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2生字,会写6个生字,积累“游击、宿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联系创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感悟,从不同角度体会游击队员英勇杀敌的革命精神。
4.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游击队员的革命精神、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电影《地道战》的精彩片段,教师讲解影片反映的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事件。在这期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队伍,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一股武装力量,他们活跃在敌人的后方,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你知道他们是哪支队伍吗?他们就是游击队。
2.播放歌曲《游击队之歌》。今天我们将要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诗歌,理解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交流释疑。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字词读音正确,句子流畅,不熟悉的地方多读几次。
3.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4.教师出示生字,检查认读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
5.教师解释词语意思。
游击:分散、流动、袭击(敌人)的作战方法;宿营: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的住宿。
6.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诗歌。说说读完诗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诗句中知道的?(游击队生活很艰苦,但是他们很勇敢坚强。)
7.教师指导朗读,注意节奏和重音,学生齐读,体验诗歌情感。出诗歌有几句话。(4句)
三、细读课文,了解游击队
1.学习第12句。
1)大声朗读第12句,说一说“我们”指的是谁。(“我们”指的是游击队员。)
2)从第12句你看出来游击队员有哪些品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出句子。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哪怕那山高水又深”表现了游击队员英勇无畏,不怕困难,不惧艰苦环境的精神。)
3)从“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中的“到处”和“无数”中你看出来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说:人多且散。)
2.教师相机讲解游击队的特点,课件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课件展示生字“颗、弹、哪、炮、占、拼”。学生认读生字,教师指导:“占”是翘舌音,“哪”是鼻音。
2.学生认真观察生字,观察汉字的结构,看看哪些字在书写的时候容易错。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指导明确:“颗、弹、哪、炮、拼”都是左右结构,但是除了“颗”之外其他都是左窄右宽。注意“颗”的“果”,“炮”的“火”都是捺变成点。注意“占”和“古”的区别。
3.学生给生字组词,教师指导讲解。
4.教师范写生字,讲解书写要点,学生观察。
5.学生自主临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6.教师集中反馈,纠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人?(游击队员)这节课我们要跟着我们的游击队员一起去作战。
3.全班齐读诗歌,注意节奏和感情。
二、精读诗歌,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34句。
1.指名朗读第34句话,学生交流评价朗读效果。
2.你觉得游击队与一般的军队有什么不一样?说明了什么?游击队歌歌谱
他们没有吃,没有穿,没有,没有炮。说明他们的作战条件艰苦、恶劣。“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敌人给我们造”又体现他们即使没有很多物资,也没有忧愁,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说明他们乐观。
3.“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游击队员热爱祖国,坚强勇敢)出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保家卫国、寸土必争……)
(二)感受精神。
1.出描写作战环境的句子。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没有吃,没有穿”“没有,没有炮”)
教师小结:游击队员真的很了不起,他们的作战环境艰苦,睡在树林里,没吃穿,没炮(武器)。
图片展示真实游击队情况,帮助学生体会精神。
2.诗歌表现了游击队员的什么精神?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12句“消灭敌人”“哪怕”“到处”等表现了他们不畏艰苦困难、英勇杀敌、作战灵活的特点。第3句“没有吃,没有穿”“没有,没有炮”表现了他们的作战条件艰苦恶劣但是他们依然乐观面对,机智应对。第4句“拼到底”表现了他们热爱祖国,顽强勇敢的精神。(从重点词语,重点句子入手)
3.你最喜欢诗歌的哪一句?为什么?(自由表达,言之成理即可)
三、拓展提升
1.学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想?
2.你还读过哪些表现革命精神的诗歌?和大家交流一下。
[教学板书]
17游击队之歌
游击队员机智、勇敢
灵活、顽强
爱国、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