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浅析《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魔鬼原型
张春雪黑龙江大学
摘要:《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俄国作家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相比于其中的耶舒阿(实为耶稣),作者所塑造的魔鬼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本文通过具体分析作品中的魔鬼形象,并与《圣经》中的魔鬼形象作比较,进而发现两种魔鬼原型的不同之处并从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探究作品中魔鬼原型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原型;魔鬼原型;魔鬼撒旦;魔王沃兰德
一、原型及魔鬼原型的阐释
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所以要了解原型的概念必须先弄清楚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内涵。荣格认为无意识是所有那些未被意识到的心理现象的总和。“无意识的表层或多或少是个人性的;荣格把它称之为个人无意识。但是个人无意识有赖于更深的一个层次,这个层次既非源自个人经验,也非个人后天习得,而是与生俱来的,称之为集体无意识”[1]。也就是说集体无意识是普遍存在于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中的一种未被人们自身所意识到的心理现象,它隐藏于人类内心的深处,不能轻易被察觉,而一旦遇到可以把
这种心理现象激发出来的情景,人们对此的表现会惊奇地一致。“荣格把它称之为“集体的”是因为与个人的无意识不同,它不是由个人的、即或多或少具有独特性的心理内容所构成,而是由普遍的、反复发生的心理内容所构成的。”[2]。“所谓原型,就是带有集体性、普遍性的非个人的形式,这种形式是先天的超越个人经验的。它们是一些先天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为个人的行为提供了一套预先形成的模式从而决定个体出生后将以何种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做出反应。”。魔鬼原型是其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在西方文学作品中非常常见的原型。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所设定的魔鬼形象,尽管它们可能不尽相同,但却深植于每个人心中。一提起魔鬼,人们脑海中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魔鬼形象,并且会产生一种莫名的警戒心,加增人们的恐惧感。这些反应都说明人们心中都有一个“魔鬼”,魔鬼原型也一直伴随着我们。
二、《圣经》与《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魔鬼原型
《圣经》中的魔鬼名叫撒旦,它是与自有拥有的上帝相互对立的。基督教认为,一切属神的都是属善的,一切属魔鬼撒旦的都是属恶的。《圣经》中也记录了魔鬼撒旦的由来。基督教中的魔鬼在犯罪之前原是天使,但由于私欲犯了罪,想要与至上者同等,最终堕落为魔鬼。
《圣经》中的魔鬼原型为后世的作家创作提供了参考。作家笔下的魔鬼形象从妖魔鬼怪、鬼魂等具体的形象变为更加让人难以感知、难以觉察的隐形的魔鬼。这样的魔鬼可能会左右人的思想,操控着人的肉体去做一些他自身想要做的破坏性的事件,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迷惑人们,使人们堕落,从而使人们从
神的所属变成魔鬼的所属。而且多数作家笔下的魔鬼形象和《圣经》中的魔鬼一样不会有好的结局和下场。这样的一种魔鬼原型的出现体现了人类内心对善和美好的渴望以及惩恶扬善的思想,并且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大师与玛格丽特》中所塑造的魔王沃兰德与以往人们所想象的或者在文学作品中遇到的魔鬼形象完全不同。它虽然是恶的代表,却不像《圣经》中的魔鬼撒旦那样反抗上帝、迷惑人心、使人们堕落,让人去做背离上帝的事情。相反,它来到人间是为了监察人心,揭露生活在信仰缺失下人们内心的丑恶、虚伪、贪婪、自私,通过所谓的“作恶”的方式让人们从麻木中警醒,意识到信仰缺失给人带来的危害。
总结来看,《圣经》中的魔鬼是与上帝作对的形象,是想要拥有与至上者同等的地位与权利的一个形象。它聪明狡猾,是人们的仇敌,它在地上走来走去,寻可吞吃的人。这样的一个恶魔形象让人们不寒而栗。基督教认为魔鬼最终会被捉住,打入地狱等候审判,只有彻底把与上帝敌对的恶势力消除之后,这个世界才会真正变得美好。而《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魔王沃兰德的目的不在于作恶,而是通过“作恶”来揭露当时莫斯科人们内心和思想上的恶,并且对那些作恶的人进行惩罚,从而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让人们麻木的内心发生改变,弃恶从善。魔王不仅“作恶”,还帮助善良之人实现内心的追求和向往,这样的魔王又展现出了善的一面。
三、《大师与玛格丽特》中魔鬼原型产生的原因
《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魔鬼原型深入人心,让人不由地通过他的所作所为去对心中的善恶进行思考。在此之前,文学作品中的魔鬼形象多数都是真正意义上与上帝作对的恶者,而沃兰德这一魔鬼形象却与之完全不同。作者自身的经历及其所处时代为作者塑造魔王沃兰德这一形象提供了创作的源泉,作者也正是想通过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魔鬼形象来说明自身所处时代的特殊性,以及对自身经历的所思所想。正如维克多•洛谢夫在一篇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的所有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都带有自传性”。所以想要探寻魔王沃兰德这一形象的诞生原因可以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以及生活经历入手。
1928年布尔加科夫萌生了想要创作长篇小说《大师
作者简介:张春雪,女,汉,黑龙江人,硕士在读,俄罗斯文学。
75
76
与玛格丽特》的想法,并开始构思。1930年他的作品被禁止出版,剧本也禁止在剧院演出。他给身在巴黎的弟弟写信表达了自己文学及戏剧创作的近况,并提到当时物质生活非常窘迫。他也给苏联政府写信请求要么让他移居国外,要么让他到苏联莫斯科高尔基模范艺术剧院工作。1930年4月18日斯大林致电布尔加科夫,告诉他给他在苏联莫斯科高尔基模范艺术剧院了份工作。在剧院工作期间他两次请求出国被拒,1934年6月加入苏联作家协会。1936年他创作的剧本《莫里哀》上演,却遭到抨击,随后他从剧院辞职。1939年布尔加科夫创作了关于斯大林的剧《巴统》,斯大林认为该剧不合时宜,禁止上演。此后,布尔加科夫健康状况变得越来越糟糕,甚至失明,但他从未放弃创作《大师与玛格丽特》,直至他去世之前才完成这部伟大的作品。《大师与玛格丽特》的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作者曾将费时两年写到十五章的手稿付之一炬。
作者一生经历坎坷,最困苦的时期甚至在物质生活方面不能满足基本需求。真正让布尔加科夫感到失望和心痛的是自己创作的剧本多次被禁止上演。这一点在作品中所塑造的大师这一形象身上也能够看到作家自身的影子。大师一心想要写一部大作,可正是这部作品给他带来了灾难,他只好躲进精神病院。作者也是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创作了《大师与玛格丽特》,可见对其重视程度,并且内心
和大师一样有着一个创作伟大作品的追求和梦想,这期间
也是屡遭质疑甚至批判。作家塑造魔王沃兰德这一惩恶扬善的形象也正是表达了自身一直以来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在自己作品屡次遭禁,受到攻击之时他只能选择默默承受,没有反抗的力量也没有人出来主持公道。那个时代的人们像作品第一部中所描述的莫斯科人一样,他们的思想是麻木的,他们的内心早已发生了变化,而自己却浑然不知。这个时候作家就构思了沃兰德这样一个揭露恶行,以恶治恶的形象。魔王沃兰德的存在说明了布尔加科夫本人的善恶观,即恶人应当受到应有的惩罚,善良的人会得到帮助。“小说中的沃兰德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力量的化身,他控制着人们和世界的命运”。魔鬼原型一直深藏人们的内心,作家们也不断对其进行再创造。和《圣经》中的魔鬼原型一样,作家们所塑造的魔鬼形象多数是作恶多端,与上帝敌对的。作品中魔王沃兰德的形象之所以不同于以往作家塑造的魔鬼形象是因为作者自身命运多舛,受到了很多不公正待遇而对他思想影响的结果。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代的不满,所以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魔鬼形象。
参考文献:
[1]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2]荣格.荣格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4).
上接(第74页)
三、在外国文学研究中建构中国话语的尝试
自从提出中国文论失语说,建构中国本土理论话语就成为文学界努力前行的方向。21世纪以来,随着学术积累的不断增长,国内学界本土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中国学界作为西方理论附属的现状表示不满。学者们积极倡导建立适合中国语境的理论话语,希望在国际学界发出中国声音。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许多中国学者如童庆炳、聂珍钊等做出了建构中国话语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聂珍钊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产生于外国文学研究界中的一种本土话语构建形式。在聂珍钊等学者的建构下,文学伦理学批评以中国视角来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成为外国文学研究中本土话语建构的先锋。聂珍钊首次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概念是在2004年召开的“中国的英美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上。在随后撰写的论文《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中,他系统介绍和分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基础;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对象和内容;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思想与文学渊源。[3]
魔鬼中的天使mp3此后,国内学者王宁、刘建军、邹建军、苏辉等也陆续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聂珍钊的论述进行了完善与丰富。在聂珍钊的倡导下,众多学者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了颇有新意的解读。
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一种本土话语建构的尝试,值
得充分肯定。但在使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在批评实践中一些研究者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相关概念理解有偏差。2.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多集中于小说,对其他文学作品类别研究不
足。3.文学伦理学批评对欧美国家作品解读较多,对其他国家文学作品解读过少。
四、结语
从改革开放前十年对外国文学的全面否定,到后期对西方话语无批判、无选择的移植态度,直接造成了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中本土话语失语和西方话语的中心化。在近几十年里,以聂珍钊等为代表的中国学者们为破除外国文学研究中西方话语的主导地位,重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做出了尝试。希望在未来学术研究中,学者们要真正树立文化自信,破除西方话语霸权的精神束缚,让中国话语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N].人民日报,1979-10-31.
[2]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51.[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