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小茉莉背后故事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中国民歌《茉莉花》蜚声中外,这熟悉的旋律背后的传奇故事却鲜为人知。
新四军文艺战士偶遇唱歌人
1928年2月,何仿(原名何孝元)出生于安徽天长何庄一个书香之家。他自幼喜欢唱歌跳舞,很具音乐天赋。
1942年,年仅14岁的何仿成为一名光荣的新四军文艺战士。这年冬天,他随部队来到江苏六合、仪征一带开展反“扫荡”工作。一个雨夹雪的早晨,何仿和几位战友去距离驻地四五华里的金牛山区做宣传工作。走在山坡上,他们听见寒风里传来一阵歌声,悠扬而舒展,轻盈而婉转。大家不由自主地循着歌声前行,来到一间破旧的泥墙茅草顶的房子。敲开门,只见一个身材瘦长、穿着破棉袄、戴着破毡帽的30多岁的男人,一脸冷漠。
何仿没有在意这个男子的脸,只管说:“师傅,刚才那支曲是你在唱吗?”这个男子点点头。何仿一听,兴奋地说:“太好听了!这是什么曲子?”这男子没有回答,反问道:“你们是干什么
的?”“我们是专门收集民间小曲的!”何仿急切地回答。这男子听后,转身进到屋里,没有理睬。
大家面面相觑,一时不知所措。这时,一位战士大着胆子说:“我们是新四军文艺战士。我们收集小曲,是为了宣传抗日。”半晌无声。正当何仿等人不知如何是好时,屋里传出了胡琴伴奏的动人歌声:“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勾儿芽;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
这是流行于六合、仪征、扬州一带的民间歌曲《鲜花调》,大家听罢忍不住拍手叫好。何仿更是喜不自禁地要求道:“师傅,能再给我们唱唱吗?”男子又走出来,说:“你们真是新四军?”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男子拿起胡琴,优美的旋律又响起。他一边唱,何仿一边记一边学。
15年后几经修改在华夏大地传开
转眼到了1957年,29岁的何仿已是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作曲兼指挥。那年夏天,总政调前线歌舞团进京演出,要求组织一个4人女声小合唱,演唱安徽、浙江和江苏三地的民歌各一首。安徽、浙江的民歌很快定了下来,江苏民歌却没有现成的。
我的心是小茉莉何仿想起了15年前在六合记录的那首《鲜花调》。何仿在加工过程中,将歌词中带有封建、挑逗性质的换掉;又把唱词的3种花,改为一种花即茉莉花;将曲谱中的前4小节做了加工处理,对结尾处又作了翻高八度拖腔处理。在排练中,何仿要求演唱者展开想象:一天真活泼的少女轻盈地来到百花园中,被白花绿叶、清香高雅的茉莉花所吸引,用甜美的声音和赞叹的语气来唱。
汇报演出期间,《茉莉花》经4位青年女演员首次演唱,深得观众的喜爱。随后,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从此,优美的旋律在华夏大地传开了。
1959年,为参加“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何仿再次提笔对《茉莉花》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加长了每段最后的拖腔,以完善意境,加强感情彩。同时,他又对歌词细细推敲,其中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突出了动感;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成“又怕看花的人儿骂”,体现出含蓄之美。
《茉莉花》曲调起源之说
相关资料显示,茉莉花原产于印度,东汉永平十一年随佛教传入中国山西的五台山,深受五台山僧人们喜爱。于是,谱写佛乐的僧人便谱写了以茉莉花为歌咏对象的佛乐《八段锦》。之后,随着僧人们四处云游,该曲传入江南,经后人加工,成了风靡江南的民歌。
到目前为止,所见到的最早唱《茉莉花》的歌词,是明万历年间(1573~1619)冯梦龙编的有词无曲谱的民歌集《挂枝儿》中以茉莉花为歌名的民歌《茉莉花》,可是歌词中除了“采一朵花儿戴”这个细节与现在的《茉莉花》一样以外,其余词句都不同。但至少说明了茉莉花在明代后期,就已成为人们口头咏唱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