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专练(十二)
一、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登黄鹤楼
陈恭尹
郊原草树正凋零,历历高楼见杳冥。
鄂渚地形浮浪动,汉阳山渡江青。
昔人去路空云水,粤客归心向洞庭。
莫怨鹤飞终不返,世间无处托仙翎。
[注]公元1659年,南明朝廷宣告覆亡。此时,为抗清而奔走于河南等地的陈恭尹见大局已定,只得怀着无家无国的深痛巨创,颓然南归。他年末途经武昌,在黄鹤楼头登临送目,写下了这首寄慨遥深的诗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诗题,描写了岁暮时节草木凋零的郊原景象,展现出旷远迷茫的境界。
B.颔联承首二句,写登楼眺望之景,进一步通过山光水的描写表现诗人的心境。
C.颈联化用崔颢《黄鹤楼》的诗意,昔人已去,白云千载,暗喻家国巨变的深切感慨。
D.尾联写世间没有黄鹤容身之地,实则抒发诗人渴望超脱尘俗,归隐黄鹤楼之情。
2.有评者说,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气韵生动,你是否同意?请作具体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问题。
黄山道中
赵沨
小穀城荒路屈盘,石根寒碧涨秋湾。
千章秀木黄公庙,一点飞雪白塔山。
好景落谁诗句里?蹇驴驮我画图间。
膏肓泉石真吾事,莫厌乘兴数往还。
【注】①黄山:一名穀(ɡǔ)城山,在山东西路东平府东阿县境内。诗中的小穀城即东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通过描写山路屈曲盘旋,岩底碧绿秋水闪寒光,为全诗定下了凄清感伤的基调。
B.颔联设精巧,黄公庙周围的古木调浓暗,白塔山顶的白雪调明亮,二者对比鲜明。
C.尾联直抒胸臆,表明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已经深入"膏肓","莫厌"加强语气,情味盎然。
D.诗歌以第三联综合前两联景语,尾联补足第三联余意,脉络清晰,章法谨严,颇具匠心。
2.诗人赵沨因“好景落谁诗句里?蹇驴驮我画图间”两句而被称为“赵驴”,请赏析这两句好在何处。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唐嫣邱泽结婚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江铠同 郑爽
1.反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浑然一体。开首两句点出了风细柳斜、生机蓬勃的景,体现了“春未老”的特点。
B.“暗”字写出了寒食节时烟雨笼罩千家万户的阴沉景象,流露出词人黯然沉重的心情。
C.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既表达了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又表达了词人欲借此以自我解脱的情思。
D.本词运用了拟人、对仗、象征等手法,将所见之景和所抒之情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2.标题往往是词作内容的高度概括,那么本词是如何围绕标题来展开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晚次鄂州[唐]
卢纶云
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不是你的错【注解】①晚次:指晚上到达。鄂州:唐时属江南道,在今湖北鄂州市。②汉阳城:今湖北汉阳,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③估客:商人。④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起句即点题,述说心情的喜悦,次句“犹是”突显感情的骤落,透露沉郁的心情。
B.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船上的商贾和船夫白天睡足了觉,有时觉得外面风平浪静,有时听到阵阵潮声。
C.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无限的惆怅已使诗人两鬓如霜;人往三湘去,心却驰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
D.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写诗人有家不可归,只得在异域他乡颠沛奔波的原因,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相结合。
2.诗的前两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结合诗句略作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寄宿田家(节选)
高适
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
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
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
客来满酌清尊酒,感兴平吟才子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家老翁忘却自己的年岁,看到山转青才知又过一年,飘然有隐者之风。
B.田家老翁在自己门前种柳成巷,引泉入池,营造了居处清幽脱俗的环境。
C.田家老翁的日常生活充实而意趣盎然,以耕地扫屋为事,以饮酒吟诗为乐。
D.本诗语言朴素淡雅,多用白描;寥寥数笔,勾勒出人物与景物的传神韵味。
火蝶虞姬赋2.诗人笔下的田家老翁与一般的农人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原文简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送杨长史赴果州
王维
海军陆战队之歌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注】①褒斜: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②幰(xiǎn):车幔,代指车辆。③官桥:官路上的桥梁。④祭酒:指出行的饯别酒。⑤女郎祠:陕西褒城县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处泛指女神祠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强烈的呼喊和问语起调,强调蜀道狭险,远行艰难,忧思溢于言表。
B.颔联用夸张的手法,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表明友人行程之远,路途之艰难。
C.颈联实写蜀道中官桥巫祝、树丛女神祠等特有风物,具有超俗的画意诗情。
D.尾联"别后同明月"一句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2.尾联“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为后世称道,请从两个角度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案以及解析
一、答案:1.D;2.同意。颔联一写“鄂渚地形”,一绘“汉阳山”,融入作者的主观感受,景情融合。“浮”“渡”二字分别写出长江中沙洲在风涛中起伏浮沉,汉阳的青苍山居然渡江飞来的情景,具有动态美。山光水的动态描写烘托了长江的声威,山的漫江气势,也表现了诗人心潮的澎湃,健笔写情,气韵生动。
解析:1.本题综合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D项,“仙翎”指黄鹤,诗人以偌大的世间却容不了小小的黄鹤,暗示故国已经不堪回首,实际上是抒发故国陆沉、江山易手的悲哀。故选D。
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写景特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是否“颔联景物描写气韵生动”,先肯定其描写生动,“同意”,接着分析颔联景物描写的气韵特。“鄂渚地形浮浪动,汉阳山渡江青”这两句的意思是:长江中的沙洲随着波涛的忽起忽落仿佛也起伏不定。汉阳的山苍绿,这青翠的山飞过长江映入对岸人们的眼帘之中。上句写“鄂渚地形”,下句写“汉阳山”,正是作者登高远目所见的广阔之景,流露出作者对着景物的喜爱之情;其次,动词运用巧妙,“浮”字动感强烈,因水在动荡,江洲也象船只浮在水上一样跟着摇晃,真是奇笔。“渡”字有超越横飞之势,似乎这山深谙人性,故意讨人欢喜,就把人们喜爱的颜主动送上门来,这种拟
人手法的运用遂使诗中情意沸溢。这里的“地形”“山”都烘托了长江的声势,长江的澎湃气势仿佛连整个地形都浮在其上,而山苍茫一路飞渡长江,更显长江磅礴,山围合的雄壮气势,有力地表达出诗人内心澎湃起伏的情感,气韵生动。
二、答案:1.A;2.构思奇妙,角度新颖:诗人不说用诗描写景,却说景主动落人诗句,变被动为主动,新颖别致。你离开以后歌词运用比喻:以图画比喻黄山风景,突出黄山景之美。引人联想:诗人骑着驴缓缓而行,显示出山水画卷之长,美不胜收。运用设问:“好景落谁诗句里?’明知故问,形成语气上的变化。抒情方式: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黄山道中美景的喜爱之情。
解析:“为全诗定下了凄清伤感得基调”错误,全诗得基调是喜悦的。
三、答案:1.D;2.描写了登上超然台上所见之景:暮春时节,柳条轻拂,站在超然台上远望,春水荡漾,春花满城,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叙写了登上超然台上所做之事:作者登上超然台烧新火、试新茶,借此来表达自己的超然情怀。表达了登上超然台上所生之感:既表达了作者欲归而不能、思亲而不可得的无奈和怅惘之情,同时,面对难以排解的苦闷,作者认识到,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于是决定暂且抓紧时机,借吟诗饮酒以自娱!;
解析:无象征手法。
四、答案:1.B;2.(1)远近结合。首联写行程中的长江两岸的远景,颔联写近景,写船中的景象,写景颇有层次。(2)动静结合。船由日行江上至夜泊鄂州,人由“日眠浪静”至夜觉“潮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视听结合。首联重在远观之景,颔联重在夜听之声,表现出诗人心绪的变化。
解析:译文:
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
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感到潮生。
看三湘秋两边鬓发衰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
家乡旧业已经被战乱毁尽,哪堪再听见江上鼓角声声。
五、答案:1.C;2.说道平生隐在兹”,说明田家老翁具有隐逸情怀,与一般耕田为生的农人不同;情趣高雅,在门前栽柳引池,营造清幽环境,既符合其隐逸身份,有表现其审美情趣的高雅;文采斐然,田家老翁闲来无事,兴之所至,便会吟诵诗歌,可见其具有一定的文学造诣。
解析:1.“以饮酒吟诗为乐”概括有误。诗中说的是“客来满酌清尊酒”,饮酒是在客人到访之时,
并非日常行为。
2.本题考查诗歌中的形象。题型属于“比较鉴赏型”,要看清比较点,才能有的放矢。首先要明确“一般的农人”是怎样的形象,功夫在诗外,需要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其次,要明确诗中的田家老翁有哪些形象特征。最后,两者比较,只谈“不同”。
六、答案:1.C;2.运用想象(虚写)抒情。“别后同明月”通过想象与友人同在明月下的情景,抒发相思之情,衬托渲染了诗境。(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运用典故抒发情感。“听子规”借用子规啼归典故既写出了对友人别后孤寂生活的关切之情和相思之苦,也抒发盼望友人早归之情。使诗句意蕴丰富,表达更凝练。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身处异地,但同在明月之下,可以当成一种安慰;子规哀啼,因寄托盼归之情,也当同听。两句明里没一个“情”字,却写尽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相思。(或: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描写九州明月,以及子规哀啼等荒凉之景,抒发凄楚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
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颈联实写……”错误,从诗中来看,并非实写,从诗歌标题和诗歌的尾联“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来看,此时正在送别,故蜀道上的景应是想象,是虚写,即想象蜀道中的特有风物。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看题干中有无给出鉴赏的对象和鉴赏的角度,如本题“尾联‘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它的精妙之处”,题干只是给出鉴赏的对象,却没有给出鉴赏的角度,故考生可以思考的角度较多。首先理解尾联的意思,“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意思是“分手之后我们只能同看明月,你且还多听子规而生归思”,“应”意思是“应该”,这说明是作者的想象,作者想象别后会与友人同在明月下,借以抒发相思之情;“子规”使用了“子规啼血”这一典故,据说,先闻子规杜鹃初啼的人将有悲伤离别之事发生。后世诗人多以“子规啼血”比喻凄凉悲伤之状、生离死别之苦。诗中说“君应听子规”,是诗人对友人的嘱咐也是期待,作者借用子规啼血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别后孤寂生活的关切之情和相思之苦,同时还表达了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盼之情;诗句中涉及“明月”“子规”这两个意象,而这两个意象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从手法上来看,这是融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