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
河南省焦作市教育局教研室袁晓莉
王崧舟老师10月21日在河南焦作执教的《长相思》一课,犹如一本厚重的书,徐徐打开:一段段心灵与心灵交汇的对话,一个个被立体成画面的文字,在清婉、悠扬的音乐中,在师生情感共生与碰撞里,引领着我们走进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王崧舟俨然就是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就是王崧舟。
在这一课上,王老师对“点、线、面、形、音、韵”的处理,都表现出了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凸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了无痕迹地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水融。
以“长相思”为“点”
长相思,词牌名,出自《古诗·盂冬寒气至》。王老师以长相思为点,这个点是纳兰性德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在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背后,对家乡、对亲人的眷恋与思念。王老师以此为点,引领孩子读书、想象、感悟、再读书。
在让学生读对字音,读通诗句,初步感受了词的内容后,这样提问:
师:长相思呀,长相思呀,为什么长长的相思?请你静静地读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边读边想:纳兰的长相思,究竟在给我们说些什么?
在课的最后,王老师又说: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生齐读全诗)
以“作者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为“线”
身心并存的人才是灵魂丰润的人。王老师以“作者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做为主线,引领孩子初读词、想象、感悟、再读词,感受纳兰性德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无奈与痛楚。
师:纳兰的身在哪里?
生:纳兰的身躯在白雪皑皑的山上。
师:纳兰的身躯还可能在哪里?
生:纳兰行走在小溪旁。
……
师请六名同学站起来。
师:“这课堂上站着的6位同学所站的点就是纳兰性德所要经过的地点,纳兰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大河小川,就这样,离家乡越来越远,终至在他的眼前消失。”
引领孩子仿佛看到纳兰性德经过了崇山峻岭、大河小川,感受到了行军途中的艰辛、劳累。
师:纳兰的心在哪里?
生:在故乡。
生:在自己的家乡。
生:在自己出生的地方。
师:你能用纳兰的原话来说吗?
生:纳兰的心在故园。
师:身在征途,心系故园。当我们把纳兰的身和心连在一起时,我们就会发现… …
生:我感受到了纳兰身在途中,心在家乡。
师:牵挂的是温暖的家园。一边是大雪纷飞,一边是宁静温馨,千好万好,不如自己的家乡好,把这种感受和理解通过你的声音,把你的感觉,你的心情读出来。
我们仿佛看到:在风雪交加的夜里,在千辛万苦的行军途中,诗人怀着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深陷孤独、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为引领孩子继续走进诗人的身和心分离的世界,王老师配乐朗诵这首词,请同学们闭眼想象。
师:睁开眼睛,你的眼前一定出现了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纳兰性德翻山越岭的画面。
……
师:他朝着自己的家乡望着,望着,你看到了他的眼睛,他的眼角?
生:他的眼角已经挂满了晶莹的泪水
生:我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河。
师:大河之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纳兰性德翻越崇山峻岭,正乘船远行。
师:那一幅又一幅的画面,有的在艰难跋涉,有的在夜不能寐,有的在低头想家。在这样的夜晚,在这样的心中,在这样的脑海中。如果时光可以回流,如果,我们重新回到故园,重新回到他的家乡,那么,你将看到什么样的画面?让我们一起和着纳兰的心一起走进纳兰的家乡。(生伴随着乐曲《琵琵语》,想象写话。)
师:(在学生的写话过程中插话)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亭子里,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拉家常……(生继续在音乐声中想象写话)
以“情”为“面”
在雄浑、跌宕、清婉、哀伤奇迹般并存的情感世界中,王老师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育智慧,营造了一个巨大的情的磁场。纳兰性德的忠君、报国、思乡、眷家之情像一幅缓缓打开的画,像流淌的小溪水,流淌在课堂上,流淌到了孩子的心里。
以“文字、对话、朗读”为“形”
文字: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山一更,水一更,聒碎乡心梦不回,故园无此声。
王老师的板书: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
在这八个字上书写了一个大大的“碎”
对话:
王老师:身心投入,感情浓郁,循循善诱,顺学而导;学生:在巨大的情感磁场中读书、感悟、再读书;《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词的上下两阕开头对仗,“一”字的运用,有连续不绝的含义,使词风缠绵。而作者于清丽自然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细腻哀婉的人物内心世界和山高水长的场景及气势庞大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它们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长。这首词是纳兰性德在
随扈东巡、前往山海关途中写下的,被誉为千古名篇。纳兰性德也因词写得好,曾被晚清词学家评价为:“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
师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相得益彰,相互辉映。
朗读:
古诗词教学重要的手段是让孩子在感悟意境、领会诗意的基础之上反复诵读,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与灿烂文化的博大精深。此课,在王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的读经历了初读、带着感悟读、用心去读三个层次,一次有一次的递进,一次有一次的升华。学生读出了文字背后纳兰那一颗思乡欲碎的心。
以“富有磁性的男中音、悠然、清婉的曲子”为“音”
王老师富有磁性的男中音,时而低沉、时而幸福、时而激昂、时而欢乐、时而动情。这抑扬顿挫的声音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紧紧吸引着学生的心。
王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引用《红楼梦》中的音乐和《琵琶语》。《红楼梦》音乐的悲怆、凝重与《琵琶语》的清丽、婉约为孩子的读、思、说、写、再读创设了情境。
以“故园无此声”为“韵”
王思远她
“故园无此声”,故园是那样温暖、宁静、祥和,没有呼呼的风雪声,没有征途的艰辛,有的只是亲人间的关爱,此时,思念故园、思念亲人之情何时能了?何时能返故园?
这“韵”自始至终贯穿全课的教学。
孟子曰:“充实之谓美”。
这份“充实”是孩子在心灵感动、精神受到陶冶、语文技能得到提高时享受的一道大餐。他们走进了纳兰性德长相思的世界,看到了一个个被立体成画面的文字,走进了恢弘大气、哀怨凄凉的词的意境中,习得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重要的是孩子感受到语文那份撼动心灵的美丽,从而爱上语文,爱上阅读。他们上了一节终身难忘的语文课。
这份“充实”也是王老师古诗词教学的又一经典之作。它厚重丰实、珠圆玉润、宛转顺畅、浑然天成。
它是师生在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中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
《阿房宫赋》原文翻译对照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朝万年人(今西安),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人称“小杜”以别与杜甫。他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阿房宫赋》是杜牧的成名之作。他凭借此文中了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