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小时代》的成功和缺憾
作者:***
来源:《电影评介》2013年第15期
        【作者简介】
        电影《小时代》海报一、得天独厚的营销
小时代1插曲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说:实用文化做得太多的话出不了大师,太多的功利性。那么用心作艺术的郭敬明在这部影片中没有投钱。其理由如采访中谈到:“我希望我在这部电影里面更纯粹一点。一旦我投资了,我就会去考虑性价比。一旦一个导演考虑了性价比,他对艺术的追求就会放松。比如有人告诉我,导演,我们这个场地太费钱了,我们要不要省一点,这样我们会赚得更多。再比如:导演,这个特效不要用得这么厉害,我们省一点,这样我们可以赚得更多。”(鸿爪:《专访郭敬明:“做导演,是在和全世界较劲”》, http://i.mtime/926069/blog/7620950/,2013年6月7日)
        但是,这不能抹杀郭敬明在此部影片营销上所花的心血和多变赢得票房的策略,他并非将自己作品打造为文艺片,是显而易见的商业片。从电影受众出发,演员的选择就预估着杨幂的粉丝、郭采洁的粉丝、柯振东的粉丝所占有的市场受众比率,和郭敬明自己的号召率,《小时代》又明确定位郭敬明粉丝电影。继而以此为中心,从小说本身出发,青春、友谊、爱情、时尚,来吸引其余年轻体。
        相对今年火爆的国产电影《中国合伙人》是60后青春、《致青春》是70后青春、《小
时代》就是85后,甚至90后正在经历的青春。针对这样特点,就产生了精准的营销策略。出品人、制片人、发行人安晓芬说:“《致青春》定位是没有年龄界限,五六十岁人也有过青春,《中国合伙人》的年龄层也比较宽泛,但《小时代》就是15到25岁孩子的青春。这是我们的观众人。我们不会把策略放在年龄大的人身上。”所以,郭敬明说得对:“《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包括《中国合伙人》,我觉得它更注重的是一种追忆,追忆曾经的青春。而《小时代》关注的就是当下的东西,是你此时此刻拥有的东西,它的故事背景,它的年代感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