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820025202
长沙市浏阳河风光带第一期工程景观设计构想
收稿日期6225
作者简介肖 云(682),男,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湖南长沙 肖 云
摘 要:在以防洪堤为主体的风光带景观设计中,针对如何打破空间的单调与防洪设计限制的问题,从场所的肌理分析出发,通过“景观肌理”的揉曲、分质、重塑,期望能重构生态、艺术、人文的风光带,并试图从“肌理设计”的角度探讨了一
种新的设计视角,以提升场所的人文意境。关键词:风景园林,滨水风光带,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5.12
文献标识码:A
  人依水而生,文化伴水而蕴。穿城而过的河流,往往流淌着城市的历史,孕育着时代的文明,而城市滨水区更组成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构建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目前,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营造城市滨水景观,既增强人与自然的亲密性,同时又能传神“勾勒”出当地特有的文化风采,也自然地成为了景观规划设计界热衷探讨的一个课题。
在长沙市浏阳河风光带第一期工程景观规划设计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引入“肌理设计”的概念,试图恢复场所逝去的生机与活力,提升场所的人文意境。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曲《浏阳河》唱遍了大江南北,也唱出了一条“红”河流———浏阳河。这条“红”河流,源浏阳,穿长沙,汇湘江。其河道十曲九弯,两岸紫霞丹花,青山翠枝,名人故里,数不胜数。它以清澈的河水滋润着周边土地,养育着两岸人民,培育出众多的志士与名人,是一条富有人文内涵的文化之河。
浏阳河风光带是长沙城市形象的构架之一,政府力图通过风光带的建设,为市民提供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类型多样的滨水开放空间,塑造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滨水区。
本次设计的风光带为浏阳河西岸中的一段,南北长约1400m ,东西宽约52m 。风光带以防洪堤为主体,防洪堤的修建将浏阳河两岸原有自然肌理清理殆尽,形成生硬与模式化的“堤坡式”景观。  相对于主干法来说,关于城市规划复议的专项法就应该明确其程序、实体等,类似于英国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当前的《行政复议法》或地方规划部门制定的《复议规定》都着重于阐释受理范围、机关等,专项法应该在明确上述条目的基础上,对程序性的内容予以重视和深化。
3.2 保证受理机关的独立性和被监督性
目前,部分地方规划部门在机关内部设立了具有规划复议职
能的机构,但是这还是不足以解决城市规划复议的受理机关的独立性问题。应该明确城市规划复议只能向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以此避免“既是受理机关,又是当事机关”的局面。此外,为了加强受理机关的公正性,还应该结合当前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这种一年一次或两三年一次的规划督察,完全可以将地方的城市规划复议案件的审理纳入其范围。通过规划督察员对规划复议机关进行行政监督。
3.3 建立严格而具弹性的规划复议程序3.3.1 复议前协商程序
建立严格的城市规划复议程序,首先应该明确复议前协商的法定性和程序性。我国城市规划复议前协商不应该是一般意义上内部的、地下的协商或交易,而应该成为一项法定程序,由第三
方的受理机关在场进行主持,双方陈述意见,由受理机关予以调解,其过程与结论都应该予以记录备案。
3.3.2 明确程序过程中文件提交及时间等规定
城市规划复议程序过程中所涉及的文件、期限、人员等都应该予以明确。尤其是在《行政复议法》中尚未明确的关于进行现场调查、质询的环节。应该明确听证制度是一种应广泛采取的制度。以上明确了城市规划复议程序的严格性,同样应该注重程序的弹性。城市规划复议应该强调复议前协商、书面报告、听证会和质询会的程序多样性,同时应该通过协商的手段,鼓励简捷程序的运用。
总之,借鉴英国城市规划复议制度的主要特征,适应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形成制度明确、弹性与刚性并重的规划复议体系至关重要。参考文献:
[1]郝 娟.西欧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
社,1997.
[2]唐子来.英国城市规划体系[J ].城市规划,1999(23):38242.[3]冯晓星,赵 民.英国城市规划复议制度[J ].国外城市规划,2001(5):34237.
Several suggestions to perf ect city planning r econsidera tion system
YI N Hui 2li
Abstra ct :Through a nalyzing the present cond ition of city planning reconsider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t he aut h or makes a suggestion to perfect the reconsideration system f rom three as pect s a s code s ystem ,accepting organ and reconsideration proceed ings by using t he ex perience of British city planning reconsideration syste m for referenc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aximizing public interest in city pla nning.K ey w or ds :city planning ,recons ideration system ,recons ideration proceedings
5
2   
第33卷第8期2007年3月              山西建
筑SHANXI  AR CHITECTUR E
             Vol.
33No.8Mar. 2007
:200121:19410011
1 设计理念
自然、原始的地形地貌总是具有一种潜藏的美和秩序,它丰
富、柔美、曲折而生动,特别在水陆交界的空间,它富有生机并极具魅力,与为防洪而建的“堤坡式”景观空间之粗暴和生硬的肌理是一种强烈的对比。因此,设计力图打破原有单调的景观空间,营造富有特的新的场所肌理,这种肌理应当具有以下特征。
1.1 生态
对自然景观的生态肌理进行保护、吸收、因地制宜地恢复与再造,突出生态特性,使得其新生并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应成
为设计的出发点和目标。
1.2 艺术
滨水风光带是人流高度密集的城市开放空间,是市民休闲与文化的场所,因此其景观应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更要注重艺术性。
1.3 人文
文化源于生活,融入生活。风光带要成为挖掘和展示地域特文化的物质场所,更重要的是构建可体现文化传承与生长的人文场所,创造一个能够吸纳和包容各类文化活动的空间。
2 设计构思
2.1 景观肌理重构———柔曲空间,变滞为利
设计采用弧线拓宽一级平台,削减一、二级平台高差的方式,形成柔曲、起伏变化的和缓空间来打破单调与呆板景观,构建自然、柔曲的景观肌理,并营造了两条空间景观带。开阔、亲水、休闲的一级平台景观带和优雅的二级平台人文景观带,两带之间为高低变化的柔曲矮墙和护坡。
弧形拓宽一级平台有以下几点优势:
1)打破原有呆直的“大堤景观”模式,丰富了空间,可重塑“九
曲浏阳河”之肌理。
2)提高了滨水风光带的亲水性。原有的一级平台较狭窄,又
要保证防讯抢险通行之需求,基本不能布置休闲设施,难以形成良好的亲水景观。局部拓宽后,休闲游憩及观景设施均可布于其
上,提高了整个风光带的亲水、滨水特性。
梦回浏阳3)解除了绿化景观设计限制。设计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在
一级平台填土拓宽处与原有大堤斜坡的交界面铺设三合土层,可阻止高大乔木根系对原有大堤的破坏,
便于在拓宽的一级平台自由种植高大乔木,可丰富植物景观,极大改善整个风光带的植物景观层次,利于形成生态肌理。
2.2 景观立意———九曲浏阳河,曲曲焕新歌
“九曲浏阳河”反映出浏阳河的本质:一方面指浏阳河河道弯曲,景观变化多样;另一方面揭示出浏阳河含蓄的丰富人文,同时也体现《浏阳河》歌曲中的景观意境。
设计通过局部拓宽形成的波浪形缓坡及起伏矮墙来重塑浏阳河“九曲”的生态与艺术肌理,并在起伏的矮墙、草坡、二级平台所构成的带状空间内以含蓄的手法适当嵌入浏阳河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做出场所的人文肌理。
“曲曲焕新歌”唤出新时代的风尚:指市民百姓们托福于浏阳河风光带的建设,在风光带游玩、交流、游憩时所谱写的一曲曲快乐的人文篇章。
设计通过在拓宽的一级平台上布置丰富的游憩、休闲与健身文化设施,同时配套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满足新时代人们的需求。
2.3 总体结构———三段四带六园
三段:设计以原《长沙浏阳河风光带详细规划设计》为依据,根据现有文脉的梳理,将风光带一期工程地段分为三个景观主题,形成“三段”式景观节奏。
三段分别为:“沃野放歌”、“浏水寻源”、“古樟新绿”。
四带:沿风光带纵向布置的四条景观肌理带———亲水景观肌理带、休闲景观肌理带、生态景观肌理带、人文景观肌理带。
设计将一级平台上防洪道路改变铺装,做成亲水观景平台,形成亲水景观肌理带;沿亲水平台西侧利用拓宽的一级平台布置健身、游憩设施,形成休闲景观肌理带;人文景观肌理带位于二级平台之上,利用系列可坐、可赏、可铭文的条石系列,辅以相关的文化主题,形成人文景观肌理带;生态景观肌理带主要介于人文和休闲景观肌理带之间,利用拓宽部分营造生态植物景观。
一、二级平台之间以一级平台的缓坡草坡带、矮墙带、白卵石带和二级平台草坪带相隔。
一级平台缓坡草坪带将一、二级平台的高差通过缓坡草坪予以柔化,并产生缓和之感、亲切之态。矮墙带随缓坡的放坡状况而高低起伏,将一、二级平台间剩余的高差完全消化。矮墙由深麻石层叠退台而筑,藤蔓垂下,斑斑驳驳,饶有情趣。
六园为分布于风光带中的六个主题园:飞歌台、和曲岭、思源台、丹青园、古樟谱、谐乐园。
3 结语
肌理原指物体表面的纹理。“肌”———皮肤;“理”———纹理。景观是肌理的一种表象,是特定视域空间中相关联的物质体外
表与内在特质给人表达出的一种综合观感。因而景观设计中的“肌理设计”可理解为一种从场所自然景观肌理构成和感知的分析、把握开始,到地域人文的挖掘和梳理,直到场所新的物质景观肌理和意象景观肌理的构思与塑造的全过程。它也可以是一种景观的质感、节奏和人文内涵的策划与实现的过程。它将肌理的概念从单纯的物质感觉范围引伸和拓展到精神的感受领域,并运用于设计的多个环节甚至全程。
在长沙浏阳河风光带景观规划设计中,尝试“肌理设计”的方
法,得到了一种“曲”的肌理。“曲”在这里既是一种亲切自然而又变化丰富的景观肌理,也是柔化生硬空间、打破绿化设计限制、构筑生态肌理的前提,更富含了浏阳河风光带特定场所的人文肌理,是场所个性与地域人文交鸣、共生而产生的新肌理。
在以防洪堤为主体的风光带设计中,从“景观肌理”的方位来探讨一种新的设计视角,不失为一个有趣的尝试。
Landscape design of L iuy ang r iver scenic belt f ir st 2stage constr uct ion in Changsha
X IAO Yun
Abstra ct :In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sce nic belt taking flood bank as main bod y ,in light of t he proble m to brea k bald space and limitation of flood control des ign ,the author twists ,divides and remolds “landscape texture ”to rebuild ecolog ic ,article and humanistic s cenic belt started f y x ,f “x ”,f K y ,,62第33卷第8期2007年3月
山西建筑                         
ro m t he anal sis o n s ite te tu re and discu sses a new desi g n an gel ro m te tu re design in o rder to pro mo te hu manistic image o site.e wor d s :lan dscap e architecture litto ral s cenic belt la ndscap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