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弦上的咏叹调》
教材分析
《G弦上的咏叹调》,此曲为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了解作曲家巴赫,充分感受这首咏叹调的抒情性。
2、通过直观教学,认识小提琴。
3、通过师生演奏促进对作品理解,使学生对乐器小提琴感兴趣。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欣赏音乐,认识乐器。
g弦上的咏叹调乐谱教学难点
通过直观教学理解音乐。
教学准备
小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古典音乐的历史长河里,美妙的乐章不胜枚举,有的曲子愈久愈甘醇,雅俗共赏,今天我们介绍一首乐曲——巴赫创作的《G弦上的咏叹调》。
三、新课教学
1、播放音乐,直接从聆听入手,请同学在听的过程中静静思考是中国乐曲还是外国乐曲、什么乐器?
2、提问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3、看幻灯片介绍乐曲作者巴赫的成就和成长故事。
4、教师表演该曲,提问音特点。
5、教师演奏的时候只用了G弦,顺便简介小提琴这件乐器。
6、讨论听乐曲感受到的画面、场景、情绪。(静静的、夜晚、悲伤、悲凉等)
7、教师分段赏析讲解该曲,启发学生画出每段的旋律线。(学生画出旋律线,并回答出旋律起伏较大特点)
8、通过分析力度变化,音特点,得出乐曲所表达情绪特点。(抒情性强)
9、根据对乐曲的分析,引导学生去想象这样的抒情性乐曲的用途。
四、小结
歌德曾这样评价此曲:“《G弦上的咏叹调》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动。就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因为我的内心这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这一评价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让我们伴随着音乐结束本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