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上刀山 下火海”
  丽江小倩的歌俊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中学
有一种民俗表演叫“上刀山,下火海” ,表演者踩着锋利的刀梯往上攀行而一双赤脚却毫发无损;光着脚,从烧得红透的火碳上走过而丝毫无伤(如图1我们是好朋友还只是好朋友和图2)。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世上真有这种“绝活”。其实,利用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不难解释这种民俗表演的奥秘,可以揭开其令人费解的神秘面纱。
.“上刀山”中的力学知识
“上刀山”表演前先让人检验真假:锋利的刀刃把试验者拿上的绳子一刀两断,连试几把,把把如此。眼前高耸的一根大木柱,20把刀交错地一一穿在木柱上,20片闪着寒光的利刃令人骨寒。表演时,一个嘴惯利箭的傩师舞动双手,不断“作法”,燃香焚纸,口念“封刀咒”,此时几个大喇叭、牛角同时吹奏,傩师在阵阵号角声中镇定自若地光脚踩刀而上,直至梯端再富有节奏地顺利“下山”。当人们急速的心跳还没恢复时,傩师已将脚掌提起,看见傩师毫发不
缺,众人“啧啧”称奇。接着,两个傩师背着大包小袋重蹈其辙,踏上山顶,一番表演后又顺梯而下,轻盈自如下刀山后,号角震天,鞭炮齐鸣,众人绷紧的心开始放松,留下一段惊险的梦。
其实,“上刀山”并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神奇,它蕴含着简单的力学原理。大家都用菜刀切过菜,切菜时刀刃竖直向下,会感到很轻松;但是如果你切菜时将刀刃倾斜,就会感到很吃力,“上刀山”也是如此。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木柱上的刀并不是竖直安装的,一般与竖直方向都有一个15°左右的夹角,这样,脚就倾斜地落在刀刃上,从而增大了脚与刀刃之间的接触面积,在压力(即人的重力中国乳神樊玲)一定的情况下,刀刃对脚的压强减小了。另外,因为表演者经过长期的练习,脚上的茧也很厚,能够承受的压力也更大。当然,要提高表演的观赏性和安全性,表演者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训练,掌握娴熟的技巧,普通人切勿模仿。
.“下火海”中的热学知识沪剧金丝鸟?
小包总杨烁表演前将木碳点燃,傩师用竹杆将烧得红透的木碳打碎压平之后,用耙子将木碳整成一条长5米多、宽1米多的“火路”,两个傩师用一自制的大扇将火碳煽旺,然后端来一碗红的“
法水”,口念“封火咒”,手指同时在碗内画符,划毕含碗中“法水”往炭上喷去,冒出一股白烟,标志火已被“封”,那个嘴惯利箭的傩师便光着脚板,从容地奔向火海,一路踢得炭火如钢花乱溅(如图2),好玄啊。
其实,那是一种很简单的物理现象。我们注意到,在傩师踏入火海之前,他已经向火海中投下了两种物质,正是由于这两种神秘物质,能使通红的火碳瞬间降温,当人们快速跑过时,自然就不伤毫毛了。
这两种物质,一种是白的硼砂,另一种则是红的朱砂。大家都知道,晶体在溶解时要吸收大量的溶解热,当把硼砂或朱砂散在火碳表面时,由于溶解而吸热大量的热量,使木碳表面的温度猛降;加上他们表演前都把双脚泡在饱和溶解了朱砂和硼砂的“圣水”里,这无疑在火碳和双脚之间又形成一层不薄的“砂层”,正是由于具有这双重的保护层,使傩师们敢于赴汤蹈火而又毛发无损。
“下火海”的另一种表演方式是“吐火龙”和“火焰烫体”(如图3和图4)。这种表演的奥妙有两个:一是他们使用的燃料是煤油,大家都知道,煤油的燃点在8085°C;另一方面,火焰分为外焰、中焰和内焰,温度最高的是外焰,温度最低的是内焰。表演者口含煤油喷出
时,靠近嘴的火焰是内焰,温度在煤油的燃点左右,此处温度在人的承受范围之内。而火把烫体时,表演者也是将内焰与身体接触,而且是将扎得很紧的白布条作为火把的“灯芯”,因为扎得很紧,所以白布条并不会燃烧,这样与身体接触处的火把的温度也在煤油的燃点左右。
    甄子丹老婆汪诗诗从上面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看似很玄妙的一些现象,其实都蕴含着简单的科学原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肯于动脑,都能到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