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GRACEFUL BEARING 风  采
区域治理
蒙古族呼麦的社会文化传承
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张未蒙古音乐网
一、蒙古族呼麦概述
呼麦,是在阿尔泰山周边众民族中流传的一种特殊歌唱方式,又名浩林潮尔、双声唱法、喉音唱法。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麦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9年10月1日,中国蒙古族呼麦又入选了世界级非遗名录。
(一)历史源流
我国诸多古籍中,记载了一种流传于北方草原的、名为“啸”的艺术形式,据考证,“啸”就是“呼麦”的原始艺术形态。如果此推断成立,呼麦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2300年以前。关于呼麦的产生,有人认为,是先
民们模仿闻传十里的湍流飞瀑之声;也有人认为是由放牧时的高亢哨声演变而来;还有人说呼麦是游牧民族的祖先在对狼的叫声进行模仿。这些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呼麦这种演唱形式,最初都是对自然之音进行模拟。这和游牧民族的祖先所认为的与天地万物沟通相处之道息息
相关。
至公元12世纪的匈奴时期,蒙古民族形成前,“啸”这种歌唱艺术形态已在阿尔泰山周边的广袤的地域上流传开来,深深嵌入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生产中:先民们在狩猎成功后,载歌载舞,伴用呼麦宣泄丰收
之喜;游牧民族的军队在大战来临时,也会于阵列前用呼麦高声啸唱,企图吓退敌方。
一波一波的声浪,犹如排山倒海。北方游牧民族的先人们,经过长期的艺术探索,试图用一人之力,发出如众人合唱般的飘渺泛音。呼麦这一奇特声乐形式在蒙古高原的创造和流传,是蒙古先民们对人体发声规律的探索和掌握,使得蒙古音乐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从人类复音音乐文化发源地的考证上,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蒙古族呼麦的演唱技法
呼麦是一种罕见的多声部人声形态,有着非常特殊的发声原理。演唱者运用特殊的发音技巧,产生腔
共鸣,腔中的气量时而带动声带振动,时而不带动,使得两个声部的声音能够由同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唱出,有时,高低音部间可以有六个八度的距离。
演唱者首先放松声带,经过短暂闭气之后,放出的气息对声带形成了猛烈的冲击,发出如气泡般粗壮且持
续的低音;再通过对口腔共鸣的巧妙调节,对泛音进行集中强化(口腔的形状影响着高音部的音调:发出稍低的音调时,是圆形口型,发出稍高的音调时,是扁形口型),从而形成带有金属声的、带有曲调的高音声部。简单来说,就是低沉的基音是由声带发出的,而高亮的泛音是从口腔发出的。
在这种持续低音的基础上,变化高音曲调的方法演唱,即可清晰地听到一个人同时发出两种音音调完全不同声音。
(三)呼麦艺术特
特殊的地域条件、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下,产生的了呼麦特殊的唱法,它有时有词,但常常是无词的。
【作者简介】张  未,生于1990年,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教育人类学。
“呼麦”艺术,以其风格鲜明的发声方式,在人类复音音乐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中国蒙古族呼麦的历史源流、演唱技法、传承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呼麦的教育传承对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