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history 民族音乐民族声乐改编民歌的演唱与思考
——以《兰花花》《美丽的阿瓦日古丽》为例
轻轻的告诉你我是真的爱过
闫  晨崔江熙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中国的民族声乐随着几十年来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民歌、戏曲、说唱等传统的艺术形式起到了功不可没的推动作用。其中,改编民歌的创新与发展对民族声乐乃至中国声乐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本文以《兰花花》和《美丽的阿瓦日古丽》这两首流传性较广的改编民歌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两首改编作品的艺术特征、作者的演唱体会以及创新价值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产生极具现实意义的思考。
【关键词】改编民歌;民族声乐;《兰花花》;《美丽的阿瓦日古丽》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0-0037-03
【本文著录格式】闫晨.民族声乐中改编民歌的演唱与思考——以《兰花花》《美丽的阿瓦日古丽》为例[J].北方音乐,2020,10(20):37-39.
爱在哈佛下载
一、民族声乐中的改编民歌
中国的民歌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劳动、生产、生活中创作的,口耳相传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包括号子、山歌、小调等形式,也包括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例如陕北民歌、山西民歌、福建民歌、壮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等。在民歌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民族声乐这一艺术形式可谓是功不可没。
在中国民族声乐诞生的早期,由于演唱的曲目大多为我国的汉族民歌,所以常常会与中国的民歌混为一谈。而中国的民族声乐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实践和总结,形成的吸取了民歌、说唱、戏曲等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精华,并结合了美声唱法科学的发声方法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歌歌唱艺术。现如今,民族声乐的发展走向了成熟,这样的发展离不开早期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相继开设的民族声乐专业,离不开优秀的作曲家及歌唱家的传播,归根结底更离不开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
在第五届民族声乐研讨会上,金铁霖教授曾提到,“民族声乐在初期面临着师资较少、学生自身声音不够统一、作品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多年来,民族声乐一直秉持着具有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的发展,各个院校的学生不管从演唱方面、表演方面、理论知识方面,也在不断提升。众多出的歌唱表演者和教育者出现在舞台、院校进行民族声乐的传播、教育。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月亮爬上来
痴情司民歌是创作钢琴曲、歌曲和歌剧等多种音乐形式取之不尽的源泉。他们在尊重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把许多优秀的民歌、戏曲素材变成了具有新时代艺术特的民族声乐作品。如著名作曲家王志信根据传统民歌改编的新《兰花花》《桃花红杏花白》《孟姜女》等,音乐教育家尚德义创作了《火把节的欢乐》《七月的草原》《今年梅花开》等,青年作曲家胡廷江根据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改编的《玛依拉变奏曲》、根据藏族民歌《鸿雁》改编的《又见鸿雁》等,著名作曲家印青创作的民族歌剧《运河谣》《长征》,栾凯创作的耳熟能详的歌曲《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等。这些作品以民歌、戏曲为创作基础,根据不同的腔调、体裁、韵味、节奏等特点改编而成,深受大众喜爱,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而且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二、改编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
(一)传统民歌《兰花花》与改编《兰花花》
张翰和郑爽的吻戏1.音乐结构与曲式方面
传统的《兰花花》短小精悍,曲调简单明了,具有典型的陕北地区民歌的特点。一曲八段,音乐结构为上下两句体,上句为高音引入旋律的开放性乐句,下句为曲调缓缓下行的收拢性乐句。而由山西作曲家王志信新编的《兰花花》音域在小字一组的e—小字二组的a,在八段歌词没变的情况下,根据原
曲两句体的音乐主题做了延伸,形成了A+B(a+b+c)+A的曲式结构。A乐段是与传统《兰花花》全曲上下两句体的主题旋律,即为原曲的一二段歌词,进入到B段,在A段主题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编,a段为原曲的第三四段歌词部分,旋律没有
Northern Music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