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贺理江子: 黑暗中的凝视
作者:王佳琪
来源:《艺术与设计》2013年第06
        从样貌上看,志贺理江子(Lieko Shiga)就像你印象中的日本女孩子那样。短发,中等身材,一双不大的眼睛躲避在黑框眼镜后面——这个出生于1980年的女孩甚至从来不打扮自己,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然而,就是这个女孩,却拿到了包括33届木村伊兵卫摄影奖、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无限摄影奖的年轻摄影师奖、2012年日本东川赏年度新人奖在内的国际大奖。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性摄影师,其作品与其温婉的日本女性形象并不产生一丝一毫的联想。她的作品里并不见女性女权的标签,反而呈现给观者的是一种魔幻、诡异、荒诞与神秘的视觉观感,视线与图像的交汇与凝视充满戏剧性,黑的布景下,人物仿佛置于舞台中,充满表演的场景。
        黑暗孤独的内省
        “神秘震惊或许是看到理江子作品的第一印象,这些诡异的影像却没有进行过后期处理,理江子用构成摄影( Constructed Photography )的方式,在巧妙的场面调度下寻着影
像的不确定性。她的作品仿佛具有一道灵光,能够将观者吸进一个鬼魅的境地。这也许和理江子自身的经历有关系,在进入英国切尔西设计学院学习之后的一年时间里,理江子的英语不好,所以变得十分内向。很多时候她都非常迷茫,别人说的话她只能理解表面的意思,而不知道那只是个英国式的嘲讽而已。我无法与他人交流,这个带来的影响一直持续到莉莉系列。换句话说,孤独一人,对我来说是很容易的事。渐渐地,独自一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我开始寻此时此地自己内心的东西。所以我陷入某种黑暗孤独的内省中。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一段体验,我才能与拍摄对象建立联系,摄影技巧也有所提高。我将照片再次翻拍,使照片的主角成为一个彻底虚幻的人。
        在志贺理江子的作品中,离奇的光线与移动的人物是其作品画面中惯常使用的构成元素。从《杰奎斯明早看见我了》(Jacques Saw Me Tomorrow Morning2002),到《黛米恩法院》(Damien Court2004),再到《莉莉》(Lilly2005),移动的光线与动态人物的出现,始终是黑布景画面中出现的唯一冲突,这其中,人物在奇异的光线中,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在系列作品《金丝雀》(Canary2009)中,亦有大篇幅的黑场景,黑布景下,无一例外的都用奇特的光线来打破那场静寂的黑沉默。人物模糊、不完整,但是却有着极强的存在感和灵异性,而凸显他们的光线却显得沉稳、,似乎才是她
表达的唯一主题,理江子俨然成了黑暗中的光影使者。
        在黑暗中,与光线凝视,仿佛一道灵光刹那间划破夜晚黑的天际,迷幻的画面跃于观者眼前。难以捉摸作者的内心所想,悬垂与局部化的构图,使画面更加的戏剧化与舞台化,场景亦显得更加离奇。凝视画面,英国式的戏剧场景呈现在观者眼前。那种光感,可以追溯到绘画的文艺复兴时代,达芬奇画笔下的明亮黑暗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志贺理江子的摄影创作中亦注意这强烈的两者对比,与强调突出人物主体的绘画肖像不同,理江子的摄影作品更注重对的记录。
        但是,《莉莉》系列中的《乌干达小的肩膀》(Aysha on her shoulder)与《金丝雀》系列中的《十七颗豆子》(Seventeen Pulses)所表现的人像则是这类作品的例外,人物虽然呈动态但是清晰可见,其光线的描绘与人物的刻画方式让人不免联想到尤金·史密斯的《守灵》(1951),虽然时代不同,但是他们无疑都表达了相同的画面意境。而更多作品中,理江子是将镜头下的人物虚化的,画面更像是一种观念式的表达,人物体态在光线的衬托下变得轻盈飘渺,艺术画面感极强,观看者看到的是类似于近光源的舞台中央,四周一片黑暗,唯有舞台中央聚有一线亮光。
        彩与情绪
        在黑的布景下,志贺理江子亦通过光线的彩冲突来构造画面语言。不管是神秘的紫、诡异的蓝、静谧的青绿、温蕴的黄、还是灵异的红,都在黑的背景下,将映衬其中的彩情绪表达得更加浓烈。光晕彩,作为她强有力的视觉画面语言,使神秘、荒诞与灵异统统暴露在黑与红蓝黄绿的冲突中,刻意营造的恐怖氛围与浓烈的圣教般氛围都在这种冲突中得以实现。
        除了这些直观的视觉感受,理江子亦将自己的私密情绪隐匿其中,看似不露声,但是那些细微的情绪却在神秘的彩中悄然得以宣泄。光线与彩所营造的迷幻式场景,将观者带到理江子的各种隐匿情绪之中。
        彩的这一表达运用方式,在系列作品《莉莉》中表现得最为强烈。她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彩掌控力,对画面彩的掌控恰到好处。人物通过光线彩的塑造与画面中的移动光线形成强烈对比。谜一般的情绪漫布其中,时空的穿越感跃然于画面,灵异的空间时不时地出来打个照面。
        如此,彩亦成为理江子的标签,作品的迷幻性在彩的发酵中慢慢壮大。作者的情绪蔓延在这些迷幻的彩中间,不同于蜷川实花浓艳的女性彩情绪,志贺理江子的彩识别标签更去性别化。在一些肖像表现中,从理江子的画面能到看到英国古典肖像的影子,不同的是她的画面有了第二光源的参与显得更为灵动与鬼魅。亮光,迷幻彩与黑构成了理江子画面的全部彩,它们的交汇又构成了作品的整个情绪,或神秘,或诡异……
        魔幻现实主义与暴力美学
        黑泪滴那些在黑暗中移动的光影与黑暗中彩所形成的对比,无一不表现戏剧化的冲突。在理江子看来,她所表达的物象既是幻像又是现实。这一点也不矛盾。她拍摄的主体都是她最平易常见的人,那些最平实不过的人物提供给理江子一个他们比较私密的空间。理江子设想一些场景,但是实际操作中却总是会被突发现象改变,她说自己是被这些景象所射中而牵着走的。被射中成为她摄影历程的关键词。她刻意用黑布景来充斥她的摄影空间,刻意营造其骨子里所认定的神话式空间,现实与脑海中的光怪陆离相互结合,构成她的画面,一种荒诞的魔幻现实主义跃出镜头。
        志贺理江子的作品中所表现的荒诞与真实的融合,使其画面充满故事感与视觉冲击力。
她渴望用魔幻这一手法去解开那些神秘事物的面纱。她所叙述的是一部当代神话,各种离奇的幻想意境,通过光线与彩的表达,融汇在现实的人物与场景之中,幻觉与现实相混。诡异一词形容这种魔幻该是非常贴切,这一特性又有着鲜明的日本鬼怪神话烙印。日本式的诡异空间与英国式的古典彩在理江子的图像中相处得极为融洽,虽然表现的是一种戏剧化的冲突,但是视觉上并没有任何不适,相反的,人们欣赏这种视觉冲击力。
        除此之外,那些荒诞与神秘又时常与血腥和暴力结伴出现。在《金丝雀》系列中,名为《王冠》(Crown)的作品则体现了暴力血腥的一面,志贺理江子内心对暴力美学的眷顾毫不犹豫地展露在观者眼前。在金丝雀中,理江子亦开始关注死亡这个话题,不同于以往的那些作品,在这组作品中,理江子认为自己是身处其中的,时间的大步向前亦使死亡步步逼近,每个个体只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理江子明显觉察到了,因此,她所刻意制造的颓废与血腥场景,亦表达对生命脆弱的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