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盛唐山水诗和边塞
在文学史上,人们习惯把盛唐时期除李白杜甫以外的较有影响的诗人分为山水诗人和边塞诗人,实际上,盛唐诗人的创作题材是多样化的, 并不仅仅在于山水诗或边塞诗,他们也没有明确的流派组织和文学主张,这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诗人是否相对多的以山水或边塞生活作为创作的主要题材。
一、盛唐山水田园诗
(一)盛唐山水田园诗繁荣的原因
山水田园诗的盛行,有它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首先是社会、经济繁荣给诗人提供了优闲生活的物质条件。其次是艺术各门类如绘画、音乐的艺术经验对山水诗创作的渗透,促使了山水诗创作艺术的提高。再次是盛唐思想文化的相对开放,使士大夫文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道家、佛家山水田园意识的影响,引起了观物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心理的改变,产生了一种新的山水田园的审美意识。
(二)山水田园诗的主要作家
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孟浩然在盛唐诗人中可算是一个前辈。李白称他“孟夫子”,说他“红颜弃
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高人、隐士。早岁隐居家乡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后往吴越等地漫游。他的诗多写山林静趣和怀材不遇的苦闷。较多地带有隐士的恬淡与孤清。由于生活面窄,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不多,但其艺术造诣较高,写景诗有不少刻画入微的名句。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王维前期的诗大都反映了现实,有着较进步的政治倾向。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鲜明的反映了他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王维是唐代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杰出诗人,他工诗善画,又精通音乐,并能以画、乐之理融会于诗中。使文坛的诗风豁然开朗,范围也逐渐打拓宽,给诗坛注入了一些新意。尤其是白描的手法,给人清新之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句子。
王维的一生受佛教的影响很大,许多诗歌在创作中,体现了一种洁身自好,对事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其后的诗坛影响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三)山水诗作品赏析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全诗自然真率,语淡情浓。农家生活的简朴,故人情谊的深厚,乡村气氛的和谐,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中表现了他求张九龄荐举的心情。诗中所描绘的洞庭岳阳景,气势雄浑,境界壮阔。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诗人从大处落笔,把汉江给予自己的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写了出来。写山,甚至不写它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它若有若无。’真象一幅水墨画,把南国水乡空气的湿润和光线的柔和表现得恰到好处。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分析:
《山居秋暝》是王维的代表作。诗中把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意境的山水画。
王维的诗,非常善于创造意境,人称“诗中有画”,是诗情与画意的完美结合。
二、盛唐边塞诗
盛唐边塞诗,因其内容描写了边地战争、边塞风光、军旅生活、外交活动而得名。盛唐诗人因写边塞诗而体现出他们的风格故称为边塞诗人,与山水诗派相对应。盛唐山水诗和边塞诗艺术地反映了盛唐文人的人格理想和精神气度。进与退、仕与隐、兼济与独善的对立与互补,构成了盛唐之音的二重奏。
(一)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1、盛唐强大的国力和高昂的时代精神激励着一代士大夫文人积极投入建功立业的实
践。
2、边塞战争的频繁和朝廷对军功的奖赏。
3、幕府的建制和边塞招募文士。幕府本指将军出征时的军事指挥部,开元间,为了边防需要在边疆重镇设置了节度使,其后,节度使权利不断增大,统领一方军政大权,每个节度使都有自己的幕府建制,需要大批有文韬武略的知识分子帮助处理日常事务。因唐代每年科举取士的名额有限,考不中的甚至是考中的,都想到幕府去,投笔从戎,建功立业。
(二)主要的边塞诗人
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因为高适、岑参的成就最大,因此边塞诗派又被人称为“高岑诗派”。
高适(702—765),沧州渤海(今河北沧州市)人,早年落魄潦倒,曾随军到东北塞外征过契丹,官居显位后又曾数次出塞,因而,他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他的边塞诗能从自己多年的贫困沉沦的生活经验出发,对士卒的英勇报国立功深表崇敬,对官兵的矛盾特别敏感。对将官的无能、腐败,他敢于揭露;对士兵的痛苦,他寄予同情。其最著名的作品是《燕歌行》。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大半生在军队中当文书、参谋,随军驻守边疆多年,即《唐才子传》中所说:“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长期的边塞生活,使岑参对边塞军旅生活有许多感性的认识,对边塞的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有着深刻的感悟,因而,他常常以雄健的笔触,描绘一幅幅奇异而又壮伟的塞外图景,抒发他“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的壮志豪情。从而,也使岑参成为边塞诗派中最卓越的一位诗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其代表作。
王昌龄(?—756?),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所作边塞军旅、宫怨闺情及送别之诗,清刚俊爽,深厚婉丽。尤其是其边塞诗更是独树一帜。王昌龄没有边地的亲身感受,但是他凭自己一贬再贬的仕途遭遇和官职低级的处境,对于从征士卒的思想感情有某些共鸣之处,他的诗善于抓住从征将士复杂矛盾的感情加以逼真自然的描绘,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写士卒思乡,又具有悲苦婉曲的情味。如《从军行》最为著名:“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境雄浑开阔,情调慷慨激越,歌颂了戍边战士的英勇精神。再如其《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作者从古时落笔,提起漫长的边塞历史,引人遐思,然后站在高处,用
三四句把边塞将非其人的现实问题加以含蓄地揭示,言有尽而意无穷,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此外、王之涣、王翰、崔颢等也较著名。这些诗人大都有边塞生活体验,他们从各方面深入表现边塞生活,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他们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采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请缨投笔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的思想感情。对战争的态度,有歌颂、有批评,也有诅咒和谴责,思想上往往达到一定深度。其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
(三)边塞诗赏析
《从军行》(三首)
千载不变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评析
1、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如《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首句以“秦”、“汉”渲染兴起,切入题旨,明月,边关是边塞诗中最常出现的物象,明月代表幽思,边关代表战事,这二者间所能发出的感慨几乎以被古往今来的诗人写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但《出塞》写得凝练,平实而又悠长,耐人寻味;在无兴处生发出无限的思虑;明月在秦关在汉,而眼前的诗人在当世,言内言外的物象因时空的不同在一瞬间成为永恒。这就使其后的“万里长征人未还”,从一个征人,一队征人变成了古往今来千千万万的征人;一个不还,一队不还,变成了千千万万的不还。这样,就使诗歌所描写的情境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有了更普遍的意义。
2、在简单的景物描写中渗透他浓密的情感激荡。《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除“黄沙……不还。”一句体现出英雄气概外,前两句的景物描写亦渗透了他的情感。长云与雪山,孤城与玉门关;这是两对在边塞诗歌中很常见的物象,然而一个“暗”,一个“望”,先是以辽阔的视野,高举的情思将边塞宽阔广博而又苍凉的景致完全勾勒了出来,让人不觉一阵气闷,这样的气势与感染力尽在一个全不见形迹的“暗”字上。而后的“望”则是一种充满人文气息的苍凉孤寂,空旷的大漠之上,与玉门关相距千里的孤城默默的,良久的,甚至可能是千载不变的回望着玉门关,更是回望着关内,回望着征人们的家乡。
3、王昌龄的边塞诗往往不拘泥于具体的战事,而且用跨越式的写法。“大漠风尘日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只选取将士出征时的场景来写,然后写战争取得胜利,并未细写战争的过程,之间留有空白,给人以跳跃感,这是诗人由生活出发,由诗绪引领,思潮喷涌的一种体现。诗人往往能够在意象深处到一种情感深处的媒介,从而将物象以大胆跨越的方式编织在一起,浓密中又见空间,读者可以对这一空间进行充分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