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乐(Neo Romatical Music)
指20世纪的70、80年代出现⼀个新流派。⼀般来讲,它以传统的功能和声为基础,倾向于调性⾳乐的写作。在⾳乐创作中注重情感的表现,并经常引⽤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的⾳乐素材;但新浪漫主义区别于19世纪风格的地⽅在于,运⽤了20世纪的新的创作技法,呈现出多样化的⾳乐风貌。从某种意义上讲,新浪漫主义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相结合的产物。
新浪漫主义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意⼤利作曲家的L.贝⾥奥。他写于1968年的《交响曲》中明显地引⽤了马勒《第⼆交响曲》第三乐章和其他作曲家的⼀些⾳乐素材。⾳乐史学家汉森指出:“它象是⼀辆巨⼤的公共汽车,运载着过去和现在、声乐和器乐以及通俗风格和深奥风格”。1G.罗克伯格(George Rochberg,,1918-)是最具代表性的美国作曲家。在他放弃以序列技法的创作⽅式以后,转向了新浪漫主义。他认为有调性的⾳乐可以拓宽思路,更⾃由地呈⽰乐思。他在《第三弦乐四重奏》中,调性与⽆调性并置,⼤量地吸收并引⽤了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作品的⾳乐素材;⽽在创作于1975年的《⼩提琴协奏曲》中,⼤胆地把巴洛克、浪漫主义和⽆调性等⼏种截然不同地风格结合在⼀起,成为新浪漫主义⾳乐作品的经典之作。波兰作曲家K.潘德雷茨基在1964年左右,⾳乐风格逐渐变化。他创作的带有新浪漫主义趋向的作品有管弦乐《雅格布之梦》(1974)、《⼩提琴协奏曲》(1976)和《波兰安魂曲》(1984)等作品。
其他与新浪漫主义有关的作曲家和作品包括:亨策《特⾥斯坦》(1974,为钢琴、管弦乐与录⾳带⽽作)、D.特⾥迪西《仙境⾥的艾丽丝》(1976,为扩⼤⼥⾼⾳、民间⾳乐⼩组和管弦乐队⽽作)、阿根廷卡盖尔的管弦乐《没有赋格的变奏》(1972)、谢德林的舞剧《安娜·卡列尼娜》(1972)克拉姆〈时间与河流的回声〉(1967)等。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新浪漫主义,是作曲家在对20世纪40-50年代出现的过分抽象、理智、严格控制的⾳乐(特别是序列主义⾳乐)风格进⾏深刻反思后出现的。它是对严格的序列⾳乐的⼀种反叛;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是扬弃,更是创新。
参考⽂献
1、布林德尔:《1945年以来的先锋派⾳乐》(Reginald Smith Brindle:The New Music—The Avant-Garde since 1945)
2、马丁等:《20世纪⾳乐》(William R.Martin and Julius Drossin:Music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Prent-Hall出版公司,1980年
3、格劳特:《西⽅⾳乐史》(Donald Grout & Claude V.Palisca:A History of  Western Musci), Norton出版公
司,1996年第5版
4、彼得·斯·汉森:《⼆⼗世纪⾳乐概论》上、下册(孟宪福译,⼈民⾳乐出版社,1987年第1版
5、钟⼦林:《西⽅现代⾳乐概述》,⼈民⾳乐出版社1991年第1版
6、沈旋等:《西⽅⾳乐史简编》,上海⾳乐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引⾃汉森著,孟宪福译:《⼆⼗世纪⾳乐概论》下册,⼈民⾳乐出版社1986年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