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一杯酒该凭吊谁?
    一、导入
    师:诗人离不开酒。不信,同学们,你们看,我们书本第三单元的诗人们。
    曹操对酒当歌,感慨人生几何,生命短暂,时光易逝。他的酒是忧虑。
    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的酒是忧愁与孤独。
    杜甫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才停止喝酒。虽然手中无酒,背后却是悲凉。
    白居易谪居浔阳,面对春江花月夜,此等良辰美景,也只能往往取酒还独倾。他的酒是孤独啊!
    当酒杯从唐代的诗人们传递到宋代的词人们手中,这酒背后的含义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变化?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师:你们到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里边的酒了吗?请大声的读出来。
    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师:梦的特点有什么?
    生:梦总会醒来
    生:虚幻
    生:短暂
    师:苏轼说,人生在世就像一场梦,太虚幻了,太短暂了。
    还是洒一杯酒凭吊江月。
    为什么会写凭吊江月而不写凭吊人或者凭吊什么事?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头开始探寻答案。
    这首词的题目赤壁怀古,这就告诉我们,苏轼在赤壁怀念过去的人,过去的事。
    师:这是真的古赤壁吗?请看看书本底下的注释。
    生:黄州的赤鼻矶。
    师:语文书的注释告诉我们,此赤壁非东汉末期赤壁大战的地方。没想到吧,这是一个假的赤壁。苏轼词中也写了。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也是听别人说这是古赤壁战场。
    假赤壁和真赤壁又有什么关系,博学多才的苏轼能不知道真的赤壁在长江沿岸吗?
    赤鼻矶不曾见过三国时期的赤壁大战,但长江见过啊。
    于是开头便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
    关于长江流水的意象,已经多次在课堂重复。
    我们分了三个角度思考:
    从自然界角度看,特点是壮丽,壮阔。
    从生命的角度看,长江的生命无穷无尽,永恒
    从诗人的角度看,他的生命非常短暂
    每次理解“江水"诗歌,你记得替换成诗人在感慨时光易逝,生命短暂,自然界(宇宙)永恒。
    里边暗含一层对比,诗人把个体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界永恒比较,从而会让人产生一种壮志难酬,功业未成的感情。
    不管是 古来万事如流水
    还是 不尽长江滚滚来
    抑或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明.杨慎)都是如此。
    以“大江东去”的“江"起笔,以“一尊还酹江月”的“江"结束。整首词像一个圆,起点便是终点。
    长江流水见证了历史上的各种杰出人物,但各种英雄人物都俱往矣。包括《赤壁怀古》里面提到了哪个历史人物?
    生:三国时期的周瑜。
    师:周瑜在苏轼的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一相关的句子。你们读一读,读完之后请同学来概括苏轼眼中的周瑜有什么特点?(四字概括)
    生: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生:姿容雄伟,英气勃发。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抓住诗歌的注释。这个方法值得我们同学都学习。
    我们知道分析人物形象有两个角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请问“雄姿英发。”是哪一个角度描写周瑜这个人物?
    生:正面描写
    师:那么“小乔初嫁了",是正面描写or侧面描写?
    生:侧面描写
    师:历史上的小乔是一个大美人,她和周瑜结婚了。这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周瑜这个人物?
    生:幸福美满
    师:“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手里拿着羽扇,头戴青丝带头巾,说笑闲谈时,80万曹军就灰飞烟灭了。这是正面or侧面?
    生:“羽扇纶巾"是正面描写里边的外貌描写,刻画了周瑜儒将风度。风度翩翩。
    生:“谈笑间”是正面描写里边的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了周瑜指挥若定,从容不迫,淡定自如。
    生:“樯橹灰飞烟灭"是侧面描写,赤壁之战,东吴因为取得胜利而被载入史册,苏轼认为是周瑜的功劳。我觉得用赫赫战功,功成名就能概括周瑜形象。
    师:一注释4,24岁就出任重要的职务,我们还能用哪四个字概括?
    生:年轻有为。志得意满。
    师:以上就是苏轼眼中的周瑜形象分析。
    在历史中,小乔初嫁周瑜,是周瑜24岁。
    赤壁大战是周瑜迎娶小乔之后又过了9年。
    所以小乔初嫁了,不可能在赤壁大战那个时间段。
    因此这个完美的周瑜形象是苏轼特意塑造的,那么他目的是什么?
    师:苏轼在黄州的心理历程大致是什么样的?
    同学们阅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记承天寺夜游》之后,概括苏轼黄州经历。
    生:因诗获罪,惶恐不安。
    生:贬谪的落寞
    生:孤独。
    师:再补充几个点。
    苏轼45岁,被贬黄州。
    苏轼47岁,写“十年生死两茫茫”。
    黄州时“竹杖芒鞋",“早生华发”。
    与周瑜相比较,这边是功成名就,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
    周瑜“雄姿英发"而自己“早生华发”,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自己在政治上一事无成;
    这么比较的话,感觉周瑜的形象就是来扎刀苏轼的,刀刀戳中要害。苏轼内心只会好难受啊!
    苏轼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周瑜形象,周瑜太成功了。在这个周瑜面前,苏轼在黄州感觉就是一个loser,你看,这个失败的人类! 一捧江山在掌握
    对啊,用一个完美周瑜烘托苏轼的悲惨。这就是目的所在,烘托自己的人生悲惨。
    是的,赤壁是假的,小乔初嫁了发生在赤壁之战也是假的,在假的赤壁怀念了一个自己塑造的人物。
    因此,这一杯酒不是凭吊赤壁,也不是凭吊周瑜,而是江月。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是谁在神游故国?是苏轼。
    是谁笑话苏轼多愁善感,过早生了白发,并且尚未建功立业?(功业未就,老大未成,活成了一个笑话。)
    还是苏轼。
    那个站立在赤鼻矶的诗人,面对滔滔江水东流的那一刻,他悟了。
    也就是那句名言,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不管是人生这场梦是成功还是失败,最终都是虚幻的,都是短暂的。即便完美如周瑜不也是被大江东去,浪淘尽了吗?苏轼我在黄州虽然处在人生失败的时刻,处在人生的逆境当中,我的结局也是被浪花淘尽。这就是人生,它总归是虚幻的,不必计较成败得失。只有什么是永恒的?
    只有天地和宇宙是永恒的,只有眼前的长江和天上的那轮月亮是永恒的,因此,我决定举起酒杯,将酒洒在地上,心怀庄重与敬意凭吊江月。
    小结
    年华逝去的惆怅,功业未就的失落,积极入世的理想都不过一场梦,黄州经历成就了一个旷达乐观的大诗人苏轼!
    师:请同学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
    2.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教学后记
    发现这首赤壁怀古并不是定义里边的怀古诗,赤壁是假的,历史人物也有些假。所以写教学设计时,设置了一个疑问。
    苏轼在凭吊谁?
    咏史怀古诗
    咏史诗是诗人阅读史书,检点旧说时,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叙述、评价、凭吊或借古人际遇、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怀抱的一类诗。长于议论。
    怀古诗指诗人因登临古迹游览,凭吊古人,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往往要写景,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长于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