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
1、生平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最杰出的作曲家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者。
1843年6月15日格里格生于卑尔根一个苏格兰移民家庭,祖父和父亲曾任英国驻卑尔根领事。母亲是当地一位著名钢琴家和作家,6岁随母学钢琴,得到音乐启蒙教育。12岁格里格便开始音乐创作活动,著名小提琴家O.布尔发现格里格非凡的音乐才华,便精心引导他倾心谛听挪威精神在自己的心灵中的歌唱,同时推荐他到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1858~1862年15岁时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 格里格回到在丹麦首都最活跃的音乐中心哥本哈根,丹麦作曲家加德,但最重要的是1864年结识了作曲家挪威民族音乐的倡导者音乐家诺拉克(挪威国歌作者)1865年同丹麦的其他作曲家,组织了亦在宣扬斯堪的纳维亚青年作曲家作品的“欧忒耳 社”(希腊神话中缪斯九女神,专管抒情诗),创作并介绍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民族音乐。格里格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包括钢琴曲《幽默曲》等,都已初具独特风格。
音乐家的作品
1866年回国后,为建立挪威民族乐派积极展开音乐活动。他住在克里斯蒂安尼亚(今挪威首都奥斯陆),继续他紧张而多方面的活动:他组织挪威音乐会,担任爱乐协会的指挥,建立挪威音乐学院,1868年创作了他著名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就是这一时期写成的。可是,他富有成果的巨大活动,并没有得到社会上应有的承认。他又不上致力于民族、民主艺术的同道,如斯文森和比昂逊等,但也有不少敌人。因此,在这困难重重的年代,他在1869年初接到李斯特从罗马寄来的热情洋溢的赞扬信时,对李斯特的友谊和支持是多么铭感肺腑呀。1870年,这两位艺术家会面了,创作的民族基础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873年,格里格回到家乡卑尔根,他一生中在创作上获得巨大成功并得到国内外普遍承认的最后一个漫长阶段的开始。首先是他在1874年-1875年间为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所写的配乐使他荣名传遍全欧---甚至连《培尔.金特》能闻名全球,功劳也似乎全属于格里格,而不是易卜生。1874年被政府授予终身年俸,1890年被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曾先后获英国剑桥大学和牛律大学授予的音乐名誉博士衔。1903年,他60岁生日时,在挪威举行的庆祝活动,几乎向全国性节日一般,此外,世界各地也同时举行庆祝音乐会,莱比锡格万豪斯音乐厅还为此在入口处安放了他的胸像。1906年,格里格在伦敦指挥了自己作品的两套音乐会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原拟翌年参加利兹联欢节再为英国听众演出,但因心脏病发,在
1907年9月4日卒于卑尔根,他的葬礼近似国葬性质:乐队演奏他自己创作的悲戚的乐曲,57个外国政府和音乐界组织的代表献了花圈,约有40万挪威人在卑尔根列队送他的骨灰盒运往特罗尔德豪根安葬
格里格是一位挪威民族音乐家,他的作品深深植根于祖国的土壤,始终贯穿着祖国的主题
举凡挪威山川的秀丽景、农村日常生活习俗和宗教仪式、民间神话的荒诞不经的想象,都有所反映,他很少直接引用民歌素材,但他的风格技巧都是在挪威民间音乐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作品总是散发着挪威民间音乐固有的芬芳。格里格不曾写过歌剧,但为戏剧写的配乐脍炙人口,他的大型管弦乐作品《钢琴协奏曲》比较有名。格里格主要写抒情性的钢琴曲以及声乐曲,他的小型作品特别富有诗意,为此,德国钢琴家指挥家、指挥家冯.彪罗曾正确无误的把他称为北方的肖邦
格里格的创作最重要的特点是:他的作品很少涉及大型体裁,多数为器乐小品形式,小巧精炼、诗情画意、清新自然;其作品很少出现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这与挪威社会当时的发展状况以及作曲家本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格里格、易卜生和《培尔·金特》 像英国的莎士比亚和德国的歌德一样,易卜生是挪威文学家中最伟大的代表,以致他们不只属于自己的国家,而且属于全世界。
    《培尔·金特》取材于挪威民间故事。除了格里格之外,没有人能够为可怜的培尔·金特对山魔王的厅堂的访问写出这种富于表情的音乐,表现那里的那些好恶作剧的小侏儒扑在他身上掐他、咬他时的情景,或者那具耐心的索尔维格在那孤独的棚屋里等待着多年在世界上流浪的培尔·金特时唱的那首温柔的歌曲。 甚至当格里格描写培尔在埃及和东方奇异的国家里的冒险行为时,他的音乐听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总是有“挪威风味”的。
    那首《清晨》似乎更象一幅在令人愉快的挪威树林的黎明时光的音画, 而不是在摩洛哥沙漠里一个神秘的塑像在日出时说的话。成千上万从来也没听说过易卜生的话剧的人们,都在唱机和收音机里懂得并热爱格里格的音乐。
历史地位 虽然格里格不但在自己国家而且在全世界成名,音乐家们只是在他那漫长的生命于1907年结束时才真正欣赏他的作品。那时他们发现他的那些旋律并不仅仅是古老的民间歌曲的复制品,而是他的心对他的出生地的美景和它的人民的坚强的生活的回声。他们逐渐看出:他的音乐中的那些奇怪而可爱的和声并不仅是奇异的挪威的东西,而是一些后来的音乐
家们可以从中学习,来丰富他们的音乐的新发现。 
2、创作
他的创作主要是钢琴抒情小品和声乐作品(包括百余首抒情独唱曲)。
a小调钢琴协奏曲
这首乐曲具备格里格音乐的一切魅力,诸如饱含挪威民谣风格的清纯旋律,以及新奇的和弦、轻妙的节奏等。乐曲素材新颖,生气蓬勃而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作者本身就是钢琴高手,因此充分发挥了这一乐器的性能,形成了十分自由奔放而多彩多姿的风格,在钢琴技巧上则接近李斯特。本曲虽然在曲式方面因循传统,但在许多细微末节处,却有各种新颖的创意,在第三乐章内更可以看到相当自由的发展。全曲的基调属于典型的浪漫性质,充满了北欧大自然中苍郁而森林茂密的山所孕育出来的清丽脱俗、泽深浓的“斯堪第纳维亚情调”。
培尔·金特
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 《培尔·金特》 所写的配乐,完成于1874至1875年间,但他从配乐中选编的两套组曲(各分四段),却到1888和1891年才先后编出。这两部组曲都是曲作者格里格的代表作品。
戏剧《培尔·金特》 虽然不是挪威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但在作者的全部剧作中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大量采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梦幻境界和形象,剖析了当时挪威上层社会的极端利己主义,同时又触及了当时世界上的许多重大政治事件。 关于易卜生的这部诗剧, 格里格曾在他《第二组曲》的扉页概括作了这样的说明:“培尔·金特是一个病态地沉溺于幻想的角,成为权迷心窍和自大狂妄的牺牲品。 年轻时,他就有很多粗野、鲁莽的举动, 经受着命运的多次捉弄。培尔·金特离家出走,在外周游一番之后,回来时已经年老,而回家途中又遇翻船,使他像离家时那样一贫如洗。在这里,他年轻时代的情人,多年来一直忠诚于他的索尔维格来迎接他,他筋疲力尽地把脸贴在索尔维格的膝盖上,终于到了安息之处。” 尽管第二组曲中的 《索尔维格之歌》确属杰作,但总的说来还是《第一组曲》更为流行。 选入两套组曲的八首乐曲,只按音乐的要求编排,完全不受原剧情节发展的牵制。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分为四段:
(一)“晨乐曲开始在长笛上直接呈现主要主题,这段音乐具有牧歌风格,完全是一幅清晨的风景画。
这个主题在不同的乐器上呈现,力度由弱到强,好像太阳渐渐的散发出光芒。
原为诗剧第四幕第五场的前奏曲。主人公远涉重洋,前往美洲去贩运黑奴,往中国贩运偶像,一时成了富商。这时,他来到摩洛哥,一天清晨,在一个山洞前面,他用独白披露自己的内心活动。但这段音乐所描绘的并非是炎热的沙漠,而更像北欧清晨静谧清新的抒情画面。乐曲具有牧歌风格,由单一的田园风味主题加以自由而精心的发展构成(片段1、片段2)。
(二)“奥丝之死”
母亲奥丝在弥留之际,培尔·金特赶了回来,他为母亲追忆儿时景象,并用幻想的故事陪母亲去赴天堂的盛筵。在全剧中,这是非常动人的一场。格里格的这段配乐悲壮肃穆,可称为一首悲歌或葬礼进行曲
(三)“安妮特拉之舞” 与上一段形成强烈的对照,突出了戏剧性,这段音乐完全是舞蹈的盛
宴,描绘了舞者的轻盈和灵巧。
选自诗剧第四幕第六场。在沙漠绿洲中,一座阿拉伯酋长的帐篷里,酋长的女儿安妮特拉正用舞蹈对培尔·金特献媚。这段音乐描绘的正是这一场面,但严格地说,它远远超过了作为配乐的作用,因为它直接参与戏剧的内容,成为诗剧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片段3)。
(四)“在妖王宫中” 这段音乐运用了一个苏格兰民歌作为基本主题,同样具有舞蹈的轻快节奏,但是更加辉煌壮观,重音的力度安排体现了妖魔的狂欢。
原为诗剧第二幕第六场的前奏。主人公在山中与妖王之女调情,并在妖王的威胁之下同妖女结了婚。这一场点出全剧的主题,即人与妖之间的区别,是最具幻想性的第二幕的真正核心(片段4)。
《培尔·金特》第二组曲也分为四段:
(一)“英格丽德的悲叹”
原为第二幕之前的幕间曲。 培尔·金特 在乡村的一次婚礼上,拐走了朋友的新娘英格丽德,
把她带到山上,玩弄够了又将她遗弃,说他真正爱的是索尔维格。这段音乐以英格丽德为主要形象,表现出一种非常激动和无奈的情绪,堪称为一首奇妙的挪威哀歌。
(二)“阿拉伯舞曲”
原为第四幕中阿拉伯舞蹈场面的配乐。乐曲带有女声合唱,意欲描绘东方的“异国”情调。
(三)“培尔·金特归来”
原为第五幕的前奏曲。在第五幕中,主人公的形象已经是一个须发斑白的老人,他站在返回挪威的轮船上衣衫褴褛,神情冷酷。
(四)“索尔维格之歌”
原为诗剧第四幕第十场配乐。挪威北部森林中的一间茅屋,索尔维格坐在门前,等候培尔·金特的归来,她唱着:“冬去春来,周而复始,总有一天,你会回来。” 编入组曲的这首乐曲,经作者改编为纯器乐曲,去掉了原来的歌唱声部。 乐曲的旋律十分优美,荡漾着哀愁的第一主题(片段5)和洋溢着希望的第二主题(片段6) 形成鲜明的对比,是整部组曲中的名篇,也是格里格最成功的创作之一。
挪威舞曲
作于1881年,是作者所作的由四首舞曲组成的集成曲中的第二首,原为四手联弹钢琴曲,同年被改编为钢琴独奏曲及管弦乐曲,广为流传(片段1)。 乐曲采用“ABA”三部曲式,A大调,小快板,2/4拍。 主题A具有跳跃般的旋律音型,合着从容而庄重的节奏,形成了轻松而又安详的气氛。 这一主题反复一遍之后,突然加快速度,用较强的音响奏出了对比鲜明的中间部主题B,这一采用升f小调的主题粗犷而富于激情,使乐曲形成了热烈的高潮。B段音乐虽与A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其主题素材之间却有着密切的关系。 最后,乐曲再现开头部分(A段),在平稳而轻松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