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珊珊[陈毅之女] - 人物经历
  陈毅全家——陈毅、张茜,陈昊苏、陈丹淮、陈小鲁、陈姗姗(丛军)50年代初上海合影陈毅有三子一女,丛军就是他唯一的女儿,原名陈姗姗。
  出身背景111
  陈毅元帅给几个子女取的名字,基本是按其出生地而来的。长子陈昊苏出生在江苏,次子陈丹淮生在安徽,三儿陈小鲁生在山东,只有女儿丛军因为姗姗来迟,而名陈姗姗,直到参军后才改名为丛军。
  丛军是1972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被选派到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语言的。她是我国在“”期间送出去的第一批留学生。改革开放后又到美国攻读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她先后在外交
部当过翻译司长,还出任过驻爱沙尼亚大使,她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女大使之一。身为女外交官又是名门之后,丛军在国际舞台上的每一次亮相都格外引人关注。加上她一口标准清澈的伦敦音,更是让许多西方外交家为之倾倒。
  丛军的父亲陈毅元帅一生最为人乐道的就是其三重身份——元帅、诗人、外交家,而作为他唯一的女儿,丛军所走的几乎是和父亲一样的道路:参军入伍,出国留学,从事外交。特别是了解和熟悉陈毅元帅的老外交官们,在丛军身上依稀看到了陈毅元帅当年的英姿,都说丛军眉宇之间和她的父亲很是相像。     
  学习经历
  丛军的职业外交生涯,几乎就是父亲为她设计的。少年时代,丛军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中。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选择外语专业,需要远见和经验。就在当年丛军即将升入初中时,为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她的父母陈毅和张茜夫妇之间还出现过分歧。
陈玮儒
  丛军说,当时“妈妈希望我考解放军艺术学院,因为她原来就是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能歌善舞,很活跃。我从小学钢琴、小提琴,都是妈妈的主意。可爸爸却说,国家很需要外语人
才,女孩子文静一点,学点外语不错。正好当时外语学院开始办附中,我觉得我爸这个决定特好”。 这场“文艺”和“外语”的争论,最后还是父亲说了算。于是丛军就进入了外语学院附中读书,从而直接影响了她的一生。
  当年为了帮助女儿学好外语,陈毅专门给丛军买来了英国广播电台英语讲座唱片《林格风》和《基础英语》等教科书。40多年前陈毅的这种行为,即使放在今天,也足以和当今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相媲美。由此可见他当年对女儿的呵护与厚望。
  然而,丛军初中刚毕业,“文化大革命”就突如其来,学校“停课闹革命”,丛军再次面临着新的选择。或是上山下乡,或是报名参军,这是当时绝大多数城市青年学生别无选择的选择。但是陈毅同志以他的声望和性格当即表示:女儿哪儿都不要去,就留在家里学外语,国家将来还是需要外语人才的。但是在大环境的压力下,陈毅并没有能留住女儿。1968年,丛军就只好从军入伍,把自己的名字“陈姗姗”改成了“丛军”,到北京军区二六一医院当了一名护士。
  即便如此,陈毅同志还是一再告诫已经是军人的女儿,工作之余还是要抓紧时间继续学习英语。学好了英语总有能派上用处的一天。丛军记住了父亲的话,在此期间一直没有中断英语学习。事后丛军觉得父亲是有远见的。当时如果没有父亲的指点,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
也许自己后来即使有出国留学的机会,也没有那种能力,更不会有自己后来的外交生涯。
  由于在“”中和许多老干部一样受到了冲击,陈毅同志的身体每况日下,终于病倒了。1971年他就由夫人张茜陪同到北戴河休养去了。这也是陈毅同志最后一次到北戴河休养。那一年。丛军就赶到北戴河去探望父母。在父亲的病床前,她的母亲张茜却拿出了一套四册的英语医学课本,让她继续学习英文。当时丛军看到父亲都病成那个样子,心里很是难受,完全没有心思学习英文了。但是,病中的父亲还是一再鼓励她一定要坚持下去,绝不能半路而废。
  丛军后来回忆说:“我能选择这个职业,能有今天,还是靠父母的支持。在那种情况下,他们没有让我放弃,我很感激他们……”
  几年之后,当丛军结婚时,她的父母已经双双离世,没有能看到女儿的婚礼。当时作为新娘的丛军,她的随身嫁妆就是一架钢琴和那一套父母送给她的四册英语医学课本——那就是她最好的嫁妆。
  人生逆转
  197216日,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陈毅同志在北京逝世了,终年71岁。父亲的逝世对年轻的丛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是对她意志的一次最大的考验。让她感到更为不幸的是,父亲刚刚去世,母亲又查出患有癌症,住到301医院去了。这对丛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是这一年,却是丛军人生道路的大逆转。
  当时,姬鹏飞外长的夫人许寒冰是外交部干部司的司长,也是陈毅同志的生前好友和同事。有一天,许寒冰就到医院来看望丛军的母亲张茜同志,在谈话时她们就自然地谈到丛军身上来了。因为丛军是张茜和陈毅最小的一个孩子,也是唯一的一个女儿。如今陈毅同志已经不在,自己又身患绝症,所以对女儿的牵挂就成了张茜同志最大的心病。
  这时,许寒冰同志就对张茜说,“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要选拔一批青年学生到国外去留学,主要是学习外语。周恩来总理一再指示,我们的外交人才已经是青黄不接了,翻译还是要培养的。因此就想把过去在外语学院附中学习的老初三学生招回来,送到国外深造,将来回来后就到外交部当翻译。你女儿正好是外语学院附中的学生,完全符合这个条件,这对她
来说应该是一个好机会”。
  病中的张茜听到这个消息,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对女儿来说这当然是一个机会,但她为什么又担忧呢?原来“”前国家有过规定,高干子弟不能出国留学。如果是这样,那么她的女儿就没有希望了。
  知道这个消息后,张茜就觉得应该先征求一下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的意见,。于是她就给邓颖超同志打了一个电话,请她询问一下总理的意见。邓颖超同志后来回电话说:“恩来说是有这种规定,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陈老总去世了,让姗姗去留学,这个是可以考虑的。”
  张茜同志一听,就明白了总理的意思——也就是说陈毅同志已经去世了,现在自己的女儿也就不能算是高干子女了。既然总理说没问题,那就应该是没有问题。于是张茜同志就决定让女儿到国外去学习。尽管自己现在身患重病,但还是不能耽误女儿的前程。
  几经周折,丛军终于能出国了。眼看女儿离别在即,而且是飘洋过海远去异国他乡,这又让做母亲的忧心忡忡百感交集。在丛军临行之前,已知自己去日无多的张茜,还是提起笔来,为即将远行的女儿写了一首诗:
  丹淮昔离家,父写送行诗。
  儿今出国去,父丧母孤凄。
  临别意怆恻,翻捡父遗篇。
  与儿共吟诵,追思起联绵。
  汝父叮咛句,句句是真知。
  抚今追昔,一片凄怆又是一片深情。张茜同志不由得想到当年陈毅同志18岁时,为了寻求革命的真理,毅然走出巴山蜀水,只身远赴法国勤工俭学。53年过去了,如今,22岁的女儿丛军又要像她父亲当年一样,为了祖国的未来,再次踏上西去的求学之路——何况自己又在重病之中。
  事后丛军才知道,自己当时能去英国留学,实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要知道,他们可是在“”期间,从中国派出去的第一批留学生。他们这些人是“红中国”在经历“浩劫”时,特意选派出来的苗子。所以他们此行的任务不单单是学习外语知识,还是中国保持与世界交
往和交流的一点火种和希望。这批同丛军一起负笈西游的学子后来果然不负众望,大都成了中国外交界的栋梁之材。其中就有现任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外交部副部长、驻美大使周文重,外交部副部长、驻联合国大使王光亚,前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瑞士其它国际组织副代表,裁军事务大使沙祖康以及原商务部副部长龙永图等人。
  当年“”期间,中国所有外语学院一直没有招收过学生,许多像北京外国语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学院这样外语人才基地,当时已经是校园芜秽,一大批学业未成的莘莘学子也是学业荒废,外语人才一时后继无人。当年,外交部已经连续四年没有吸收过一名外语学院的应届毕业生,而外交部各语种(通用语种和非通用语种)的翻译除留下少部分处理日常工作以外,大部分都先后去了山西离石、广东汕头牛田洋等地接受“改造”去了。
  当时虽然也有一些滥竽充数的人进了外交部,但在许多外交场合却无法胜任。把“胸有成竹”翻译成“胸前有一排竹子”的国际笑话,不仅让那些外宾听得一头雾水,而且丢失了国家的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