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第19卷第2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 ·中医动态·
中医儿科优势在患儿家长中认知度调查分析 矫金玲,姚国芳,黄丽先,齐晓国,赵清宴,董小双,钟翠萌,飞,王晓艾,指导:陈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关键词:调查分析;中医儿科;认知度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02.001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2-0001-03
临床实践表明,中医在儿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中医儿科具有特优势病种。有调查显示,与西医相比,中医(某些情况下的中西医结合)在儿科多个病种或其某个阶段具有明显疗效优势,其中大多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1]。其次,中医儿科适宜技术,如小儿推拿、灌肠、中药熏洗、敷贴、小儿针灸、拔罐等简便有效的诊疗技术临床推广有助于减少医疗成本,减少抗生素、激素等的使用。第三,中医药调补先后天而“治未病”,改善儿童不良体质,以及病后调理、调整阴阳小儿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等均是其优势所在。但由于认知度的不足等原因,发展不尽如人意[2]。本研究通过二阶段抽样的方法,采用调查员介入的半结构化测量方式对患儿家长做态度测量,现将实施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抽样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抽样方法为二阶段抽样[3]。抽样的第一阶段:进行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不等概率抽样(简称PPS抽样),以使总体中的每个单位均有按其比率被抽中的概率。根据杭州市儿科医疗资源配置特点,5家医院被列入抽样调查的医疗机构,分别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红十字会医院。再结合杭州市卫生局公布的各大医疗机构近几个月儿科门诊流量等信息,按照PPS抽样原则确定5家医院的抽样比例。抽样第二阶段:在西医门诊候诊区采用等距抽样方法抽取被调查的患儿家长,并在抽取的患儿家长中筛取符合特定条件的作为调查对象。
1.2  样本含量
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取置信度为95%,最大允许误差为0.1的情况下,简单随机抽取样本所需的最小样本量。根据2011年4月10日预调查所得样本均数标准差,查表n=322,在计算后的抽样人数的基础上增加20%的样本量,以保证足够的人数,样本量取387人,本次调查共取得有效问卷432份。
1.3  调查对象
选择2011年4月19-21日期间就诊于上述5家医院儿科西医门诊,并且符合特定纳入标准的患儿家长,由调查员评价患儿家长对中医儿科优势的认知度,并在简单介绍中医儿科优势后给其行为趋向评分。二阶段抽样基础上,符合以下特定条件者纳入调查对象:①患儿所患疾病为中医儿科优势病种[1];
②此患儿家长为选择医疗方式主体。
1.4  调查问卷内容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效度已确认的李克特量表,制成调查表法所应用的调查问卷,采用调查员介入的半结构化测量方式收集数据。调查表内容有三部分:⑴调查对象(患儿及患儿家长)的人口统计学信息。⑵就诊西医门诊、不选择中医的主要原因。为单项选择题的方式,具体选项根据参考文献以及预调查结果确定。⑶李克特量表:①中医儿科优势认知度,由中医儿科的三方面优势组成,从很不了解到很了解,量表赋值1~5分;②简单介绍中医儿科优势后的患儿家长就诊中医的行为趋向,同样3个问题,与认知度相对应,量表赋值1~5分。
1.5  质量控制
为保证调查的顺利展开和调查质量,对每一个环节都实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包括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调查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和资料整理阶段的质量控制。
1.5.1  调查方案设计、论证和预调查  本调查经过研究组成员的反复论证,并得到了中医儿科以及问卷调查方面专家的专业指导,保证了调查方法科学、可行。研究组于2011年4月10日进行了预调查,并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修订、完善了调查问卷,检验了调查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培训了调查员,保证半结构化测量的客观性以及评价标准的一致性。
1.5.2  调查人员培训  本次问卷调查员均为研究组成员,对研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目的和意义以及调查的流程有很好的了解。通过相互访谈和集体讨论的方式统一李克特量表的评分标准、调查对象选择,并通过预调查对调查员的不足进一步修正,以保证做到客观、统一。
1.5.3  调查质量、资料收集的核查制度  调查员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自我检查,后由各个调查医院确定的负责人核查验收,保证调查表填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对资料进行现场编号。
1.5.4  资料管理  对于问卷调查收集的资料,先进行资料手工整理,排除有明显逻辑错误和漏项严重的问卷,在此基础上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实时双录法进行数据录入、采用实时数据核查,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1.6  数据分析
采用描述性统计对人口统计学信息、就诊原因作描述,采
·
2·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            Feb.2012 Vol.19 No.2
用总计均数区间估计、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量表作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认知度与行为趋向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全部数据计算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
2  结果
2.1  人口学统计学信息
完成有效问卷的432名患儿家长:男108人(25%),女324人(75%);年龄20~29岁167人(38.7%),30~39岁169人(39.1%),40~49岁25人(5.8%),50岁以上71人(16.4%);学历为高中以下者170人(39.4%),高中或中专者141人(32.6%),大专及以上学历121人(28%);居住环境为城市253人(58.6%),农村179人(41.4%)。调查对应的432名患儿:男266人(61.6%),女166人(38.4%);婴幼儿204人(47.4%),学龄前178人(42.1%),学龄期45人(10.4%),青春期5人(1.2%)。
2.2  就诊原因
患儿所患疾病为中医儿科优势病种,但家长选择到西医儿科门诊就诊的原因见表1。从表1可见,50.9%的患儿家长把“大医院,可信度高”作为选择决定因素,有一定的盲目就医倾向。
30.6%的就诊原因为“就近、熟悉”的患儿家长提出,附近没有可靠的中医医院(门诊),可见中医医疗资源配备不够合理。
13.4%的患儿家长就诊原因为“其他人推荐”,可见患儿家长获得医疗信息的途径有限,局限于口口相传的获取。
表1  432位患儿家长选择到西医儿科门诊就诊原因
原因 频次(人次) 百分比(%)
大医院,可信度高 220 50.9
就近,熟悉 132 30.6
其他人推荐  58 13.4
医保定点单位  11    2.5
其他  11    2.5
患儿所患为中医儿科优势病种,但家长未选择到中医儿科门诊就诊的原因见表2。从表2可见,39.4%的患
儿家长完全不了解中医,对中医没概念;28.9%的患儿家长认为中医仅适合慢性病;8.6%认为中医只适合成年人。综合以上三部分,就有76.9%的患儿家长不了解中医儿科优势或是存在一定的误解。另有17.6%的患儿家长由于中药味苦,患儿接受度低而就诊于西医门诊,可见中药的味道及剂型等限制了中医药的发展。
表2  432位患儿家长未选择中医儿科门诊就诊原因
原因 频次(人次) 百分比(%)
不了解中医 170 39.4
认为中医只适合慢性病 125 28.9
药味苦,不方便  76 17.6
认为中医仅适合成年人  37  8.6
其他  24    5.6
2.3  态度测量的李克特量表评分
对符合特定条件的患儿家长进行中医儿科优势认知度的李克特量表评分[4]。其中平均分的总体均数区间估计,95%的置信区间为(1.996,2.168),众数为1。总体均数与中立态度评分3做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儿家长对中医儿科优势的认知度不足。符合特定条件,作为本研究样本的患儿家长,经调查员介绍中医儿科优势后的行为趋向李克特量表评分的总体均数区间估计,95%的置信区间(3.466,3.609),众数为3.667。总体均数与中立态度评分3做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中医儿科有了解的患儿家长选择就诊于中医的趋向良好。   
2.4  患儿家长态度的影响因素
以李克特量表平均分为应变量进行逐步回归。结果表明,中医儿科优势在特定患儿家长中的认知度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学历(高中以下/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生活环境(城市/郊区),见表3;经调查员介绍中医儿科优势后特定患儿家长就诊于中医行为趋向的影响因素分别是:性别(男/女)、学历(高中以下/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见表4。
表3  认知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参数估计 标准误 P值
生活环境    -0.287 0.092 0.002
学历      0.165 0.056 0.003
表4  就医趋向的影响因素
陈倩倩婴儿影响因素 参数估计 标准误 P值 学历 0.108 0.044 0.015
性别 0.182 0.083 0.029
3  讨论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于态度测量的国际通用的李克特量表测量中医儿科优势在特定患儿家长中的认知度,以及经调查员介绍中医儿科优势后,患儿家长就诊于中医儿科的行为趋向。该量表在调查样本中的信度评价的标准采用Cronbach’s系数, 2个李克特量表的Cronbach’s系数分别为0.785和0.722,此系数评价标准为大于0.7则对团体有很好的测量作用。可见本次研究的2个量表能够反映特定人对中医儿科优势的态度。
对特定人的就诊原因调查中发现,超过一半的患儿家长就诊原因为“大医院,可信度高”,而对患儿病情适宜何种医疗方式没有考虑,就医存在一定盲目性,打消这种盲目性,医疗知识的普及将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调查显示,中医儿科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众可及性差也成为了限制中医儿科发展的因素之一。    不选择到中医儿科就诊原因调查结果显示,部分的患儿家长对中医儿科优势完全不了解或是对
中医儿科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因此,把中医儿科优势正确地传递到患儿家长中势在必行。另外,调查发现,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使得中药味苦等缺陷更加突出,这就使得中药剂型改革以及矫味剂的研发在中医儿科尤显得重要。
对患儿家长进行的中医儿科优势的态度测量中发现,中医儿科优势在特定患儿家长中的认知度不足,而居住环境为郊区、学历低的患儿家长认知度更差些。现今中医宣传力度不够,仅有的宣传停留在中医哲学、生活保健上,对中医优势以及中医就医导向没有很好地宣传,导致患儿家长认知度低下,或是对中医有认知但不知道何时该选择中医儿科,对中医儿科优势没有很好地认识。经调查员介绍中医儿科优势后,患儿家长就诊于中医儿科的行为趋向良好,中医儿科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这表明中医
2012年2月第19卷第2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3· ·专题论坛·
比较效益研究对中医临床研究的启示
付莹坤,谢雁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关键词:比较效益研究;中医;临床研究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02.002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2-0003-03
随着国家及公众越来越关注药物能否在患者中真正起效以及患者的费用效益问题,比较效益研究应运而生。其目的在于研究哪种疗法对患者真正有效,或哪一类患者获益更多,或利用已有数据使效益和费用保持均衡。2009年,美国政府颁布《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决定投资11亿美元用于资助比较效益研究,并于2010年成立“患者导向医疗效果研究所”以专门服务于比较效益研究[1]。中医临床医生及研究者也希望更好地把真实世界条件下研究的证据融入临床医疗实践中。然而,比较效益研究在中国尚属较新的概念,特别是很多中医临床研究者过分依赖随机对照研究,对观察性研究在临床循证研究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  比较效益研究的定义
比较效益研究是指在真实世界条件下,对不同干预措施和干预策略(包括药物、手术或其他诊治方法)在预防、诊断、和监控方面的利与弊进行实施和整合,既包括通过实施新的研究产生新的研究数据,也包含对现有数据的分析。美国官方对比较效益研究的定义有3个方面的界定:①比较不同的健康服务方法以解决某一具体的临床问题、健康条件或疾病,可以包括诊断方法与方法,手术与药物等的比较;②比较的治
基金项目:“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502- 030);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
主选题项目(Z0133)通讯作者:谢雁鸣,E-mail:zhinanb2010@yahoo 疗手段必须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③比较效益研究效果的衡量必须密切联系临床,如死亡率、成人发病率、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等应包含在内[2]。这与中医临床研究的特点有多项契合。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对比较效益研究作了如下描述:“比较效益研究通过对不同医疗策略干预下各组患者数据的分析,比较不同策略带来的实际效益,以期给临床决策和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信息。它将提供更多及更好的信息以制定针对每个患者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快个体化诊疗中最佳方法的发现。”[3]    总之,比较效益研究旨在了解在现实应用中的卫生保健实践和干预对患者产生的最终结果,此结果包含临床效果、患者的体验等,慢性病患者还包括其生活质量。正确的利用比较效益研究将有助于真实世界的经验转化为真实世界的证据,提高对患者的医疗质量。
2  比较效益研究的方法
现有的许多研究方法可以用于比较效益研究,如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前瞻性观察研究及回顾性观察研究(队列、病例对照、巢式队列)等。虽然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提供的比较效益研究结果往往存在许多局限性[4],如条件限制严格、可行性差、试验人不一定反映实际应用、对照不一定合适(通常以安慰剂或传统疗法做对照)等,但用观察类研究填补比较效益研究结果的空白仍存在争议。因此,要得到正确的比较效益研究结果,需要结合不同研究设计得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儿科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或宣传方式不合理,发展受到限制。    基于调查,笔者提出对中医儿科宣传的几点建议。①加大对中医儿科优势的宣传:一是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众对中医知识的获取度远较现代医学差,严重限制了中医的发展;二是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重视对中医优势的宣传,提供就医导向,使众知道何时该选择中医;三是加大对郊区、低学历人的宣教:郊区、低学历人对中医儿科优势的认知度更差,宣传应对这部分人有所偏向。②实现覆盖面大、方式多样的中医宣教,探索有效的宣传方式。现有中医儿科宣教的覆盖面远远不够,方式单一才导致了众的认知度低下,政府决策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覆盖面广、方式多样的宣传,以便使不同的人都可获得有关中医优势的知识;另外,由于中医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接受现代教育的人们存在理解障碍,研究众可以理解又不失科学性、中医特的宣传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的特优势及发展策略[J].中医儿科杂志,2010,
6(1):3-6.
[2] 范华.新世纪中医儿科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现代中医药,2003,
23(4):33-34.
[3] 郭秀花.医学现场调查技术与统计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4] 元莱滨.李克特量表的统计学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J].山东科学,2006,
19(2):18-28.
(收稿日期:2011-09-10,编辑:蔡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