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课《爱的奉献》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爱的奉献》,从而更深刻理解歌中所表达的主题,激发爱心。
2.知识与技能:通过学唱歌曲,为歌曲划分乐段,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3.过程与方法: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培养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通过听唱和模唱的方法,记忆歌曲旋律。
教学难点2.通过讨论法和合作法,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爱的奉献歌谱   
欣赏视频《爱的奉献》。
1.学生边观看,边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2.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师:爱,给世界带来了和平与祥和;爱,给人类带来了欢乐与希望。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吝啬爱,要献出自己的爱,让世界因为有了你的爱而更加温暖。
1.聆听歌曲《爱的奉献》,教师范唱。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
2.再次聆听歌曲《爱的奉献》范唱。
教学要求:在听范唱之前,老师提出问题:
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2)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听录音范唱。
听完范唱以后,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歌中唱了“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等等。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师:从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了爱的伟大力量。正因为人们心中有爱,所以才能一次次地战胜困难,拯救他人,世界才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3.分段学习歌谱。
1)在分段学习歌谱中,先让学生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以此来降低学习歌谱的难度。(老师和学生一起视唱歌谱,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在相同旋律处用红颜表示。)
2)视唱歌曲中的相同旋律,注意唱准高音音程,唱满延音线的时值(六拍)
3)完整视唱歌谱。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八分休止符的空拍。
4)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让他们一边做“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视唱曲谱。
4.歌词的学习。(《爱的奉献》歌词节奏谱)
1)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第一段歌词中的四个排比句。
2)全班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学要求:教师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歌词。
5.学唱歌曲。
1)聆听《爱的奉献》范唱,小声哼唱歌曲。
2)老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老师的口形,随《爱的奉献》伴奏张口无声地学唱歌词。
3)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唱好歌曲中的连音,按照正确的发声和吐字演唱歌曲。
教学要求:在学生学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唱好连音,并随时纠正
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6. 歌曲处理。
学生分组讨论(提示从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入手)表达出歌中的主题与情感。
演唱歌曲时,力度要随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第一乐段的情绪优美抒情,旋律在较低的音区迂回,演唱时要注意声音不要太压、太低沉,要用深情的语气来唱,音量也可弱些。第二乐段的情绪稍激动,旋律大多在学生的高音区,要防止声音太直、太喊,仍应保持明亮而柔和的音。歌曲的尾声部分(即四个“啊”处)应用指挥动作提示节拍,唱到最后一个“啊”时声音要渐弱,表现出人们对爱的期待和把世界变成美好人间的向往与追求。
7. 欣赏歌曲《爱的奉献》动画
8. 设计演唱形式。
1)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2)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唱歌曲,同学们不仅认识到了爱所具有的伟大力量,被平凡而又伟大的爱所感动,而且还分组设计了不同的演唱形式,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关爱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把自己的爱心献给社会,献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