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浅谈中国扇文化
         
                                                         
内容提要:
悠悠的风    博大渊源流长的千年华夏文化精髓应在不断前进的历史长河中继续传承和发扬.我国赋予民族特的、千年古韵文化应得以继承和保存、传承和发展.
于现代处处充斥着电扇、空调的空间里,一柄扇的实用意义微乎其微。而作为中国独具特的扇文化,一柄扇彰显着古人留下的千年文化的丰富内涵及积淀下的冽冽智慧 。至今流传,誉满中外。为了符合现代的实用价值和人们的审美水平的要求,扇子的用途和意义得以创新和延伸。
折扇作为扇文化中独特璀璨的一部分,为华夏千年文化增添了一笔浓墨。一柄纸扇凉凉的扇了千年。
正文: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诸葛亮的羽扇,在一开一合中,将所有的谋略开合得自如而潇洒,运筹帷幄在轻摇羽扇之间。“无风辄动,动时有风。一寸一寸,叠进了,才子飘逸,佳人相思,满江春水,以及谋士玄机,隐者风流。”古典的折扇,给予了中国古代男人十分儒雅的东方绅士风度。收拢了江南水乡的梅花芳香、胜唐的锦绣河山天地乾坤、大宋的亭台楼阁深宫大院、明清的花鸟鱼虫。摇臆出千年不变的景象,万古不改的风雅。
扇文化历史悠久。我国最早的扇子,大约出现在殷代。《古今注》有记载,“羽扇起自殷高宗”。另有一说法是:扇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舜时就出现扇了,但那时是用一种雉羽编织的长柄大扇。而中国折扇约11世纪从日本经由高丽传入,一说是中国折扇起源是本土。因明成祖的喜好和倡导,折扇在明代开始在中国流行,其扇面制作日趋精良,折扇得到了中国文人雅士的认可,通过对外文化交流,他们很快地吸收了日本折扇艺术上的长处,并利用棕竹、湘妃竹、象牙、黄杨木、檀香木等为扇骨进行制作,在两边的扇柄上镌刻诗词字画、人物、花鸟、山水等,扇柄下还饰以玉坠或彩丝绒编结而成的流苏,创造了具
有中华民族独特艺术风格的折扇,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至此,源于日本的折扇才开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现如今,折扇在引风纳凉方面的作用,远远不如蒲扇来的直接,空调来的便捷,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必然会遗忘折扇的时代,折扇之所以被重新拾起,是在实用基础上的进步,是对生活美化的装点。已脱离其扇风的本意,而变成某种完全情绪化或曰文化的东西。在今天,折扇已成为中国的折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观礼台上,人人都手执一柄折扇。扇子的形制和颜是统一的。在闷热的奥运会开幕式场馆内,这一时刻轻轻摇曳的扇子,仿若穿越了千年,带来了袭袭清凉。
 
    扇子的种类繁多。按照材质可以分为折扇、竹扇、绢扇、羽扇、葵扇和麦秆扇六大类。按扇子的功能分类,则可分为檀香扇、团扇、挂扇、绸舞扇、广告扇等。其中折扇,又名“撒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主要由扇骨、扇页、扇面三部分构成。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摺迭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
生产折扇的产地由以苏州为胜。苏扇是苏州特产,苏扇,包括绢宫扇、折叠扇、檀香扇等,
制作风雅娟秀,同称为“雅扇”。“以雅致精巧”,富有艺术特而著称,历史悠久,国外驰名。它们把吴地的山山水水、花鸟人物浓缩绘描,其精湛的手艺构成了吴文化中绚烂多姿的篇章。而苏扇中的檀香扇可称扇中之王了。它是用进口的檀香木制作而成。制扇工人在一片片细薄的檀香扇木上,用一根绝细的钢丝锯条穿进一个个预先打好的细孔里,拉镂出数百个、上千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孔眼,然后用若干片扇骨组成精美绝伦的图案。打开扇子,清香扑鼻,画面动人。苏州的檀香扇式样变化巧妙,以“拉花”、“烫花”、“画花”构成独特的风格。香气馥郁,艳丽动人,为中外妇女所乐用。拉出透空的花纹,譬如“天女散花”,拉有一万五千多只孔眼,给人以玲珑剔透、纤丽华美的感觉。“烫花”,又名“烙画”、“烫画”,不作草稿,以铁笔烙绘“西厢”、“红楼”等故事,棕褐的图画烫在杏黄的檀香木上,调和谐、浑厚古雅。"画花"是用毛笔在绢制扇面上勾勒设,画面题材广泛,彩明快。苏州檀香扇极受海内外人士推崇。苏扇中的折扇工艺为国内最高,是历代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
  扇子在古代的别称“摇风”、“凉友”。顾名思义,三五好友,闲庭信步,看江南烟雨。邀约茶楼,品扇里乾坤,赏扇里河山,解扇里佳句。折扇绘画题诗始于明代永乐年间,扇面画使得扇子升华为另一种艺术形式,为历代收藏家所珍爱。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在扇面上留下的题诗、书法和绘画,备受人们的珍爱和收藏,由此而繁衍出来了另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
—扇面书画。扇面书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创造具有中华民族独特艺术风格的折扇,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墨宝和艺术珍品,它成了文人书画的载体之一。它一旦跟文人书画相结合,便由实用品变成艺术品,身价倍增。有时一把普通的扇子,一经名家题诗作画而身价百倍。扇子精湛的工艺和传统书法诗词绘画的完美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明永乐帝开始主导折扇潮流,他命令内务府大量制作,并在扇面上题诗赋词,分赠于大臣。一时折扇大贵,成为一种时尚。文人雅士学着互赠题诗词字折扇,表喻友情别意。手持折扇,成为当时生活中高雅的象征。折扇一旦流行,久盛不衰。明清时,在折扇生产地--江南一带,出了很多名士,他们的风流才情,与折扇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他们所营造出的江南如水的文化氛围,表现出柔情氲氤的诗画美境;通过以折扇为媒介,流传于皇宫、府第、闺室、民间、海外。而折扇也因了这些美画佳句身价大增。清代是折扇大发展的时期,已成为文人官员身份地位和趣味品味的象征。
手摇折扇微风轻来的潇洒,在大多数市民的记忆中,早已是很遥远的过去时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变化,电扇和空调的出现使扇子的重要性急剧下降。晚清民国时期仅上海一地苏州扇庄及经营苏州扇面扇骨的文玩店就达上百家,现在只剩下王星记和朵云轩两处。目前苏州本地制扇艺人仅剩三四人,有些工艺已濒于失传。然而最近两三
年,传统折扇、工艺扇、全手工制作的折扇,越传统越高档的扇子日益走俏。随着时代的发展,扇子已经不是那种传统的用来煽风的生活用品了,它的用途在逐渐增多,比如说广告扇,厂家可以在扇面上画上自己的产品,写上产品的功能;同样的还有旅游扇,风景区的地图或者主要景点都可以被印在扇子上。这两种扇子都起到了广而告之的作用。以折扇等为代表的苏州传统扇子制作精细,在夏季纳凉扇子市场消失的同时,出现了两大新的消费,不少市民对扇子的欣赏功能开始有了感觉,还有一些市民,先选定高档扇子,然后请画家、书法家配上画面、书法,拿在手中既有品位又能收藏; 一些外资、本地企业也喜欢将印上企业广告、文化形象的扇子作为高档礼品。为了迎求顾客的需求,现在店家出售的折扇有不少规格,大大小小,男扇女扇和尚扇。有的扇面还用蕾丝的,精巧别致,迎合女客的口味。
一柄折扇,两种画面,一面历史,一面现实。一面书画,一面可能是空白,留给后人思考后填充。一柄折扇慢慢叠开,如一道彩虹,一直延绵不绝,形成了三千多年古中国飘逸的书画长廊,承载着千年的中国文化。那空白的一面,将会充满绚烂的彩。那一道虹也将穿越淡淡的云雾,悠悠的风吹,亘古不变。
参考文献:
          1.《名家扇书扇画漫说》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作者: 于建华 著    出版时间:2008-01-01
         
          2.《国画之江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汤哲明 著  出版时间:                    2007-12-01
       
          3. 《中国扇画技法》
            出版社:广西美术社  作者: 黄忠耿 著  出版时间:2008-01-01
          4《扇面收藏与鉴赏 》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作者:郭传火  出版时间:200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