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之爱亦无言
【摘  要】
陶行知说过:“爱象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前石。点滴的创造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感受教育的智慧,感受爱和宽容的力量。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爱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和风不语,至爱崇高,效仿之爱亦无言。真爱,永远是世间最深沉、最割舍不断的感情。
【关键词】陶行知 四块方糖  真爱和宽容
爱的前言  滴水穿石
陶行知说过:“爱象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前石。点滴的创造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爱,就不会是一个美丽的世界。同样,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为
别人付出过爱,无论他为自己曾经创造过多少,都不会活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教育更是如此。
从古代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到夏丏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
爱的方糖  动之以情
众所周知,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一则关于“四块方糖”的故事。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
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的智慧,感受到爱和宽容的力量。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爱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爱的迷茫  差距甚远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差之分。有些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老师一次又一次严厉的批评教育让他们产生了强大的“免疫力”,你反复地强调,他不断地犯错,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面对这些孩子,我们教师只有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地改变他们,让他们不断地向“好孩子”转变。
班里有名叫张杰的学生,平时调皮捣蛋,整天惹事生非,学习成绩很差,一副破罐子破摔的
姿态。家长和老师们对他早已失去了信心,任其“放任自流”,学生们也都不喜欢他。
有一天中午午休时,由于重感冒,我头痛欲裂,拖着疲惫的身子刚刚回到办公室,班里的一名学生急匆匆地跑来告诉她:“王老师,张杰跟五年级的学生打架了!”我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气愤地说:“赶快把他给我叫来!”不一会,张杰来到办公室,只见他一脸激动情绪,表情非常不满。看到这里,我内心顿时火冒三丈,怎么天天给我惹事?我恨得牙痒痒的,恨不得上去给他两下。怎么办?他这样无事生非,我岂能放纵之?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还是杀鸡骇猴?仍然当即火冒三丈,大发雷霆,铺天盖地谩骂一通?直到他痛哭流涕,还粗暴的让其写检讨,继续“奖励”干值日两周?我知道结果,事件中的“肇事者”对我的惩罚不会做任何的辩解,会默默地执行着,但明显感到他越来越恨我。以前那么多的“积怨”后,现在每每目光相遇,他就当作没看见,若无其事地移开,不与你做任何的交流,象有一扇大门关在你的面前……平心而论,用砖头砸人的事件比张杰所遇到的是事要严重的多,而陶先生用简短的几句话和四块方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即明察秋毫,循循善诱,感人肺腑,其育人的技巧让人佩服,而犯错误的男生,一定会改正错误,对陶先生可能会一生都心存感激,反思自己的行为与之差距甚远。
爱的顿悟  用心感染
首先,陶先生身为一校之长与学生能心平气和的交流、沟通,而我声嘶力竭的怒吼,尽显自己的蛮横、霸道,表面上是保持了教师的架子,然而这样的“严”能否让人佩服,更谈不上对老师的“尊”,要这样的“架子”又有何用?若对张杰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引导他分析与别人打架是错误的,这样他应该会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又会体会到老师关心自己,尊重自己,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学生都是与自己平等独立有个性的人,处理问题时,应尊重他们,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用爱心去感染他们。
其次,陶先生了解到男生打人是因为他欺负女生,再与男生谈话来处理问题,就心中有数,游刃有余了,而我呢?不调查,不研究,就妄下断语,进行疾言厉的批评,狂风暴雨的责骂,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原本向善的积极性。是呀,这么多“如果”而我为什么不先问问就认定他是故意捣乱而火冒三丈呢?为什么就不能象陶先生那样给他一块方塘呢?说不定他会萌发出一些内疚呢……
再者,陶先生让犯错误的学生到办公室单独面对面来处理这件事,既照顾到了他的自尊,又提供了一个安静、不拘束的谈话环境,有助于让他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我呢?为了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以前总在课堂上大张旗鼓地批评,这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无疑
是在浪费时间,而且自己的情绪会影响他们,每个好心情,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效仿之爱  和风不语
想起了陶行知《四块方糖》的故事,类似的故事、相似的孩子,我何不效仿陶先生的做法呢?于是强压住心中的怒火,先来了个冷战,我坐在椅子上继续批改剩下的几本作业。等收拾好办公桌,再抬起头看张杰时,发现他已经没有了刚才的不满情绪,只见张杰充满愧疚地低着头,两只手有些局促不安地来回搓着。这时,我才心平气和地对他说:“张杰,看到你今天的态度,我知道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今天老师不再批评你,但是,你必须把事情的经过如实的告诉我。”也许习惯了暴风骤雨批评的张杰有些意外,也许我的宽容让他感动,也许是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意外地发现刘东眼睛里闪动着懊悔的泪花。我的心里一惊,态度也转为和颜悦,接着说:“张杰,你的眼泪告诉我,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你的心中充满了爱!你知道吗,办公室的老师也都这样说,自从你每天能向老师们问好,变得文明了,希望你不要让老师失望啊!”张杰没有说话,使劲地点了点头。我知道,我今天的教育成功了。没有斥责,没有检讨,更没有采用粗暴的方式,我粗糙地效仿“陶行知的四块方糖”故
事,笨拙地学着陶行知先生运用批评艺术。努力用我们充满爱的眼睛去发现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弱的一点,也要千方百计发扬光大,以此作为转化的“起步点”。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开始更多地关注张杰,学习上帮助、鼓励他,生活上关心、照顾他。课堂上,张杰开始表现得积极,我也尽力地对他的点滴进步大加赞扬,让他重拾信心。有一次,在办公室给张杰补课时,张杰失手把我刚买来的新水杯摔得粉碎,但我没有批评张杰一句,告诉他没事,以后要小心点;还有一次,张杰在跟学生戏闹时,不小心摔掉了他最心爱的钢笔,我帮他跑了几家店铺修好了。我所做的一切终于有了回报,刘张杰渐渐跟我关系走得特别亲,下了课就跟在我的身后,老师长老师短的叫个不停。更让我感到欣喜的是,一次作文课,从来不交作业的张杰,竟破天荒的把作文本交到了办公桌上,当打开他的作文本,读着有许多错别字,但语句还算具体的作文时,我激动不已,并兴奋地读给办公室的老师们听。作文讲评课上,我郑重其事地对他的作文赞扬不已,当场读了他的作文。同学们不约而同的鼓起了掌。后来,在学校举办的秋季运动会上,张杰奋力冲刺,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为班级争了光。
教育是一门深而活的艺术。真正的教育,需要宽容;宽容的源泉,是真爱与大智。我们在工
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无论是什么问题,只要我们恰如其分地利用好“四块糖果”的工作方法——宽容、热爱、尊重、赏识学生,我们一定能够在教育工作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和风不语,至爱崇高,效仿之爱亦无言。真爱,永远是世间最深沉、最割舍不断的感情。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5月第1版。
2.傅佩荣,《用什么灌溉心灵》,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9月第1版。
3.李镇西,《民主与教育》,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3月第1版。   
4.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月第2版。
5.(美)弗洛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4月第1爱上你不如爱上海版。
6.(日)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赵玉皎译,南海出版公司,2003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