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学习传承古诗词之美
【摘要】跨学科学习是指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吸纳不同学
科之间的知识和元素,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向的学习和探究。以跨学科理念指导古诗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从而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诗情与画意。通过跨学科融合式的学习,让学生更自主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习能力。
大英雄狄青主题曲
【关键词】跨学科 古诗词 传承
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古典诗词是中华民
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运用跨学科融合式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学生读古诗、唱古诗、画古诗、演古诗、编新诗,在诗文中感受古人的文采和蕴含的道理,在歌声和图画中描述历史和故事,在创作中尽情展现丰富的想象,让经典永远传承下去。本文以古诗词项目式学习为例,谈谈跨学科学习之美。
1.
多幸运
读古诗品味中华文化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不仅是语言美,更是
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体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思想,杜绝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要指导学生将朗读的艺术和美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例如给古诗加上各种朗读符号,正确处理节奏,声音的高低、强弱,速度的快慢等,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朗诵才会打动人心。其次朗诵要对作品的中心思想有理解,要和作者有强烈的共鸣,准确地抓住古诗词的精髓,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古诗词背后的深层含义,从而在心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学校有效利用语文课前朗诵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和小比赛,形式多样。如: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个别与小组比赛等,枯燥的古诗背诵和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1.
唱古诗体验韵律之美
泰文歌新时代背景下的课堂内容和形式不断的变化和革新,语文和音乐的融合,也让古诗新唱这
种新颖的教学形式走进了校园。唱着歌儿学古诗,让原来形式单一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同时获得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我们利用校园广播和音乐课前预备时间,循环播放古诗新唱歌曲,学生听着歌上学、放学、课间休息,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歌曲。我们还把歌曲和语文古诗教学同步、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相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投,让学生轻松的学、愉快的唱、体验歌曲韵律,成为古诗新唱的主角。
1.
画古诗提升审美情趣
古诗学习中, 理解意境是学生最为困难的事。如何突破这一难点, 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呢?古诗配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是美术与语文学科完美融合的诠释。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孩子们从诗的字里行间展开想象,用他们喜欢的绘画形式来理解诗词, 描绘出诗中彩斑斓的世界, 使古诗充满诗情画意。例如:学生们会《三字经》配上连环画,看到自己的画能立刻读出画中描述的古诗,见画如见诗。这种表现方式非常简单,生动而形象,学生也很喜欢。
1.
演古诗彰显民族之魂
葫芦丝名曲下载在舞蹈中融入古诗词的人文情怀,对学生艺术修养和人格的培养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古典诗文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有喜有怒、有个人情感、有家国情怀……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打动了自己更打动了观众。例如在表演《游子吟》这首古诗时,母亲和游子的角都让学生来扮演,母亲在烛光下给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衣服,依依不舍送走游子。孩子唱着歌,一步一回头,此时更能体会慈母的艰辛。通过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情感的和意境的体会就不言而喻了。
五、编新诗激发创作能力
孩子天生是个诗人,童心是诗意盎然的世界,当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时,古诗的改变和创作也不是难题了。所以我们也经常能听到学生改写的作品:种桔日当午,汗滴桔下土,谁知口中果,个个皆辛苦。妈妈手中线,学子身上衣,寒冬密密缝,件件暖儿心。像这类充满童真童趣而又饱含深情的作品,就是孩子们古诗创新的花苞。
在古诗词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收获的是知识、思维和能力,他们的表达能力、动手
白若溪 追梦人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习成果呈现方式非常多样和丰富,古诗诵读比赛、古诗配画展、古诗书法展、古诗新唱、古诗展演等活动受到学生的喜爱。通过系统的项目式学习,在学生中掀起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和高潮,感受到跨学科学习之美,传承了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吴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J].求知导刊,2020(50):8-9
[2]管文川.试论中小学实施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必要性[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03-05
[3]张小洁.整合语文与美术,实现“学为中心”[J].小学教学参考,2018-04-05
[4]张玉梅.古诗词诵读教学优化策略探微[J] 《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