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藏70年的变化心得感想三篇
    关于西藏70年的变化心得感想三篇
  值此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回顾历史进程,展示伟大成就,全面立体的向全国人民展现社会主义新西藏。今天作者为您精心挑选了几篇关于西藏70年的变化心得感想的优秀内容,感兴趣的快来和作者一起学习吧!希望作者的整理能够对你有帮助!
关于西藏70年的变化心得感想一
  西藏的变化
  岁月如歌 却因发展奋斗而充实、而饱满、而精彩
开学第一课歌曲  从城市中心到田间地头
  从教育新城到产业园区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民生改善
  触目所及
  这片崛起的高原大地
  沐浴在改革春风中焕发出勃然生机与活力
  在照片里
  回望过去
  充实现在
  对新时代的西藏发展 怀抱憧憬
  四十年改革开放 西藏欣欣向荣
  西藏蓬勃发展
  西藏走进新时代
  藏族众在过林卡(1982年6月)阿多摄
  202X年期间拉萨市民和游客在罗布林卡享受假日时
  光。洛桑唐斌次旺旦增西旦摄
  1980年,西藏电视事业有了发展,拉萨市不少居民买了电
  视机,参木觉一家正在看电视。
  西藏阿里革吉县完全小学学生在进行篮球训练 。新华社记
  者刘东君摄
  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一代乂一代的西藏人
藏族歌手洛桑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挥洒青春
  共享改革开放的新成果
  城镇建设得越来越现代化
  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人们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舒心,在便捷的出行里坐上火车去北京。
  202X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
  202X年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202X年12月嘎隆拉隧道贯通拉林高等级公路
  在一代代交通人的奋斗下
  以川藏、青藏公路通车为起点
  从单一公路交通方式到综合交通全面发展
  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一条条神奇的天路
  正在雪域高原不断延伸开来 纵横交错的柳梧立交桥
  收获,在红火的产业里
  1985年6月冲赛康市场华润雪花啤酒西藏有限公司昌都卡 若区生产线一角。
  非公有制经济从弱到强
  市场发育越来越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洪欣
  来自国内外游客在鲁朗林海观景台欣赏美景
  202X年青藏铁路开通后
  西藏旅游人数呈井喷式增长
  旅游产业逐渐成为拉动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9月初的地球第三极 暨中国大香格里拉旅游推介会上
  西藏就推出今冬明春冬游西藏优惠政策
  大数据里,看西藏的 40年
  改革开放以来
  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生产力空前解放
  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202X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 亿元
  比1978年增长倍
  年均增速%
  人均GDP达到39259元
  比1978年增长倍
  年均增速%
  通车后的拉林[Wj等级公路。
  墨脱公路西莫河大桥。
周峻纬英年早婚  西藏已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
  航空、铁路、管道运输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万公里
  比1978年的万公里增加万公里
  高原的美味佳肴也给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藏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
陶思佳  202X年接待游客万人次
  西藏经济连续2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青藏联#工程的建设者正在放线。
  西藏形成了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 太阳能等综合能源体
  藏南鼓韵
  西藏
  用她广阔无垠的天地
  包罗万象
  用她湛蓝的天空和白云相携
  镌刻画卷
  用她纯粹本真的微笑
  拥抱幸福
  站在新时代,实现新跨越
  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新跨越
  西藏正在拥抱更加蓬勃奔放的春天
  正在以改革发展的时代强音 同心共筑中国梦
关于西藏70年的变化心得感想二
  202X 年,我们迎来了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70 年风雨兼程,其中老西藏精神让我感受颇多,老西藏精神的核心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在西藏,有三条路见证着老西藏精神的起源传承发展。1954 年的进藏公路,铺平了西藏的开拓路。史书中记载着,十八军进藏时困难重重,要修着公路进藏,之前的西藏这片净土与内地是没有公路的。十八军顶着严寒气候,冒着地质灾害风险,吃着雪水煮饭,克服了一个个难关,牺牲了三千余官兵,终于修成了了康藏公路,也铺平了西藏的开拓路。在 1954
年的康藏公路建成后,一批批党的先辈们走着这条路来到了西藏,他们不怕条件艰苦,不惧环境恶劣,扎根雪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整个青春。西藏百万农奴得到解放,人民分到了土地与牛羊,西藏的发展跨上了新台阶。这是老西藏精神的起源,颂扬了西藏开拓路建设的宏大史诗。202X 年的青藏铁路,联通了西藏的建设路。韩红的一首《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人民欢喜之心随着歌声肆意飘扬。一代代铁路人克服了缺氧、冻土、运输带来的困难,不畏艰险,一步步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铁路修到了藏家儿女的家乡。青藏铁路的通车,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联通了西藏的建设路,越来越多的内地人来到了西藏,来旅游、来就业。党员先锋们在西藏把老西藏精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紧跟时代潮流、牢抓发展机遇,毅然决然得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历程中。西藏经济开始腾飞,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这是老西藏精神的传承,奏响了西藏建设路的嘹亮号子。202X 年的拉林铁路,架起了西藏的发展路。国铁集团官宣复兴号动车组将于 7 月 1 日之前开进拉萨,适应拉林铁路运营需要。拉林铁路是在平均海拔 3000 米以上建造的新天路,建造存在的困难五花八门。铁路工人用巧妙的方案设计,统筹发展与施工难度的关系,在付出辛苦与汗水后,将拉林铁路建成了交通的快速通道,也是发展的快速通道,架起了西藏的发展路。吃苦奉献是老西藏精神,
创新发展也是老西藏精神,它在西藏发展的道路上被不断充实,赋予新的含义,永不会过时。这是老西藏精神的发展,描绘了西藏发展路的壮阔蓝图。作为西藏基层公务员,我们要把老西藏精神贯彻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要继承又要发扬,让老西藏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成为我们修身正己的指路明灯。
客观不可以 歌词
关于西藏70年的变化心得感想三
  十八军进军西藏,可以说是一个奇迹,那是生命的奇迹,也是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胜利。老西藏们用生命在完成进军西藏的使命,用不屈不挠的意志,克服千难万险,硬是把红旗插在世界屋脊!那是一次艰难的行程,那是可以永远激励这个时代和国人的伟大精神。
  背着公路进西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是在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修出天路,一条条天路,那是生命和鲜血的代价啊,那是幸福的道路,引领着那里的同胞走向光明的未来。我曾经有幸拜访过洗衣歌的编导李俊琛前辈,前辈告诉我:她随18军进藏的时候,才15岁,而整个文工团都很年轻。15岁,最美好的年华,都留在了走向西藏的路上。部队经常面临翻雪山,趟冰河,高寒缺氧等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冬天睡雪山,睡冰河,下雪了,砸倒了帐篷,就只能睡在雪窝里。早上起床,鞋都是冻到冰上的,必须要想办法刨出来。
夏天虽然有美景,有野果可以充饥,但是蚊子多的难以想象,还要面对泥石流,塌方,阴雨各种自然灾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遭遇蝗虫无情的袭扰。长期吃不饱,穿不暖,因为高寒缺氧,水都烧不开,常年吃生饭。十八军进军西藏,经过4000米以上的雪山14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2座。川藏线两千多公里,牺牲了官兵3000多人,藏汉民工1000多人,平均1公里牺牲2人。
  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完成土石方2930多平方公里,终于在1954年修通闻名遐迩的全长2255公里的川藏公路和全长2100公里的青藏公路。十八军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一点一点把川藏公路铺到了拉萨,可怕的不是爬雪山,还有雪地宿营。在雪山上宿营,经常是第二天起床一看,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吹了起床号,大家才从雪堆里爬出来,清点人数时,经常是少人,到战士夜里睡觉的地方,才发现已经冻死在雪下面。有些战士扛着炮,拿着,托着这些武器的手都冻坏了。下山后都要截肢。聆听着前辈的诉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人们一直都在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而老西藏精神,是只有真正能扎根在西藏的人,才明白其中饱含的意义。那绝不是苦,绝不是累可以形容的。而仅仅是一座怒江大桥,真正的是用生命和鲜血筑成的。由于要在荒无人烟的悬崖峭壁上修建,所以这艰巨的任务,普通的建桥施
工队无法完成,因此由当时在这里的解放军负责建桥任务。士兵从山底上放下几十米长的绳索,在石崖上挂起密密麻麻绳索搭成的软梯,在石崖的半腰上悬挂打炮眼。悬崖峭壁打眼放炮,石块塌方危险极大,每响一炮,几乎都有人受伤,施工条件异常艰难危险,伤亡很大,这座桥是战士的血肉凝固成的大桥。其中有一位战士在施工时不小心掉进了修建的桥墩里,大家想尽一切办法都没将其救出,只得含泪继续修筑,怒江大桥完成后,某排全排战士都牺牲了,只剩下排长一人,排长悲痛万分,纵身跳进在怒江,追随战士们去了。如今怒江大桥依然在流淌,而它的前世今生带着烈士的悲壮一起传说,它的滔滔江水负重着那么多生命的血和魂,在岁月的流转中形成了傲视天地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