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法国里昂卢米埃尔兄弟手里诞生了。
路易·卢米埃尔所拍摄的作品中,就题材和内容大致可以区分为
1.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工厂大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影片
2.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儿童吵架》
3。政治、文化、新闻实录《耶路撒冷教堂》
4。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的拍摄《出港的船》、《火车进站》
乔治·梅里爱的影片可大致分为:
1。魔术片《贵妇人的失踪》
2。排演的新闻片《哈瓦那湾战舰梅茵号的爆炸》
3。神话故事片《灰姑娘》
4。科幻探险片《月球旅行记》
卢米埃尔兄弟
乔治·梅里爱
对电影的看法
电影是“科学珍品",
电影的作用在于“再现生活”
电能能够创造艺术
“银幕即舞台”可以改变生活
电影风格
写实的,记录的
幻想的,浪漫主义
倾向
倾向自然,模拟现实,
再现主义
倾向技术,改变现实,
表现主义
评价
电影纪录片的先驱
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后续影响
英国的布莱顿学派(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詹姆士·威廉逊、埃斯美·柯林斯、希赛尔·海普华斯)
法国的艺术电影运动(1908《吉斯公爵的被刺》改变了以往“电影剧本由默默无闻的文人、失业的新闻记者、落后的演员,或者不出名的政治家编写的”局面)
第二章 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
埃德温·鲍特《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火车大劫案》
交叉剪辑、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发展了卢米埃尔的户外真实的表现方法
大卫·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技术的革命性和内容的反动性)、《党同伐异》(历史的事实、生动的形象、宏大的场面,其象征意义明确无误地适用于整个人类)
大卫·格里菲斯的观念体系:
1。电影的叙事形式:强调以情节结构作为影片叙事的基础,将不同冲突的元素加以并列、积累,直接把戏剧性空间解构,然后重新加以组合以适应观众的思维与情感的参与
2.电影的叙事时间:超越实际叙事时间,扩大影片叙事的心理时间
3.电影的叙事空间:加强视觉画面的空间对比,冲破叙事空间的束缚和冲破画框的束缚
外国歌手
4。电影的叙事语言:对特写镜头和远景镜头的运用,确立了“以镜头作为电影时空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的原则。注重电影叙事节奏的表现,强调演员的作用,总是情感的表现,物体的象征
美国默片“喜剧片”叙事(麦克·塞纳特、巴斯特·基顿、哈罗德·劳埃德、查理斯·卓别林)
卓别林的电影戏剧观念和特:
1.人物形象的塑造:夏尔洛,失业流浪汉,饱含辛酸,处境艰难,但机智幽默、乐观倔强,以弱小的身躯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进行的斗争,使观众获得喜悦的时候获得一种正义的快感
2。影片的结构观念:卓别林强调画面内部的表现、节奏、情调和气氛的视觉因素所形成的概念,所达成的视觉结构的统一
3.影片的空间观念:善于用全景。形成了喜剧叙事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人物、环境和动作所造成的喜剧冲突往往在一个镜头画面中来完成
4.电影的时间观念:特定的喜剧形式迅速而又短促的噱头时间决定了卓别林更注重叙事时间的瞬间效果
注意大卫·格里菲斯和卓别林电影特的对比
第三章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1917-1928):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现和探索。产生原因:电影作为大众传媒媒介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为反抗好莱坞垄断振兴国家民族电影艺术;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西方社会传统观念和精神文明的危机,加速了上世纪末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
卡努杜(意):《第七艺术宣言》  电影因总括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而成为一种“动态的造型艺术”
法国印象主义学派,受到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①开掘题材拓宽电影心理叙事的表现,即是人物内心活动作为影片主要的叙事核心;②追求自然景物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对应;③确立新的摄影技巧以求适应人物心理和精神的视觉表现,集体体现在主观摄影、移动摄影、特技摄影;④强调视觉节奏的表现与节奏型剪辑的重要性.
谢尔曼·杜拉克(导)、路易·德吕克(编、著作有:《上镜头性》)《西班牙的节目》
阿倍尔·冈斯《车轮》、《拿破仑传》
超现实倾向的各种流派:受到塞尚后印象主义的影响,主张“无主题”的影评创作,迷恋于电影的技术和手段研究.(“纯电影”的美学试验(机器的舞蹈)、达达主义无理性的电影实验(雷内·克莱尔《幕间休息》)、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绝对现实,内心主义成为超现实主义“唯一关心的现实"(谢尔曼·杜拉克《贝克与僧侣》、刘易士·《一条安达鲁狗》))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精神世界(超越印象主义的传统空间法则,受到高更“野人画派”的影响、崇尚原始艺术的非实在的、装饰性的美,并以浓重的彩、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纯精神世界)
代表作:罗伯特·维内《卡里加里博士》(编剧:卡尔·梅育、汉斯·雅诺维奇)
室内剧、街头电影的客观精神(关注电影中蕴含的社会性和现实性)
弗莱德立希·茂瑙《最卑贱的人》(编剧:卡尔·梅育)
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理论和实践的美学探索(受到先锋主义运动中的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
列宁: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
库里肖夫效应:把莫兹尤辛3个没有任何表情的特写镜头和桌上的汤、棺材里的女尸、小女孩望着玩具狗熊相互组接起来.结果在观看中却发现了莫兹尤辛的情绪变化,产生了对于莫兹尤辛的表演的评价.库里肖夫得出结论:影片结果的基础不是来自现实素材,而是来自空间结构和镜头与镜头的衔接(蒙太奇)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电影机应该像人的眼睛一样去客观地记录生活实景,维尔托夫崇尚技术、迷信机械运动
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杂耍蒙太奇(从主题效果的立场进行出发)、理性蒙太奇(视觉形象→理性认识)
普多夫金:《母亲》、强调剧本创作、专业演员、蒙太奇
20年代纪录主义电影的发展(罗伯特·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
《圣女贞德的受难》卡尔·德莱叶
第四章 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电影在美国发展成为一种工业化商业,一种娱乐的手段,同时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被体现出来。没有真正的美学流派)
1927年10月6日,《爵士歌手》的上映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生.
有声电影的意义:对观众来说,视觉伴随有听觉的因素,使得观众更加能够感觉身临其境,而声音的出现,也使得观众能够忍受影片的乏味和冗长,他们观赏的注意力提高了。再者,由于声音的持续性,节奏感和造型感,影响了影片的节奏和剪辑。最后,声音丰富了电影的语言和类型,产生了创造不同的叙事形式的可能性。
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的好莱坞和它的电影企业:派拉蒙、米高梅、华纳兄弟公司、20世纪福斯公司、雷电华公司、环球公司、哥伦比亚公司、联艺公司
    进一步完善的好莱坞生产制片体系:高度精细的组织分工、制片人制度、明星制度
《伦理法典》(又称《海斯法典》)的诞生.
好莱坞的类型电影观念及其模式←电影工业化生产的需求、迎合观众欣赏趣味的需求,获取票房的高利润,固定的受众,安全的没有损失或者损失较小的,美国文化价值观
喜剧片、西部片(约翰·福特《关山飞渡》)、强盗片(霍华德·霍克斯《疤脸大盗》),音乐片、
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在影片叙述结构、主题、镜头运用、灯光照明、剪辑和声音等方面,几乎都与好莱坞的类型电影观念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区别。
第五章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30年代的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继承了20年代先锋主义电影运动(疯狂的年代,一战后生活的放纵,艺术的解放,以经济大萧条为终点,之后寻生活中的乐趣和诗意,但也面临美国电影大公司的冲击)的创新精神和实验精神。他们接受了有声电影的挑战,在他们的影片里,往往以诗意的对话,引人入胜的视觉影象,透彻的社会分析,复杂的结构虚构形式,丰富多彩的哲理暗示,以及机智与魅力构成了一个细腻的混合体,表现出法国电影思想上的成熟。
代表人物:先锋派电影工作者、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先驱人物之一、富有幽默戏剧精神的雷内·克莱尔:《幕间休息》(1924),《巴黎屋檐下》(1930,)、《百万法郎》(1931)、《自由属于我们》(1932)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先驱人物之一、使普通人的题材复活的让·维果(29岁离世):《尼斯景象》(1929-1930)》、《零分操行》(1932)、《驳船阿塔郎特号》(1934)
诗意现实主义创造的高峰时期(1934-1939),又名黑现实主义。代表人物:雅克·费戴尔、叙利恩·杜维威尔,描写罪犯心理的马赛尔·卡尔内,影片富有“自罪心理”《雾码头》、让·格里米庸、雅克·贝盖尔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象征、擅长贵族题材的让·雷诺阿:《娼妓》(母狗)、《托尼》、《大幻灭》、《游戏规则》
诗意现实主义的贡献及误识
介乎于诗与自然之间的一种概念的现实的诗意和诗意的现实的电影美学流派
贡献:更新“现实"观念(模仿和超越)、景深镜头的确立和使用(让·雷诺阿)、发挥电影中的文学力量(电影编剧)
误识:忽然电影的视听性、艺术体对个体的冲击(作品相似性,同编剧模仿者)
第六章 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的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里程碑之作《夏伯阳》(瓦西里耶夫兄弟)
第七章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长达20年的法西斯统治时期的终结(歌颂法西斯宣传片,白电话片),形成和激发了意大利电影艺术家们的创造热情.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美学革命,是继先锋主义运动之后,在世界电影史上所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它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与作品:罗伯托·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维斯康蒂、《沉沦》、《大地在波动》、德·西卡《孩子们注视着我们》《偷自行车的人》、德·桑蒂斯《罗马十一时》
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纪录性(银幕现实的表象与真实的现实合二为一)、实景拍摄、长镜头的运用、关于同等使用职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简单而动人的结构形式(从素材本身产生结构)、地方方言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