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嗷嗷待哺的小宝宝,因为无法用语言进行交流,所以,爸爸妈妈只能凭借观察和经验来照顾宝宝,有的家长:“感觉每天的日子就像猜谜语:哭了,不是饿了,就是尿了;笑了,不是吃饱了,就是闻到妈妈身上的味道了……”还有的家长说:“这孩子就随他爸,脾气特别大,真拿他没办法……”的确,面对这些宝宝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情绪、个性气质、性格等心理发展问题,很多家长感觉很无助,往往束手无策,渴望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宝宝的心理发展特点。
通常我们评论某某人很有“气质”,是指人外部的气质形象特征看上去很漂亮,很舒服。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气质”是心理学专业词语,指一个人的精神素质和行为表现。每个宝宝出生时就有着不同的气质特征,即使是同一妈妈所生,宝宝的气质特征也可以是不同的。俗话说:“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有的宝宝可能生下来就很安静,很少哭闹,吃饱了就睡,而有的宝宝就不同了,天生好哭好闹,很闹人,这就是有他们各自的气质类型所决定的。宝宝在早期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个体差异,对他以后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宝宝的气质特点,就可以根据宝宝的特点,扬长避短地培养他,更好地塑造宝宝的个性和性格。
心理学家将儿童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 容易带的宝宝
例如,丫丫就是一个典型的容易带的宝宝,活动水平处于中等,既不是很爱活动,也不是不活动,吃、喝、拉、撒、睡等活动都十分有规律性,这些宝宝,饮食和睡眠习惯很有规律,很容易适应新的时间表、食物和人,情绪反应温和、较积极,醒后常笑,显得很愉快。
这类气质的儿童是大多数,约占儿童中的40%
教养策略
1. 对宝宝的特点了如指掌,因材施教。
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父母与宝宝朝夕相处,对宝宝的性情十分了解。知道怎样引发宝宝的兴趣,怎样鼓励或迁就他,也知道宝宝何时需要激励或挑战,并能理解他的感受和行为。帮助宝宝在智力、社交和性情方面健康成长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赞扬、鼓励和爱护。俗话说:家庭是宝宝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肩负着重大的教育责任。这是任何教师和儿童发育专家都做不到的。
2.掌握宝宝生活规律,不轻易打破规律。
这一类的孩子应该是很让家长省事的,只要家长掌握了宝宝的生活规律,按照宝宝的规律照顾好,基本上就可以了,家长不要轻易人为地破坏宝宝的生活习惯。例如节假日的家庭聚会往往容易破坏宝宝的生活规律,令宝宝烦躁,大人也很烦心,成人应尽量让宝宝过有规律的生活。
3.成人每天保持微笑和快乐的心态,给宝宝树立榜样。
一般来说,健康活泼的宝宝一般都很快乐并能自我激励。快乐的宝宝通常能冷静地面对挫折,合理地行动,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快乐源于他人给予的积极反应和发自心底的自信。微笑、欢笑和鼓励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快乐行为表现。快乐能学习到,并能条件化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父母应努力确保宝宝有一个健康的快乐心态,当宝宝不开心的时候父母要克制自己的烦躁情绪,给宝宝树立榜样,这样才能激发出宝宝更大的学习潜能。
第二类 迟缓型的宝宝
例如,小军就是属于这类的宝宝,他的活动规律是多变的,成人难以捉摸。他们的睡眠、饮食、排泄、觉醒等生理节律一般都没有规律。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心境都是积极愉快的。这些宝宝在第一次遭遇到一种新的经验时总要退缩,适应较慢。
这类儿童约占15%,成人比较能接纳他们的行为,对他们也有比较好的抚养态度。
教养策略
1.成人细心观察,总结宝宝的生活规律。
成人仔细观察,摸索总结宝宝的生活规律,并结合宝宝的个性特点,进行积极引导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观察宝宝最爱和谁玩?最喜欢吃什么宝贝我们不要哭?什么时候喜欢睡觉?什么时候心情很好?等等,在观察中积累经验,总结宝宝的生活规律。 
2.成人主动关心,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
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关在实验室笼子里的小猴子,虽然会在饥饿的时候爬到凉冰冰的金属猴子身上吮奶(模拟乳头),但在其他时候,小猴子都爬到另一只毛茸玩具猴子的身上,依偎在它的怀里。猴子尚且如此,人类更不必说。 
0.5~1.5岁,是形成亲子依恋关系的关键期。爸爸、妈妈是否能够敏锐而适当地对宝宝的行为做出反应,积极地跟宝宝接触,正确认识小宝宝的能力和原因等等,都直接影响着母子依
恋的形成。妈妈的性格比较温柔细腻,耐得住性子,根据这一特点,妈妈们可以用简单的小游戏来促进宝宝的各项智能的发展,比如过家家、滚球、玩各种套叠玩具等。妈妈与宝宝之间的游戏相对来说比较静,以培养直接的情感体验和基本智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