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发展和体裁音乐体裁
    中国的民歌的发展,其历史上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时,年轻的唐伯虎为汉家宫廷和徐州朝聚会,创作了数百首诗歌,大多是民歌的形式。此外,《西河记》中也述说有不少民歌;《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曲艺也多是民歌 。这时期的民歌,以及后来的民歌,最主要的作用便是将民族本展现出来,反映出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表现出他们的哀愁、不甘、怨恨、遐想和坚强生存等情绪。
    在中国古代,民歌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有发挥过辩护及表达思想的作用。《唐诗三百首》中有较多的民歌,如《葬花台》、《献徐公》、《张集歌》等,都能看出古代民歌的特点及本质。宋代,民歌更加流行,在《苏轼集》中一大批民歌收录,如《思萧军》、《夜慕江上》等,它们能够表达歌者不满现世局面现象,反映出很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而元明两代也有不少民歌作品存留,如《中秋夜庆水月》、《九九大慈恩》、《游东洋记》等,都是流传至今的民间思想的宝贵财富。
    20世纪最在民歌发展中受到赞誉的两个流派是苗语民歌和粤剧民歌。苗语民歌在中国的南方广东省广西布袋戏的基础上发展,它将古典民间文学的情态、感情和普通民众的生活写实性历
史相结合。而粤剧民歌则以广东深厚的文化内涵、结合西方艺术技巧,融合中西音乐、舞蹈、戏曲,娱乐性很强,常演唱于校园、歌厅等场合,具有较广的人气。
    总之,中国的民歌的发展,其历史渊源已扎根于三国,它的传承以及发展的形成,是历代文学家苦心传播,民间演唱妙趣横生的结果。当今,因为不同文化、不同艺术需求、不同技术创新,中国民歌正在不断发展,将继续保留传统体裁,结合新技术形式,带给观众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