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之悦读】⼤商⽆算——《⼀代⼤商孟洛川》观后感
《⼀代⼤商孟洛川》是以中华⽼字号'瑞蚨祥'创始⼈孟洛川为原型的商业电视剧。剧中主⼈公孟
洛川是孟⼦后裔,清末民初的著名商⼈。孟洛川⾃幼聪慧,17岁开始继承祖业经营家族绸布商
号,他⽴志⾰新,引进洋纱⽣产'洋经⼟纬'新布种,⼜开办钱庄,发⾏债券,推⾏'贷纱放织'的新
式⽣产经营⽅式,使商号得到空前的发展。在经商的历程中,孟洛川遵循'君⼦爱财,取之有
我在身边
道'的原则,奉⾏'见利思义,为富重仁'的信条,盈利后筑路修桥,兴办义学,赈灾济民,其贾服
儒⾏、经世济民的儒商风范,⼴为百姓称颂,堪为⼀代⼤商之楷模!
孟洛川在从商之初,母亲⾼夫⼈特邀名⼠李⼠朋当他的⽼师,李⼠朋先⽣在问及⾼夫⼈该如何
培养孟洛川时出了⼀道选择题:'⼩器⼩成,中器中成,⼤器⼤成,您希望⾃⼰的⼉⼦成哪⼀
种?'⾼夫⼈认为⼉⼦的资质应该算得上⼤器,于是请李⼠朋往⼤器⾥雕,李⼠朋先⽣提醒⾼夫
⼈,'越往器量⼤雕,风险越⼤',⾼夫⼈态度坚决,'⼤不了把孟家传下来的⼏处商号⼀并亏了'
于是李⼠朋先⽣答应⾼夫⼈教孟洛川⼤商之道。第⼀次上课,孟洛川就在李⼠朋⾯前炫耀⾃
⼰的⽣意经:贵出如粪⼟、贱取如珠⽟;⽣意做独市、买先⾏;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
本;同本不同利、差别在算计;百⾥不贩樵、千⾥能贩枣;⼩店买个便、⼤店买个全;不怕店
门破、就怕店⽆货;货到街头死、⼈到市中活;南⽠再⼤本地卖、辣椒再⼩穿省过……。刚⼀
说完,就遭到李⼠朋当头训斥:'夫⼤商者,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其学通于
⼤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惊风⾬,粜出泣⿁神,所谓良贾何负名⾂,⼤商笑看书⽣;⼤
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之于治国;孙⼦、吴起之于⽤兵;商鞅之于变法。其学问之精
深,道法之⽞奥,意⽓之闳远,境界之⾼明,岂是你这等空想妄论,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可
笑之极。'轻狂⾃负的孟洛川终于静下⼼来,开始虚⼼求教。课堂上,李⼠朋拿出⼗⼆颗珠⼦,
分别刻有'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与'圆'、'⽣'与'死'。李⼠朋告诉孟洛川,
将这⼗⼆颗珠⼦上的内容学完,便可以结业⽽⼊道了。
每当孟洛川领悟⼀字的内涵,李⼠朋先⽣就把相应的那颗珠⼦送给他,当孟洛川得到第九颗珠
⼦时,李先⽣确留下三颗珠⼦不辞⽽别,临⾛时对⾼夫⼈解释道'现在孟洛川已成⼤商的雏形,
接下来的路要靠他⾃⼰⾛,我在⾝边犹如⼀根拐杖,会妨碍他进⼀步的发展'。李世朋先⽣深知
最后三颗珠⼦的内容⾮得实践才能出真知,孟洛川要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商⾮得经理⼀番僧佛
之修,蛇龙之变不可,师傅领进门,修⾏在个⼈,这个阶段的成长是任何⼈都代替不了的。
此后,孟洛川经历了从商⽣涯⾥⼀次最⼤的打击,这时⾼夫⼈将李⼠朋亲⾃批注过的《论语》
交给孟洛川,并告诉他,'师傅对今⽇之事早有预料,并建议你在这时潜⼼阅读《论语》'。翻开
《论语》的扉页,是李⼠朋亲笔写下的'陶朱经商⽯中⽟,⿁⾕兵法璧有瑕。⼤商之道何处寻,
半部论语治天下。'孟洛川将⾃⼰关在房中,开始潜⼼研读。众⼈守在门⼝三天三夜,等待他⾛
出来。孟洛川的妻⼦王雪莹跪求⾼夫⼈叫他出来,⾼夫⼈告诉⼤家倘若他能⾃⼰⾛出来,那将
是脱胎换⾻之变。
孟洛川经历了商海的⼤起⼤落后终于领悟到了中华⽂化的精髓--中庸之道,竞争的最⾼境界不是
赢⽽是'和'。电视剧结尾时⽼年的孟洛川领着孙⼦孙⼥站在⼭之巅,说出了对⼤商的感悟--'⼤
商⽆算'。
回顾剧情,我对'⼤商⽆算'的感悟颇深:'⽆算'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意,望天空
云卷云舒的宁静淡泊,是与'⼤爱⽆⾔,⼤⾳希声,⼤象⽆形'相似的超然境界。要达到'⼤商⽆算'这
种境界不仅需要天赋,⽽且需要潜⼼修炼,还需要机缘。
'⽆算'不是由顿悟⽽得,它必然经历'⼩算'、'⼤算'的成长过程。有些商⼈⼀辈⼦停留在'⼩算',能
⾛到'⼤算'这⼀步的已经很不错了,⽽真正⾛到'⽆算'的少之⼜少。
'⽆算'必须经过⼤得⼤失、⼤喜⼤悲、否极泰来的修炼才能获得。不经磨难不成佛,磨难是世界
上最好的学校。
'⽆算'是由机缘促成的,在孟洛川的⼀⽣中有三个对他帮助最⼤的⼈:贤明的母亲⾼夫⼈;⼀代
名⼠李⼠朋;志同道合的合伙⼈沙闻英。缺少哪⼀个他的成就都会打折。
作者:简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