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人物心理”。①
二、咏叹调《你们可知道》的分析
(一)曲式结构与调式调性的分析
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为降B大调,2/4拍,速度为稍快的行板,共79小节,是典型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单三部曲式结构一般分为A、B、C和A、B、A两种,该作品采用的是A、B、A这种结构,但是在最后一段对第一段进行了变化反复。1-8小节为前奏,降B大调,9-20小节为作品的A段即呈示段,同为降B大调。21-61小节为作品的B段即展开段,调性发生了变化,由降B大调转到F大调,再到降A大调、c小调、g小调。62-79小节为A段的再现段。
作品的前8小节是作品的前奏部分,因为在原版歌剧中是由六弦琴来做伴奏,因此前奏的伴奏音型基本为分解和弦,有跳音记号,意在模仿六弦琴的音特点,同时暗示作品的整个情绪基调不要过于沉重,要唱出凯鲁比诺这个人物天真烂漫的角特点。A段降B大调没有转调,且变化音不多,速度也比较稳定。作品的B段采用了大量的转调,这与凯鲁比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非常吻合。第21-34小节,所有的降“3”都被还原成了原位“3”,且主和弦变为“4-6-1”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旋律在第21-34小节发生了转调,由原来的降B大调转为F大调。第35-44小节,“3”不再还原且出现了降“6”和降“2”,因此这几个小节由F大调转为降A大调。45-51小节又转为c小调,52-61小节又转为g小调。连续的转调让旋律变得更加跌宕起伏。
莫扎特强调音乐的主导作用,联系这一段的歌词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大量的转调一方面让旋律听起来更加华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复杂旋律更加直观地表达主人公矛盾的内心。再现乐段又回到原调降B大调上,速度也回到了原速,但是在A段的基础上对歌词“你们可知道我的内心”进行了重复,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情绪。
(二)人物角的分析
剧中的凯鲁比诺是一个十六七岁情窦初开的小少年,是伯爵的贴身侍童。虽然他的出场次数并不多,在整部歌剧中仅仅出现了四次,但是在整部歌剧中起到了润的作用。
他的第一次出场是在歌剧的第一幕,他正向苏珊娜诉说着自己心中的苦闷。原因是前一天晚上,他与园丁的女儿芭芭丽娜约会被伯爵发现,伯爵要发配他到边远的地方去当兵,因此,他想苏珊娜去伯爵夫人那给自己求情。这时他唱出了咏叹调《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
从歌词“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有时我热情如火,有时冷却,每位姑娘都是我脸红,每位姑娘都叫我心动,清醒时我说爱情,睡梦中也是说爱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青春懵懂的他对爱情的渴望,同时我们也能感受他并非情感专一之人。第二次出场是在歌剧第二幕中,在伯爵夫人的房间里。苏珊娜一行人正在想办法惩戒对情感不专一的伯爵。按照计划,他们让凯鲁比诺扮成苏珊娜与伯爵约会,之后众人到花园中揭发他让他感到羞愧,以此让伯爵回心转意。在换衣服时苏珊娜弹着六弦琴,凯鲁比诺唱出了《你
们可知道》这首咏叹调,歌词大致为“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你们可了解我的心情,我要将一切唱给你们听……”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少年的率真。同时,作品也通过多次转调将人物矛盾的内心刻画得栩栩如生。他的第三次出场和第四次的出场,都描写得是他仓皇而逃的场景,虽然没有再进行演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他的动作形态感受到这个人物的紧张、不安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他略带可爱的性格。
从这几次出场的表现中我们不难发现,凯鲁比诺这个角并非反派,他只是一个青春懵懂的小少年,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抱负,习惯于将心中的爱恨情仇都表现出来。
(三)歌词与旋律的分析
莫扎特主张音乐在歌剧中的主宰地位,强调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和反映人物内心方面的作用。该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直接抒发人物内心的情感,作品的旋律走向与凯鲁比诺这个人物的性格及内心活动有着直接的联系。整个作品的旋律线呈波浪式,描绘了人物复杂的情绪,但由于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的频繁出现,也让作品变得不那么沉重,更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甘愿歌词
作品A段的歌词为“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你们可知道我的心情。”这一句歌词表示他想要向他人诉说自己的内心,由此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此时此刻小凯鲁比诺内心的无助。B段调式一转,歌词也由原来的询问语气转变为坚定的陈述语气,引出后面要说的话。但是在直面伯爵夫人时,又不知如何去表达,因此他唱道“新奇的感觉我也说不清,只感到内心充满热情,我有时兴奋,有时消沉,我内心充满火一样的热
情,一瞬间又感到寒冷如冰。”他将矛盾的心理形象地比成火与冰,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弄玄虚,真实地表达出了他内心的感受,让人觉得滑稽可爱。之后他的语速加快,“不知道为什么终日叹息,一天天一夜夜不得安宁,不知道为什么胆战心惊,”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让我们感受
小节的连音线,要将这八个十六分音符唱得连贯,突出语气感。第38小节出现了变化音降“2”,其力度不可唱得太强同样是弱收并保持歌唱状态,在下一小节的同音位置,力度再加强。第40小节的低音要唱得坚定而结实,力度要强。第41至第44小节,旋律起伏不大,要注意第42小节当中的两个连音线,要唱得圆滑流畅。从第52小节到第59小节,共三个乐句。音符增多,旋律起伏变少,基本为同音保持,是全曲情绪上的一个高潮。在演唱这三个乐句时,情绪要有一个逐步递进的感觉。第52小节最后一拍的前四分之一拍做惊讶状的急吸,之后保持状态,像说话一样演唱。
最后一段从第62小节开始,是A段的变化再现,与A段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在快要结束的时候对最后一句进行了变化反复,以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这一段落的开始要与B段紧密相连,速度回归到原A段的速度,但是力度要比A段的力度稍强一些。由于B段最后没有换气,所以我们把换气点放在本段的第一个词语“Voi”之后,其他的与A段保持不变即可。在演唱到最后一段的时候,可以想象成对之前的演唱进行总结,同时又是再一次感叹,情绪上比A段多了一些不被理解的无奈。
(四)肢体动作设计
肢体语言即包括肢体动作、表情神态、手势走位等形式,在这三者当中,表情神态是比较细节且最容易展现人物性格的一个,但却最容易被歌唱者忽略,往往会因为紧张而不知道眼神应该如何处理。因此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演唱经历重点谈一谈在演唱《你们可知道》这个作品时的表情神态处理。结合凯
鲁比诺的人物性格,结合歌词大意,我们可以先对这个人物有一个初步的把握。他应该是充满着淡淡哀伤,失望无助的。
A段,根据歌词“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你们可理解我的心情。”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时的凯鲁比诺的内心是无助的,没人能理解他的感受。因此,在演唱这一段时,演唱者的眼神中要带着期盼,好像在说:“你们来听一听我的感受吧!”肢体上的动作要尽量少一些,可以在第一句“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的时候可以伸出手,一种发问的状态,同时眼神看向远处。等到第二句“你们可理解我的心情”时,可以在“我的”这个词时将手收回来放在胸前,同时眼神也要收回来。B段,“我要把一切讲给你们听,新奇的感觉我也说不清。只感到心中充满热情,我有时兴奋有时消沉,我心中充满火一样的热情,一瞬间又感到寒冷如冰……”这一段凯鲁比诺将矛盾的内心运用比喻的手法吐露出来,是他的内心独白。尤其是从第52小节开始到第61小节,这10个小节音符增多且音符时值缩短,在语气的缓急上也变得越来越急切,根据歌词大意,这一段的情绪应该是紧张的。因此,演唱者的眼神也是慌张的,不知道该看什么地方而变得空洞,同时可以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微微耸肩,作出紧张的动态。到此段最后一句“但我却情愿受此苦刑”时,这一句既是他无奈的一种表现,同时又是对前面所说的一种肯定,他情愿受着爱情的折磨。所以这个时候演唱者也要由原来紧张的状态变为一种松弛的、无奈接受现实的一种状态。最后一段,旋律又回到A段的旋律,速度也回归原速。在这一段的情绪上相较B段要稍微平缓一些,但是相较A段要稍急切一些。第70-73小节的旋律下行为最后一句高涨饱满的情绪奠定了基础,到第74-77小节的时候全曲也即将结束,演唱者要微微抬头,双眼目视前方,做结束状。
结  语
《你们可知道》这个作品虽然不是剧中主要角的咏叹调,但却被众人传唱,凯鲁比诺这个小小的人物也被众人所知,这与作品中包含的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分不开的。这也要求我们每一位声乐学习者,在学唱作品尤其是咏叹调作品时,一定要基于作品一度创作的分析与研究,再结合个人的理解及自身条件进行演唱处理与情感表达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诠释作品,以期达到最好的表演效果。■
注释:
① 王靖茹.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段《你们可知道》的艺术特征研究[J].艺术品鉴,2021,(05): 35-36.
参考文献
[1] 刘思齐.浅谈歌剧咏叹调《你们可知道》的艺术特和演唱处理[J].北方音乐,2018,(11):85.
[2] 潘璠.莫扎特歌剧中次女高音声部观念的形成与演唱体验[D].南京师范大学,2019.
[3] 曾宠瑾.论咏叹调《你们可知道》演唱分析[J].黄河之声,2020,(13):104-105.
[4] 唐琴.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咏叹调的演奏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5.
[5] 杨芳.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两首咏叹调的分析及演唱版本比较[D].杭州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