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变异”-比较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比较文学形象学论文(精选范文8篇)之第四篇
      摘要:形象学中的变异是比较文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重要问题。从学科史来看, 以往的形象学研究者虽然涉及到了异国形象的变异问题, 但对变异现象疏于理论总结。从存在形态来看, 异国形象在创作、翻译、传播、接受过程中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误读等多重变异。从研究实践来看, 形象学中的变异研究应将重心放在求异研究上, 从文本内部和外部对形象的变异因素进行辨异, 并以差异性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变异研究。对形象学中的变异进行研究既顺应了当今比较文学追求差异性的发展趋势, 又对确立中国形象的身份坐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比较文学形象学,异国形象,变异,差异性
   
      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学科分支, 形象学主要研究一国文学中异国形象的塑造和描述。20世
纪90年代以来, 源自于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形象学被引入中国并逐步发展起来,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绩。当前学术界对形象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异国形象的真伪辨析、形象学的文化转向以及幻想、社会集体想象物、套话等问题, 但对形象学中的变异问题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深入阐释。实际上, 在文学交流过程中, 由于在审美、心理等难以确定的因素下, 异国形象在他国的译介、传播、接受等过程中都会发生一定程度或者一系列的信息增删、变形、误读等多重变异现象。显然, 这些变异现象无疑是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重要问题, 对其研究有利于形象学研究的全面深入。因此, 本文试图从学科史、存在形态、研究实践等方面来探讨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变异问题。
      一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发展历史来看, 由法国学派开创的形象学研究及其表述中已经涉及到了形象的变异问题。形象学奠基人卡雷认为, 文学间的影响有时实际上很难估量, 因此在研究事实联系时, 研究重心应当是各个民族之间、各种游记以及想象间的相互诠释, 其着作《法国作家与德国幻象:18001940》中的幻象一词就是一国文学作品中对于异国异族形象的想象, 形象的想象表明了形象的变异是必然的。卡雷的学生基亚在其着作《比较文学》中则专列一章
人们看到的外国来阐述形象学, 他指出:对于一个诚实的观察者来说, 一个民族总不愿被迫变成一个单一体的。[1]基亚的话表明, 人们看到的外国形象不是再对一个民族简单化的想象, 呈现在观察者眼前的形象已经有所变形。法国学者巴柔在《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一文中认为:异国形象应被作为一个广泛且复杂的总体想象物的一部分来研究。更确切地说, 它是对他者的描述表达了存在于两种不同文化现实间的、能够说明符指关系的差距。[2]总体想象物和符指关系的差距表明形象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会导致变异的产生。在此基础上, 巴柔进而指出: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 并非现实的复制品 (或相似物) , 它是按照注视者文化中的接受程序而重组、重写的, 这些模式和程序均存在于形象。[3]这里的重组重写表明形象的生成过程具有极大的主观性, 形象创作中发生的变异则主要是与创作者有关。随后, 巴柔的学生莫哈给形象下了一个定义, 指出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是异国的形象, 是出自一个民族 (社会、文化) 的形象, 最后, 是由一个作家特殊感受所创作出的形象[4]。莫哈将形象看作是作家及集体对作为他者的异国和异民族的特殊感受和想象, 正因为它是一种感受和想象, 所以变异才成为可能。在《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一文中, 莫哈指出:形象学拒绝将文学形象看作是对一个先存在于文本的异国的表现或一个异国现实的复制品。它将文学形象主要视为一种幻影、一种意识形态、一个 的迹象。[5]莫哈拒绝将文学形象看作现实形象的复制品, 而是将形象视
为幻影等, 其实表明作家与集体描述之间的离心关系本身就包含着变异。莫哈进一步指出: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 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 即使这种意识是十分微弱的。因此形象即为对两种类型文化现实间的差距所作的文学的或非文学的, 且能说明符指关系的表述。[6]莫哈在此关于两种类型文化现实间的差距的表述更进一步地阐明了形象在创造过程中的变异。法国学者布吕奈尔等人指出:形象是加入了文化的和情感的、客观的和主观的因素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表现。任何一个外国人对一个国家永远也看不到像当地人希望他看到的那样。[7]换言之, 布吕奈尔等人将形象作为社会集体想象物的文本映像, 其本身就蕴含着想象与原型之间的偏离和变形。而丹麦学者拉森则指出:一种形象绝不仅仅具有一种直接可读的内容, 洞悉一种形象的内涵总是暗含着在形象本身的视角与使用或产生形象的视角之间的摆动。而且形象的中心并不设置在这两个位置中的任何一个之上, 却设置在二者之间所浮现的位置之上。[8]拉森指出形象中心的设置在形象本身的视角与使用或产生形象的视角之间摆动, 这意味着形象并不与原型完全重合, 而是在原型的周围摆动, 变异由此而存在。值得注意的是, 形象学研究中的词汇套话, 如鬼子洋人鬼佬倭寇等很多文本中出现的特定称呼和异国形象, 更多地反映了对待异国的一种集体心理和语言变迁。针对此种现象, 法国学者阿莫希明确指出:没有什么 (套话) 是在所有地点、所有时间都普遍有效的。[9]显然, 缺乏普遍有效性是变化的前提, 其中的变异窥见一斑。
想象之中下载      从以上种种论述可以看出, 以往的形象学研究虽然提到了异国形象的变异问题, 但遗憾的是, 欧美学者对形象学中的变异现象或变异因子没有在理论层面上进行专门的梳理和总结。原因何在?从比较文学的发展来看, 法国学派为了应对 等人的诘难, 人为地收缩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 认为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具有实证关系的国际文学关系史上, 并建构起流传学、媒介学及渊源学三大学科体系与方法论。然而, 在实际的研究中 (渊源学研究) , 由于一些关于异国形象的看法与作家所在国的集体想象物存在密切联系, 因而隶属于实证性研究的形象学在理论与方法上是相悖的, 特别是法国学派在研究国际文学关系史时, 只注重研究存在着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文学, 突出了实证性和科学性, 而忽略了变异的一面, 由此自然将形象所产生的变异遮蔽了。事实上, 变异是不同文化、文学交流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也是文化、文明相互影响、融合、发展的基本规律[10]。以此而言, 忽视文学文化交流中普遍存在的变异现象, 疏于形象学中变异的理论总结, 既不利于对异国形象进行全面的分析, 也不利于形象学研究的深入。因此, 我们对这一问题有重新认识和思考的必要。
      2005年, 国内学者曹顺庆教授提出了变异学的理论构想, 指出比较文学变异学是:将比较文学的 性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研究支点, 它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之间文学现象交流的变异状态, 以及研究没有事实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在同一个范畴上存在的文学表达上的异质性和变异性,
从而探究文学现象差异与变异的内在规律性所在。[11]他进一步指出, 变异学理论构想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比较文学形象学、译介学等研究中涉及的变异问题, 并将形象学从原先实证性研究中分离出来, 归为变异学研究。客观地说, 处于发展阶段的变异学理论虽然还不够完善, 将形象学归于变异学还需论证, 但其变异理论内核却合理地揭示了在研究文学流变的过程中, 人们常常忽视了信息失落、艺术变形、文学误读等变异现象的存在。更为重要的是, 变异学的合理内核一方面为形象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另一方面也为形象学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提供了参照, 即要注意这一形象产生变异的过程, 并从文化/文学的深层次模式入手, 来分析其规律所在[12]。毫无疑问, 要改变这一不足, 除了对形象学在作家、文本、文化的维度进行传统实证、考据为主的研究外, 还需进一步注重形象发生的变异及其变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