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卷㊀第1期2021年1月
董沁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
Vol.45,No.1Jan.,2021
DOI:10.12302/j.issn.1000-2006.201908029
㊀收稿日期Received:2019⁃08⁃21㊀㊀㊀㊀修回日期Accepted:2020⁃08⁃21
㊀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M642260);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7)100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㊂
㊀第一作者:李沁宇(187178767@qq.com)㊂∗通信作者:张金池(zhangjc8811@gmail.com),教授,ORCID(0000-0002-0517-7214)㊂㊀引文格式:李沁宇,刘鑫,张金池.长三角区域酸雨类型转变趋势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5(1):168-174.
LIQY,LIUX,ZHANGJC.ChangingtrendsofacidraintypesintheYangtzeRiverDeltaregion[J].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2021,45(1):168-174.DOI:10.12302/j.issn.1000-2006.201908029.
长三角区域酸雨类型转变趋势研究
李沁宇,刘㊀鑫,张金池∗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江苏㊀
南京㊀210037)摘要:ʌ目的ɔ酸雨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而我国长三角区域已成为全球重要酸雨影响地区之一㊂目前,我国已对SO2排放进行了有效控制,但随着氮氧化物排放量显著增多,氮沉降问题逐渐加剧㊂为此,探究长三角区域的酸雨类型转变趋势,为现在及将来酸雨危害严重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㊂ʌ方法ɔ将长三角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海㊁南京㊁苏州和宁波4个城市为代表,通过分析4个城市降水及大气排放物特征,了解区域酸雨类型的特点㊂ʌ结果ɔ长三角区域多年平均降水pH和酸雨频率分别为4.87ʃ0 28和(57 12ʃ18.67)%,大气中SO2含量逐年显著下降,但是4个代表城市大气NO2含量变化趋势存在差异㊂
其中,上海和南京地区NO2含量缓慢下降,而苏州和宁波地区NO2含量则仍然呈显著上升趋势㊂降水pH仍然
受SO2含量变化的显著影响,降水中硫氮比(SO2-4与NO
3含量比)从20世纪90年代的7.5左右下降到当前的2 0左右,区域酸雨类型已经转变为硫酸-硝酸混合型㊂ʌ结论ɔ长三角区域仍然受到酸雨影响,且酸雨中硫氮比
正逐渐降低,酸雨类型发生了转变,这将对长三角区域生态系统提出更加严峻的考验㊂关键词:长三角
地区;酸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氮比中图分类号:X831;S718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文章编号:1000-2006(2021)01-0168-07
ChangingtrendsofacidraintypesintheYangtzeRiverDeltaregion
LIQinyu,LIUXin,ZHANGJinchi∗
(JiangsuProvinceKeyLaboratory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andEcologicalRestoration,Co⁃InnovationCenterfortheSustainableForestryinSouthernChina,CollegeofForestry,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210037,China)Abstract:ʌObjectiveɔAcidrainisanenvironmentalproblemofglobalconcerns.TheYangtzeRiverDeltaregionofChina(YRD)hasbecomeoneofthemajoracidrainregionsintheworld.Currently,SO2emissionsinChinahavede⁃creasedbecau
seoftheimplementationofaseriesofSO2controlmeasures.However,NO2emissionshavenotdecreasedsignificantly,andthismayleadtoaprogressivechangeinthetypeofacidrain.ExploringthechangingtrendsofacidraintypesintheYRDregionwillprovideatheoreticalbasisfortherestorationandsustainablemanagementdevelopmentofforestecosystemsstressedbyacidrain.ʌMethodɔInthisstudy,weexploredthecharacteristicsofacidrainintheYRDregionbyintegratingthecharacteristicsofprecipitationandatmosphericemissionsinmajorcities.ʌResultɔTheannualaveragepHvaluesandfrequencyofacidrainwere4.87ʃ0.28and(57.12ʃ18.67)%intheYRDregion.TheSO2contentintheatmosph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yearbyyear.However,noconsistentpatternofNO2contentwasfoundindifferentcities.TheNO2contentdecreasedslowlyinShanghaiandNanjing.Incontrast,th
eNO2contentintheatmos⁃phereclearlyincreasedinSuzhouandNingbo.TheprecipitationpHvalueswerestillmainlyinfluencedbySO2inthe
YRDregion.However,theSO2-4/NO-
3inprecipitationdecreasedfrom7.5inthe1990sto2.0,whichsuggeststhatthe
typeofacidrainhaschangedfromsulfuricacidrain(SAR)tomixedacidrain(MAR)intheYRDregion.ʌConclu⁃
sionɔTheYangtzeRiverDeltaregionexperiencesstressbecauseofacidrain,andtheSO2-4/NO-3ofacidrainhasde⁃
creasedyearbyyear.Inthefuture,thechangeinacidraintypesfromSARtoMAR,ortonitricacidrain(NAR),
mightcomplicatetheongoingchallengeofecosystemstabilityandincreasetheriskstoecosystemfunctioningintheYRD
㊀第1期李沁宇,等:长三角区域酸雨类型转变趋势研究region.
Keywords:YangtzeRiverDelta;acidrain;sulfurdioxide(SO2);nitrogenoxide(NOx);SO2-4/NO-3
㊀㊀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产物之一,其形成大体分4个过程:水蒸气凝结在含有硫酸盐㊁硝酸盐等的凝结核上;形成云雾时,SO2和NOx等被水滴吸收;气溶胶颗粒物和水滴在云雾形成时相互碰撞㊁凝聚并与雨滴结合在一起;降水时空气中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被冲洗进入雨中[1]㊂英国化学家Robert首先定义了pH<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为酸雨[2-3];20世纪中期,人们发现空气污染与大气硫酸盐沉降存在密切联系[3-4]㊂现代酸雨的概念主要是指由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的区域性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来源于煤㊁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㊂煤中含有硫,燃烧过程中生成大量SO2,此外煤燃烧过程中的高温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为NO,继而转化为NO2,造成酸雨[5-6]㊂酸雨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和无机酸,绝大部分为硫酸和硝酸㊂酸雨的pH取决于它所含的各种阳离子(如H+㊁NH+4㊁K+㊁Na+㊁Ca2+㊁Mg2
+等)和阴离子(如SO2-4㊁NO-3㊁Cl-㊁HCO-3㊁F-等)的含量㊂其中:对降水酸度影响最大的阴离子是SO2-4,其次是NO-3㊁Cl-;阳离子主要是H+㊁Ca2+和NH+4㊂根据酸雨中主要离子SO2-4和NO-3含量的比值(硫氮比),可以将酸雨分为硫酸型酸雨㊁混合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7]㊂
此前,我国酸雨以硫酸型为主,主要是因为我国以煤为主要燃料,燃烧前后脱硫处理不彻底,导致大量SO2排放进入大气中,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8-10]㊂对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用于控制污染物尤其是SO2的排放,其中以电力产业为主,因而从2006年起中国SO2的排放量快速下降[11],降水的pH也开始上升㊂近年来由于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加,氮沉降问题加剧[12-13],导致酸雨中硝酸盐浓度上升并降低了降水中的硫氮比[9]㊂而随着酸雨中NO-3含量增加,易造成土壤酸化:Bergkvist等[14]研究发现,NO-3浓度的增长将导致土壤酸度和Al3+含量升高,使得土壤对酸雨的缓冲能力降低;Zhao等[9]发现,虽然我国通过对SO2的严格控制减缓了土壤酸化问题,但随着NOx和NH3排放量增加,土壤酸化问题仍然很严峻㊂统计可知,近20年来,北京㊁临安和广州等地降水中硫氮比从4.28 5.40下降到1.50 1.81[15-17]㊂我国长三角地区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区域,对该区域酸雨类型变化趋势的研究尚未展开㊂因此,本研究通过整理长三角地区城市降水及大气指标,综合探讨
长三角区降水酸化组成物质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降水酸化程度和长三角区域酸
雨类型的变化趋势,深入了解我国长三角区域酸雨
现状,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及城市周边林地经营管
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现实依据㊂
1㊀材料与方法
1.1㊀研究区概况
长江三角洲地区(118ʎ 122ʎE,28ʎ 32ʎN)是
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㊁亚太地区重要的国
际门户㊁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㊁中国率先跻
身世界级城市的地区,区域面积21.07万km2,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19%,主要包括上海市㊁江苏
省和浙江省在内的共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8]㊂该区属中国东部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日照充分,雨量充沛㊂年降水量1000 1400mm,季节分配较均匀;年均气温15 16ħ,生长期为225 250d㊂近20年来大气污染日益加重,其中,酸雨问题尤其突出[19-20]㊂
1.2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选择上海㊁南京㊁苏州和宁波4个城市为代表,
收集2001 2016年各城市年均降水pH㊁酸雨频
率㊁酸性气体浓度等数据㊂数据来源于上海㊁南京㊁
苏州㊁宁波等市环境保护局各年份环境状况公报,
降水中SO2-4与NO-3含量的比值(降水硫氮比)数据来源于文献[21-25]㊂
通过线性回归,分别分析酸雨频率㊁酸性气体
浓度对降水pH的影响,以及降水硫氮比年际变化
趋势,通过Origin8.5(OriginLab,Northampton,MA,USA)进行绘图及线性㊁非线性回归分析㊂
2㊀结果与分析
2.1㊀长三角区域大气降水pH及酸雨频率的年际
变化特征
㊀㊀2001 2016年,长三角区域降水平均pH先降后升,在4 51 5 36范围内变化,多年均值为4 87ʃ0 28(图1A)㊂其中,南京地区降水pH最高,宁波地区的最低;区域最低值出现在2008 2010年;2016年的降水pH平均为5 20,低于酸雨阈值(5 60)㊂
961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5
图1㊀长三角研究区降水pH和酸雨频率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关系
Fig.1㊀AnnualvariationsofprecipitationpHvaluesandacidrainfrequencyintheYangtze
RiverDeltaregion
㊀㊀酸雨频率为该地区酸雨次数与酸雨总次数的比值,是判别某地区是否为酸度雨区的重要指标之一㊂长三角区域多年平均酸雨频率为(57.12ʃ18 67)%,其中,2007年平均酸雨频率最高,达到
(78 48ʃ21 66)%㊂近年来,随着对酸性气体排放的有效控制,酸雨频率正逐年降低,2016年的酸雨频率降为(47 40ʃ19.79)%,低于多年平均值(图
1B)㊂宁波地区酸雨频率最高,最高值均超过97%,虽近年来略有下降,但仍高于区域多年均值;
南京地区酸雨频率最低㊂由图1C可以发现,降水pH与酸雨频率年际变化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分析得出,随着酸雨频率升高,降水pH逐渐显著下降(P<0.001)㊂2.2㊀长三角区域大气中酸性气体浓度的年际变化特征
㊀㊀2001 2016年上海㊁南京㊁苏州及宁波地区大气中SO2和NO2浓度的变化特征见图2(由于南京及宁波部分年份未公布具体数据,图中相应年份数据有缺失
)㊂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k.变化斜率variationslope㊂
图2㊀长三角区域大气中酸性气体浓度的年际变化特征
Fig.2㊀AnnualvariationsofacidicgasintheYangtzeRiverDeltaregion
㊀㊀由图2可知,上海及南京大气中SO2质量浓度
均先上升后下降,分别在2005年和2006年达到最
71
㊀第1期李沁宇,等:长三角区域酸雨类型转变趋势研究
高值(61和63μg/m3),上海SO2含量上升速度(变化斜率k=9.90)略大于南京(k=6 40),然而南京地区NO2含量上升速度(k=7.30)大于上海(k=6 00)㊂苏州地区自2001年开始,SO2含量逐年下降(k=-1.41),而NO2含量则在波动中逐渐上升(
k=1 00);宁波地区自2007年开始,酸性气体与苏州变化一致,SO2与NO2含量分别逐年下降(k=-2.80)和上升(
k=0.85)㊂
分析降水pH与大气中酸性气体的关系(图
3)可以看出:上海及南京地区降水
pH随着大气SO2与NO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SO2对pH的影响略高于NO2,但均不显著(P>0.05);苏州及宁波地区降水pH同样随着SO2含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 001,P<0.01),而pH与NO2含量却存在显著的
正相关关系(P
<0.05)㊂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P<0.05;∗∗.P<0.01.
图3㊀长三角区域大气中酸性气体浓度对降水pH的影响
Fig.3㊀Theeffectsofconcentrationsofacidicgason
precipitationpHintheYangtzeRiverDeltaregion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P<0.001.
图4㊀长三角区域降水硫氮比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酸性气体比值的关系
Fig.4㊀AnnualvariationcharacteristicsofprecipitationSO2-4/NO-
3anditsrelationshipwiththeacid
gasratiointheYangtzeRiverDeltaregion
2.3㊀长三角区域降水硫氮比的年际变化特征
综合分析长三角区域上海㊁南京㊁苏州和宁波
等各城市降水中SO2-4与NO-
3比值(硫氮比)的年
际变化特征(图4)发现,1991 2003年,长三角区域降水中硫氮比逐年极显著下降(P<0.001),2003年后下降趋势逐渐平缓,长三角区域降水中平均硫
71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5卷
氮比从高于7.5降到2010年的2.0左右㊂2001 2013年大气中酸性气体SO2与NO2含量比值与降水硫氮比之间的关系显示,随着大气SO2与NO2含量比值的降低,降水硫氮比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㊂
2.4㊀长三角区域酸雨类型的影响因素
酸性气体SO2和NO2是导致降水酸化的主要成分[26]㊂就上海㊁南京而言,大气中的SO2浓度在2001 2016年先升后降,分别在2005和2006年达到峰值㊂能源需求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重要关联,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在20世纪初对能源需求激增,SO2排放量增加,导致大气中SO2含量增速快于其他地区[27]㊂2005年之后通过脱硫措施减少了化石燃料中硫的含量,同时以天然气取代了煤炭等燃料,使得SO2排放量减少[28-29]㊂大气中NO2含量增加的原因则主要源于煤和石油等能源的燃烧,以及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上海车辆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不到10万辆,2004年达到200多万辆[28])㊂2004年以后上海大气NO2浓度略微下降,南京地区大气中NO2浓度基本保持稳定波动状态㊂苏州和宁波地区酸性气体年际变化特征与上海㊁南京存在差异,SO2浓度逐年下降,NO2浓度则是波动中逐渐上升,这可能是因为上海㊁南京对于煤㊁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且对化工生产和汽车尾气等污染排放加以控制,而苏州及宁波仍
处于城市快速发展过程,对能源的需求较大,且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因而导致NO2排放相对往年仍呈现增长趋势㊂这对区域酸雨成分的影响较大㊂长三角地区4个城市酸雨pH在2000年之后逐渐降低,主要是因为SO2和NOx的排放总量增长[30]㊂但近年严格控制SO2和NOx的排放,降水pH又逐渐升高(图1A)㊂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长三角区域降水pH主要受SO2含量的影响[31-33],因此对大气SO2排放的控制仍然非常重要㊂另外,区域SO2含量下降迅速,而降水pH却从2009年前后才开始缓慢上升,这可能是因为NOx的大量排放削弱了SO2降低的优势[34]㊂尽管近年来苏州㊁宁波地区降水的pH有所上升,但NO2排放量的持续增长可能会抵消降水pH上升的环境生态效益,减缓酸雨治理的进程㊂所以,加快削减长三角区域NO2排放量同样刻不容缓[29,35]㊂分析可知,2000年以后,长三角地区酸雨的频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着酸雨频率增加,降水pH逐渐显著下降,酸雨频率年际变化与降水pH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这也符合长三角地区降水pH的变化规律㊂
大气降水中的SO2-4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76 96%)㊁生物质燃烧(7.64%)等[33],主要影响降水pH㊂大量研究表明,中国以及欧美主要酸雨区SO2-4含量均逐渐下降[29,36-38],而NO-3含量却逐渐增加,这导致酸雨正逐渐从硫酸型(硫氮比>3.0)发展成混合型(0.5<硫氮比ɤ3.0)或硝酸型酸雨(硫氮比ɤ0.5)㊂酸雨类型转变增大了酸雨影响的复杂度,增强了酸雨酸度对林木生长的抑制作用㊂有研究表明,pH5.6的混合型酸雨处理下刨花
润楠幼苗生长质量最差[39];在相同pH的不同酸雨类型中,硝酸型酸雨对植株各生长指标的抑制作用最大,原因可能是硝酸根离子加速了植株体内阳离子的淋溶,使植株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40]㊂随着酸雨中的NO-3持续增多,酸雨对森林的凋落物分解㊁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更加显著,未来酸沉积过程可能严重影响土壤C循环以及土壤CO2的释放,从而改变生态系统C通量㊁养分循环和腐殖质形成的平衡,这可能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多种影响[41]㊂本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上海㊁南京㊁苏州和宁波等4个城市降水中硫氮比正逐年下降,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010年,区域降水中平均硫氮比从7.5左右降到2.0左右(图4),酸雨类型已经从硫酸型转变为硫酸-硝酸混合型,这将对恢复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带来新的挑战㊂3㊀结㊀论
1)长三角地区降水pH在2001 2016年先降后升,均值为4.87ʃ0.28,降水pH与酸雨频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长三角区的年均酸雨频率为(57 12ʃ18.67)%㊂
2)长三角地区4个代表城市大气中SO2含量均明显下降,而NO2含量存在城市间差异,分别具有缓慢下降或持续增长的趋势㊂通过对SO2排放的控制,近年来降水pH上升明显,但是NO2的大量排放,减缓了酸雨治理的进程㊂
3)长三角区域降水硫氮比由20世纪90年代的7.5左右下降到2.0左右,酸雨类型已经从硫酸型转变为硫酸-硝酸混合型㊂
总的来说,长三角区域酸雨问题有所缓解,但还需要同时加大对酸性气体SO2和NO2排放的有效控制,这将对改善酸雨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酸雨类型的改变将会对该区域生态系统带来新的挑战㊂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