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寂寞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6年第11期
    近日重读对苏格拉底的审判:那是公元前399年,面对愤怒的法官们,苏格拉底进行了他生命之中最后一次伟大辩论,遗憾的是,他没有逃过那些充满仇恨的无知的心,被判处了死刑。按照雅典的法律,苏格拉底可提出另一项仍相当重的,但较之于死刑更轻的处罚来供法官们选择,从而免于一死,但苏格拉底却并不愿以这种承认自己有罪的方式换取苟活于世,于是他提出的处罚是三十米尼——这使得法官更加愤怒,更多的人投出判他死刑的票。苏格拉底也最终泰然地饮下了那杯鸩酒,奔向他坚信的永恒国度。
    我想,当时审判的场面定然是十分震撼人心的,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面对着四周责骂的声浪,面对着多数人暴政下死亡的威胁,却显得淡定而从容,他坚信“是神命令我履行一个哲学家探讨白己和探讨别人的使命”。因此毫不退缩,毫不怯懦,他还相信,“在另一个世界里,人们不再会因为提问而被判处死刑了”。他最终一定是满含懂憬与安详而离开的,只不过他的心中定然还充满了深深的寂寞。因为他遵从内心的“神谕”,穷尽一生在大街小巷与人们谈话,希望将智慧和真理带给他们,却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那些愚昧的,却又被他所深爱的人们反而认为:  “苏格拉底是一个作恶者,一个怪人,他窥探天上的与地下的,把好的说成坏的,并以此教导人们。”——他所受到的是超越了时代的寂寞,是历史的寂寞。
    历史的寂寞向来不是柔弱的或凄美的,孤灯下久等友人不至,  “闲敲棋子落灯花”;身在外地的浪子思念爱人,“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独守空闽的思妇期盼夫君,“奠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诸如此类的情感只算得上淡淡的萧索,或是甜蜜的忧愁。而历史的寂寞是厚重的,悲壮的,是身处人世而无人相知,是思想飞越了身体所处的时空而无处倾诉。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样的寂寞,方为历史的寂寞。
最后一次寂寞
    能体会到这番寂寞的人大抵是少之又少。他的思想首先必定要比常人——比他所处时代的大多数人——更为深刻。其次,他的心中还必须怀有对于人们的爱,必须不只囿于自我的狭小圈子。这便注定他的痛苦与悲壮。因为他的思想更为深刻,他便能看到一些不为常人所知晓的东西——一些恰恰是极为重要的东西。又因为他爱着人们,于是他向人们大声地呼喊着,如同一只牛虻一样叮咬着众人,希望人们清醒过来。但他的呼喊对于那些酣睡者而言是如此遥远与难以理解,那些叮咬又令众人如此不适。于是人们便试图毁灭他_屏蔽他的声音,禁锢他的自由,甚至夺去他的生命,留给他的是无边的黑暗般的寂寞与其中苦苦挣扎的伟大灵魂。
    就如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所说的:一人被全身束缚,绑在木桩上,身处黑暗的洞穴中,在洞日处放着一支火把。他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火光投射在墙壁上的他们的影子——他们以为这就是世界了。一天,一个人挣开束缚,爬出洞穴,看到外面的天空、草地、森林……他本可自行离开,但他又退回去了,因为他深爱着里面的人。他去叫他们,解开他们的绳子,但他们大为恐慌与愤怒,竟杀死了他。
    然而,能体会到这番寂寞的人同样是快乐的,就如帕斯卡尔所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虽然无法被同一时代的人理解,但他的思想却能与古代圣贤交谈,并最终被后世所理解——正因如此,他的生命不会因肉体的毁灭而毁灭,因为他们的思想将会成为照亮人类道路的光。也正因为这些人,人类的前进之路会少去一些盲目的摸索,多一些光明。
    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将人文主义发扬起来,而在近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被发扬光大。一个名为莎士比亚的伟大剧作家,就以《哈姆雷特》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寂寞而伟大的“人”的故事。再看我们中国,李白的名句“古来圣贤皆寂寞”,也不失为对于这份寂寞感的绝佳倾诉了吧。
    点评
    刘震云在其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一句顶一万句》中写了一个寂寞的私塾先生老汪,他对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说法有独特见解,觉得这是圣人拐着弯在骂人,是谎身边没人能理解自己,可知圣人寂寞。
    《历史的寂寞》的作者拓宽了视野,凌驾于历史长河上空俯瞰世人,理性看待并分析了先知寂寞的现象和问题,紧紧抓住俗人的阻力与先知的推力之间的矛盾碰撞,是这碰撞奏出了寂寞的交响,演绎了悲壮的牺牲。文章从苏格拉底为真理而死的事例引入,极富感染力与张力,为后文打开了深广的空间。
    先知的寂寞,是不愿落入俗,而又不忍抛下俗的纠缠。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先知该不该让自己无知?是让自己苟活成一个鲁迅笔下的看客、先知的围困者,还是为前路的光明而牺牲?而世俗的人啊,是继续相拥无知,还是向着寂寞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