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地区古筝制作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利用
作者:秦忠亚
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09
        要:传统技艺是由民间流传下来的工艺,保护与利用得当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文化内涵,更有利于拉动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扬州地区的传统技艺种类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琴筝制作便是扬州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技艺之一,对此类传统技艺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地方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扬州地区;琴筝制作;传统技艺;保护与利用
        扬州,古筝之乡,其琴筝产业销售占全球的70%,琴筝制造行业也在全球遥遥领先。近年来,扬州先后获得中国古筝艺术之乡”“中国琴筝产业之都等称号。据统计,扬州现有琴筝产业制作厂家近300家,年均生产销售20多万台,扬州制造已然成为优质古筝的代名词。手工琴筝制造技艺是我国民间传承下来的特殊工艺,对其进行保护与利用,极具实用功能和广阔的经济市场前景。为了更好地传承扬州古筝手工制造技艺,在今后的古筝制作技艺中要从多方面进行思考。
        1 古筝的发展历史
        古筝又有秦筝、瑶筝、鸾筝、汉筝之称,是中国汉代民族传统弹拨乐器。这件历史悠久的古老乐器按五声音阶排列,一弦一音。古代曾有过5弦筝,直到战国末期,筝的琴弦发展为十二根,随后又增加到十三根,增加一根琴弦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音,大大提高了古筝乐器的实用价值。古筝演奏技艺的提升也对古筝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筝的弦数增加,筝的制造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2 傳统古筝的制作工艺
        古筝的结构由面板、侧板、底板、出音口、穿线孔、雁柱、琴弦、前岳山、后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构成。其传统制作技主要步骤为选材、木材处理、配件制作、筝体制作、油漆、装配、调试等。
        选材:古筝用料多为红木、紫檀、楠木、松木、桐木、木等。根据古筝制作的结构的需求选择所需木材。
        木材处理:根据古筝制作所需的长度将木材剖开。将木材分别进行蒸煮、晾干、抽湿、
烘干,确保木材充分干燥。
        配件制作:一台古筝是由一块筝头板、一块面板、一块底板、两块侧板、一块尾板、一块弦轴板、三块音梁板组合而成。
        筝体制作:筝体制作不仅对制琴师傅的技艺有严格要求,还需要师傅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才能制作出好的乐器。
        油漆:古筝的油漆制作虽与古筝音没有关联,但与古筝制作的外观联系密切。
        装配:弦轴(弦钉)松紧度必须适当,松了绝对不行,太紧了也不合适。
        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主要是区分音。因为古筝的流派不同,其对音的要求也各异。
        3 扬州地区古筝制造技艺的现状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古筝,有古筝的地方就有扬州筝,扬州古筝已然成为扬州的特文化产业。以老带新是现在扬州古筝制作技艺的传承方式,这样的传承方式没有问题,但由于各
种因素,对于接受传承的人要求过低。受传承者大多来自农村,学历层次无法保障,厂家也未能出现青出于蓝的古筝技艺制作者。现在很多厂家已投入相应的机械生产,但古筝制作工艺不应因此而降低标准。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曾多次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上强调,当前包括传统技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开发,必须认真探索生产性保护开发模式,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其他方式的开发不同的是,生产性开发是为了激发传统工艺的内在发展动力,达到有效传承传统技艺及提高技艺本身文化附加值的目的。因此,它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不同。[1]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从事琴筝制作的人员待遇在扬州属于高收入人,但由于工作强度较大,所以愿意从事此行业的人员数量也在锐减。这也是很多厂家希望通过机器代替手工的原因。如果大量机器代替人工,琴筝制作技艺传承将进入更加严峻的时期。
        4 如何更好发展扬州手工制琴技艺
        如何更好地传承琴筝制作技艺,培养优秀的琴筝制作传承者,是各古筝企业存在的共性
问题。作为传统民族乐器的古筝制作行业,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与从业人员等级认证,造成市场上出现众多私人作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误导了大部分音乐爱好者对琴筝的基本认识和正确的评价,使传统民乐瑰宝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和正确的传播。例如,有些地区政府为青年木偶艺人开办制作培训场所、举办木偶节并开设奖项、兴建木偶学校等等,为木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将木偶制作技艺置于一个整体的保护环境之中,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丰富了地区的文化生活。[2]这也是扬州地区琴筝制作技艺保护应学习的宝贵经验。
        扬州琴筝协会对扬州琴筝制作工艺的传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积极呼应从业人员进行非遗传承人的申报,给予相应从业人员提供更多利好政策。但因专业的特殊性,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此行业,也给此项非遗传承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如何培养优秀的传承者,笔者认为可以与专业院校合作办学,成立实训基地,培养更多有文化底蕴的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化生产。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各大厂家有意愿与各大院校合作办学,从而为扬州古筝制作工艺注入新鲜血液。要实现校企合作,首先要选择好职业类院校并配备师资,成立相对应的专业,定期进入企业进行实训,形成校企间的良好互动。能否成立相应的专业需要一定的社会认可度和专业认识,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也是促成此类专业形成的重要途径。形成专业化
人才教育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将琴筝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扬州琴筝艺术是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更是一项新兴的文化产业。如何更好传承与保护让此项技艺良性持续发展,是一项艰巨又漫长的道路。希望更多的琴筝专业与广大琴筝爱好者贡献良策,推动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古筝长度
        [2] 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6-43.
        作者简介:秦忠亚(1985—),女,山东临沂人,本科,教师,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