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地名源流考
彭雪开
【摘 要】浏阳市古称“测”,古为越人族居之邑.东汉建安十四年(209),三国吴孙权首置刘阳县,县治驻居仁镇(居陵镇).《水经注》称刘阳县为浏阳县,认为“县凭溪以即名也.”然而,《三国志》称刘阳县,属湘州长沙郡.刘阳,疑为长沙定王发之族邑封地,故以姓氏名地.置县称刘阳.
【期刊名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18)005
【总页数】3页(P154-156)
【关键词】浏阳县;浏阳;刘阳;源流考释
【作 者】彭雪开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湘东历史文化研究所,湖南株洲412007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K928.6
魏晋·郦道元《水经注》:“浏水出县东江州豫章县首裨山,导源西北流,经其县南,县凭溪以即名也。又西北注于临湘县。”[1]自此后,国内史籍、地志,皆以此为据,言浏阳因县治处浏水北岸而得名。造成浏阳、刘阳两县名,皆从《水经注》之说,即刘阳、浏阳“县凭溪以即名也。”
浏阳,又名刘阳,其得名皆与浏水(浏江、浏阳河)有历史依源。
东汉末桑钦《水经》:“浏水出临湘县东南浏阳县,西北过其县,东北与涝水合。”东汉永和五年(140),在荆州刺史部官方地图表上,已标注“浏水”之名。[2]这应是这一自然水系的最早得名。浏,《说文》:“浏,清流皃。”《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浏其清矣。”毛传:“浏,深貌。”《太玄·减》:“次儿,浏涟涟,减于生根。”范望注:“浏,流也。”古今文中有几种释义,其本义指河流深而清澈的状貌。后引伸为河流名称,亦特指湖南省浏阳县浏阳河。[3]
浏,具体得名于何时,实难稽考。不过,也非无踪可寻。古越人大量散居在今湘东浏水、渌水、攸水、洣水流域,这在《史记·楚世家》《战国策·秦策三》《后汉书·南蛮列传》等史籍中,多有记载。春秋中期以后,楚人才沿沅、湘溯流而上,深入湖南境内,逐渐成为南楚主体民族,但古越人亦占相当大的势力。到春秋末,古越人逐渐退出湖南境地。1964年及1986年,考古队分别在今浏阳市县城附近樟树潭和大围山白沙乡廖家塅,发掘了龙山文化遗址。[4]从出土文物看,在距今约4000~4500年,这一带,聚居百越族村落。据株洲市文物考古队发掘的遗址和文物判识,新石器时期末,湘水、渌水、攸水、洣水等河流两岸,开始出现少量印纹硬陶。这是百越文化的标志。商至周代春秋中期以前,印纹硬陶文化,已成湘东地区的主导性文化;之后,楚文化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战国中后期,楚置黔中郡、巫郡,标志楚文化占据统治地位。百越文化逐渐式微,但仍以独特方式,大量存于汉、魏晋时期[5]。这就表明,在新石器时期晚期,至春秋中期之前,百越人大量居住在湘东地区。春秋中期至战国末,一部分越人迁居它地,一部分越人逐渐楚,但仍存独特的百越文化。
地名,是随着人的居住、生产、生活、交往而形成的现象。因地因物因事因人等而取名,是一种普遍生成的事实。公元前334年,楚威王灭越,越人散落江南各地。《粤中见闻》:“越王勾践子孙,更姓梅,散居沅湘。”约在战国中后期,越人的一支,翻越吴楚边界的幕阜山、
梦回浏阳九岭山,沿浏水上源大溪水流域,渐次族居,开发浏水流域。因山地纵横,谷地交错,河溪斜列,森林茂密,大溪河水深流缓,清澈见底,越人便称之为“浏”,后聚落以此名。
越人有民族语言,但无文字,采汉语记事录史,但也涉及越语读音。如越人称“盐”为“余”,故越地多“余”地名。杭州古称余杭,说明其时多产盐。越人有喜种糯稻,嗜鱼,好“断发纹身”,还有逐水架木族居的习俗,为习水民族,更喜欢占据河溪上游,伐木垦植,取清澈水酿“醴”(甜酒)自饮。今湖南醴陵市之“醴”,即为古越人(乌程氏后裔)择漉(渌)水源头而居,取漉水酿糯米酒而得名。[6]湘东地区昌(水)、浏、漉(渌)、攸、溶、洣等诸河流名称,应是越人口语相传的地名。“浏”之地名,为越人取名,可以肯定。秦汉间,才为楚人用汉语书写,置“县凭溪以即名也。”
东汉初《汉书·地理志》之前,即秦汉间,河流因有聚落邑“浏”而名浏水。因西汉初谷梁赤撰《谷梁传》,最早提出“水北为阳,山南为阳”的地名命名原则,至东汉《尔雅》“山南曰阳”,进一步肯定这一命名原则后,“山南水北为阳”的地名,大量涌现。其时,浏水北岸聚落一大村邑,故名浏阳。得名当在东汉郑玄(127~200)《尔雅》成书之时。其时,浏阳村邑,非通衢大邑,更非县邑。西汉初改湘县为临湘县(今长沙市),可能为临湘县一乡邑,名浏邑。但
目前未见文字记载,需进一步考证。其实,当时浏阳多为民间口传地名,亦或民间有汉语书写。东汉末《水经》中,才始见浏阳县名。至《水经注》,才明确县因水而名。其后,浏水、浏阳县,名传全国郡、县。唐《元和郡县志》谓潭州浏阳县。“因县南浏阳水为名。”此后,浏水又称浏阳水。清代又更称浏阳河。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湖南省地图册上,已列浏阳河之名。[2]37~38有清一代直至如今,统称浏阳河,偶名浏江。共和国成立后,一首《浏阳河》民歌,风靡全国,更使浏阳河,名扬世界。
依上所述,浏阳以浏水名县,似乎已成定论。然而,浏阳县第一次在《三国志》中,即以刘阳称名。《三国志·卷五十四》:建安十四年(209),“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7]刘阳之名,始见于史籍。《该志》又记:建安十五年(210),周瑜病困,向孙权上疏举贤:“‘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瑜士众四千余人,奉邑四县,皆属焉。”[7]937清光绪《浏阳乡士志》:置县“必始于是时。”以后《晋书》《南齐书》等史籍中,皆有刘阳县记载。刘阳为建安十四年(209)置县,可以确定。
自《三国志》列刘阳县名,至《南齐书·卷五十六·幸臣传》:升明初(约477~478),临海人吕
文显“封刘阳县男。”[8]再到南朝齐建武四年(497),改刘阳县为浏阳县,属湘州长沙郡,[2]29~30浏水仍名之。约长达288年间,皆名刘阳。因此之故,浏阳县(今浏阳市)究竟是以“浏水”名县,还是以“刘”名县,值得进一步探讨。
刘,《广雅·释器》:“刘,刀也。”《正字通·刀部》:“刘,属。”《书·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营。”孔颖达疏引郑玄云:“刘,盖今讒斧。”清·俞木越《曲园杂纂》也认为:刘为刘字本义,盖兵器也。周公有公刘,犹唐·虞有殳,皆以器为名。后多引伸为杀戮、征服、凋残等义。古今文中有10多种释义,其本义指兵器之意,亦指水名,如《水经注·洛水》:“合水北与刘水合……合水又北流,注于洛水”,如亦指姓;《通志·氏族略三》:“刘氏,祁姓。帝尧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裔孙刘氏。”显然,依“刘”字本义,阐释“刘”之地名,难以说通。刘阳之“刘”,应是以姓氏名地。《水经注》在阐述此条“刘水”地名时,认为刘“水出半石东山,西北流经刘聚,三面临涧,在缑氏西南,周畿内刘子国,故谓之刘涧。”[1]370郦道元肯定“刘水”地名,源于姓氏。
若按此说,刘阳应是以刘氏聚落名地,并非以浏水名地,为汉景帝时长沙定王刘发所置族邑。目前虽无明载,但实有可能。一是汉高祖刘邦,改秦置长沙郡为长沙国,改附廓县湘县
为临湘县(后长沙县)。至汉景帝时,封子刘发为长沙王。《史记·卷五十九·五宗世家》注:长沙定王发,其母为唐姬,原为程姬侍女,后因故“及生子,因命曰发。以孝景前二年(公元前158)用皇子为长沙王,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9]公元前 154年,吴王刘濞为首发动“七国之乱。”[9]310结果主张削弱王国势力的晁错被杀,历时3个月的叛乱,也被周亚夫平定。这一年刘发便选取临湘县东向刘邑为军事据点,为朝廷平“七国之乱”,制造箭镞等武器,以忠皇室。二是《集解》应劭曰:“景帝后二年,诸王来朝,有诏更前称寿歌舞。定王但张袖小举手。左右笑其拙,上怪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帝以武陵、零陵、桂阳属焉。”[9]1672长沙定王刘发,略施小计,得添三郡。这当然决非实情,是汉景帝为奖励刘发平定“七国叛乱”制造武器(箭镞)之功,借故封三郡。三是据《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记载:孝景(前)二年,复置长沙国,封景帝子定王发为长沙王,改国号为定王发元年(公元前158)。又据江西省《安福丛录》记载:公元56年,长沙定王子裔安成侯国撤销,复为县。从公元前129年,封长沙定王子刘苍为安成侯,至其侯国撤销,共计210年间,湘东数县,先后封侯者有长沙王子刘苍安成侯(今江西省福安县,公元前129),刘福为容陵侯(今安仁县、攸县小部分,公元前129),刘则为攸舆侯(今攸县,公元前125),刘欣为荼(茶)陵侯(今茶陵县、炎陵县,公元前125)。唯独今浏阳市,既不置县,又未封侯。其主因皆可探讨,
但最有可能是其时刘邑为长沙定王族裔之封地,位在诸侯之上。因是乡邑之封,又属军事要地,故不记于史籍。当然,个中原委只有景帝父子得知了。刘姓族封之时,取“浏”之谐音,去三点水,以姓氏名地,故曰“刘阳”。至三国吴孙权置刘阳县时,便以刘阳邑为名,以示对刘氏宗室的尊重,也为拉袭刘氏皇家宗室势力,扩允自己势力,谋取天下。这是极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