末,粤地的梅州客族遭元兵屠戮殆尽”。⑧待元乱已定,再从汀赣之间“
渐徙于梅”。在客家民系的形成期,由于战乱,梅州地区的客家人口主要来自于汀赣两地,而在此之前的中原文化遭到了破坏。
        由以上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发现,赣南客家民系的形成较之粤北地区更早,南迁人口大量流入和聚集,并且其音乐的传播方式较之粤地更多的是直接传播,所以,赣地较之粤地必然更早融合中原古乐并且其音乐更为正统,在传播过程中所受的影响更小。虽然中原古乐传入粤地的时间不比赣地晚,但是客家民系的形成却明显晚于赣地,并且多属于跳跃式的传播。其音乐文化是有着赣南等其他地域元素的客家文化的再交融。早期的赣南客家音乐文化几乎没有受到粤地文化的影响,但是粤北客家民系却一直深受赣、汀等周边地域影响。
        从历史迁移轨迹上看来,赣州的“客家摇篮”称号当之无愧。而粤地的客家音乐文化在迁徙过程中应该吸收了更多其他地域音乐文化因素。中原音乐文化的根源在注入粤赣两地不同的土壤之前、在传播的路途中,就已经产生了差异,所以必将导致粤赣两地的音乐文化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
        二、宗教信仰之异同
        (一)共同的崇祖重宗精神信念
        迁徙性是客家民系最重要的特点,导致粤赣两地客家人身上有两种共同不可忽视的特质:一是崇祖,二是重宗。由于客家崇祖重宗的信仰,无论是在梅州还是赣州,其祭祖仪式都是最重要的民俗仪式。
        肖文礼的《赣南客家祭祖的音乐文化人类学研究》一文中记载了赣州地区的客家祭祖仪式过程主要为迎神—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送神五个环节。① 在这五个环节中,三种献礼仪式为主要祭祖仪式。罗璇的《客家民俗仪式中的音乐班社考察研究》一文中实录梅州地区的客家祭祖仪式过程主要为请祖—敬祖—送祖三个环节。②其中,敬祖仪式包含三种献礼仪式,但只是作者把三种仪式统称为敬祖,赣州地区的三种献礼仪式也相当于梅州地区的敬祖仪式。该部分在祭祖仪式当中是最正式的祭祀典礼,也是整个祭祖典礼的精华。
        除祭祖典礼以外,在整个祭祀的过程中,粤赣两地祭祖仪式各方面十分相似。整个祭祖过程都伴有仪式音乐,但是在具体祭祀仪式中使用的音乐却同中有异。
        粤赣两地在请神和送神的环节中均是乐班伴随请送仪式吹打演奏不固定的乐曲,增加其仪式氛围。但是在最重要的祭典仪式中,赣州客家三大献礼仪式的乐班分为“大乐”和“小乐”,“大乐”是以两支唢呐配合锣鼓吹奏的音乐,又叫吹场,这种音乐一般是在祭祀开始、亚献礼、终献礼结束时吹奏。“小乐”则是以一支小唢呐、笛子、三弦、秦琴等乐器演奏的音乐,有时亦可不用唢呐。除读祝文和暇辞之外,“小樂”几乎伴随整个祭祀仪式。但是在每个环节中使用的曲牌都随着仪式阶段的不同而变换,每个阶段的乐曲区分明显。③也就是说赣州客家祭祖典礼中有一支较为小型的乐队从头到尾间断性地演奏,其音乐较为轻柔,均是由吹奏乐器和拉弦乐器组成,所以在祭典仪式进行中,音乐作为仪式的一部分,与祭礼行为相互配合,像是人们唱歌时的伴奏。除“小乐”之外,“大乐”是在每一个献礼的开始或者结束时演奏,每当“大乐”响起,参加祭礼的人们都可以通过音乐知道祭典仪式的进行阶段。这种仪式音乐的运用让人不禁想起中国用于宫廷雅乐的古乐器——柷和敔,它们就是分别在雅乐的开始和结束时演奏,代表了乐曲的开始和结束。而雅乐是帝王在祭祀时使用的音乐,因为中国自古讲究有始有终,而柷、敔的作用增强了祭祀仪式的仪式感。赣南客家人的祭祖典礼有专门的、较为隆重的吹打乐在祭祀典礼的开始和结束时演奏,这不仅说明了赣南客家对祭祖仪式的重视,更反映了赣南客家对这种古雅乐的礼乐仪式传统的继承。给电影人的情书
        相比之下,粤北梅州客家在祭祖过程中用的是另外一种音乐形式,其祭祖仪式一般会在整个祭祀仪式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吹奏同一曲目,其曲目不定,一般是具有地方性特的民间吹打乐。但是,与赣南客家不同的是在三个献礼仪式中却不会细分曲目,只是由民间乐班演奏两首曲目,即《上香》与《敬酒》。顾名思义,在三个献礼环节中,每个上香仪式都由乐班演奏《上香》,每个敬酒敬茶环节都伴随《敬酒》音乐。①这种献礼仪式的用乐较为通俗化。
        粤赣两地客家祭祖均表现出活动频繁、参加人数众多及环节繁琐的特点。祭祖仪式是客家人最为注重的仪式活动,显现出客家人共同的崇宗的特质。在这共同的特质背后,我们又能够看出在祭祖仪式音乐中,赣地的仪式环节较之粤地更为细致与严谨,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其音乐仪式对中国古代礼乐的继承。
        (二)不同宗教因素的影响
        1. 佛教与梅州客家民俗仪式音乐
        香花佛事是粤地客家特有的宗教性质的民俗仪式,主要流行于粤北粤东的客家地区。“
香花”在佛教中是音乐的专用称谓,②以香花命名的佛教科仪,可见其与音乐的密切联系。
        香花佛事不是正统的佛教仪式,而是正统的佛教科仪在粤地客家民俗的影响下,产生出的“变种”。这种“变”主要体现为仪式的演乐人和仪式过程的民俗性。
        香花佛事的从业人员男性称为“香花和尚”,女性称为“斋嘛”。他们是整个仪式中的主要表演者,但他们与常规的佛教神职人员有着明显的区别。香花和尚又称民俗和尚,他们并不遵从正统的佛教戒律,可以吃荤、结婚生子,并且头上都不会烫戒疤。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地方的民俗法事科仪提供有偿服务,他们不需要接受正式的佛教宗教教育,但是都需要对当地民俗及民俗仪式进行专门的学习,并且都必须具有较为专业的音乐技能。这与香花佛事中的仪式过程存在必然联系。香花佛事以音乐表演为核心,环节众多,其仪式环节不以宗教科仪为主导,而是有着许多民俗化的仪式环节。仪式过程中有说有唱,有舞有乐。如香花佛事中的“鲫鱼穿花”环节,虽然是丧葬仪式,但这是一个十分愉悦欢乐的仪式环节。环节中民俗和尚们会引导丧事主家排成一队跟在和尚们身后,按不同节拍和不同的速度走出不同的步法, 和尚们会扭动身体挥舞手臂以娱乐大众。③ 这与正规的佛教科仪有着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