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悲惨世界》:从舞台到大银幕
作者:方科惠
来源:《音乐爱好者》2013年第06
        2012年底,奥斯卡最佳导演汤姆·巴黎圣母院 音乐剧霍珀执导的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上映,在口碑票房俱佳的同时,也收获了演员唱功不好”“镜头晃眼”“结局看不懂之类的负面声音。电影虽以英文版音乐剧为基础,但演员似唱非唱,乐感平淡,给来听音乐的剧迷当头一棒;此外,面对一个可以充分发挥的宏伟题材,霍珀却放弃了时下大热的3D技术,以朴素的手持长镜头作为主要拍摄手段。霍珀此举的用意是要打破对音乐剧或商业电影在审美经验上的既定认知,以新的解读视角赋予这部电影更深层意喻的投射。而这种挑战观众审美经验的勇气,正是来自于《悲惨世界》音乐剧自创作以来,二十多年盛演不衰的坚实基础。
        《悲惨世界》音乐剧有1980年法文版和1985年英文版两种。英文版是法文版的继承和发展,但这仅仅是在音乐材料上;两个版本的容量、风格、主旨等许多方面相差甚远,两个主创团队根据各自对原著的解读,在风格上作出了不同的侧重。
        鲍伯利&勋伯格:关于普世性话题的探讨
        1978年,两位法国人,三十七岁的阿兰·鲍伯利(Alain Boublil)和三十四岁的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Claude-Michel Schönberg)开始了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这是两人的第二次合作。在此之前,他们的首部作品是法国第一部摇滚音乐剧《法国大革命》(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1973),以当时颇具震撼力的摇滚乐对众所周知的经典题材进行了颠覆性的诠释。此次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与前者的情况相似,也是对经典题材的重新演释,鲍伯利和勋伯格深知故事情节人物命运这一些小说中的内容对于观众来说早已熟稔于心,关键是怎样来演释,即解读角度与艺术形式的创新,这才是二人创作的核心所在。
        经过反复研读和思考,鲍伯利决定放大原著中本就存在的大量讨论性的内容,以一种话题的视角统领全剧,情节只作为叙述的依托,叙述的目的是对相关问题的讨论而非讲述故事本身。由此,从故事来看,全剧只是原著中一些重要片段的截取和串联——芳汀的遭遇,冉阿让收养孤女,马吕斯与珂赛特相爱,青年学生起义,沙威自杀,婚礼,冉阿让病逝——这些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情节上不强调逻辑感和推动力,因为观众早已熟知剧情的发展;相反,全剧的戏剧性更多体现在:主要人物对情节事件进行评述,比如芳汀根据自己的遭遇讨论社会不平等问题,伽弗洛什在对国王路易-菲利普和伏尔泰的调侃中讨
论人民的政治立场,冉阿让临终之际为一对新人祝福时探讨何谓人类之光明。也就是说,法文版在故事情境的基础上提升出一个关于社会现状及其原因的话题,让不同的人物在唱段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讨论,由此在情节之外获得一个平行的可供思考的空间,产生一种间离的效果,为熟悉原著的观众制造出一个超脱于剧情的、更开阔、更当下的观赏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