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滹沱河城北桥至宏道桥段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素质;促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家乡;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及社会交际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和热爱家乡、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调查对象:
滹沱河县城北大桥至宏道滹沱河大桥段
调查时间:
2015年10月4日——12月4日
调查人:
学校初一、初二全体师生
调查方法:
观察法、访问法、查资料法、实验法
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一、滹沱河整体情况简介
滹沱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发源于繁峙县境,经五台山北麓和西麓,流入忻定盆地的代县、原平、忻州、定襄,进入五台、盂县,切穿太行山,在河北省境内注入海河的支流子牙河,流入渤海,全长约513.3公里。有趣的是,滹沱河曾两次流入定襄。先从忻定原交界处流入定襄境内,把定襄分为河北、河南两大片,又从定襄原平五台三县交界处流入五台县境,既而从五台神西乡流入定襄南庄,老百姓称那里为东峪沟,便是受滹沱河水冲击而
成。滹沱河在定襄县境长约59公里,占地面积54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约511平方公里,几乎占定襄全境的2/3。河床最窄处在东峪沟,只有200米,最宽处在河边境内达1600米。
二、所调查河段的情况
我们所调查的这一段长约13公里,从县城北滹沱河大桥至崔家庄呈西东走向,从崔家庄到赵家营与镇安寨的交界处呈西南到东北走向,然后在镇安寨转了个弯,至宏道滹沱河大桥一直呈西东走向。沿途左岸(从上游到下游看)经高村、西庄头、前营、后营、邱村、闫徐庄、嘴子、马城八村,右岸经北关、崔家庄、赵家营、镇安寨、卫村、管家营六村。河水在赵家营村河段上游靠河床右侧,到宏道滹沱河大桥已流到河床左侧了。
久远之河
这一段河床宽窄变化不大,最宽处与最窄处相差不到200米,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加宽,到宏道大桥处宽约0.8公里。河床两岸栽了许多柳树,长势并不好,右岸比左岸多一些,且破坏程度轻得多。调查时由于刚下了雨,河水流量较大,可能是上游发了洪水,水面约宽10米,水呈土黄,泥沙含量较大。
我们打来几瓶河水,沉淀后水比较透明,可以看到水中的微小生物,经过简单的实验,水质污染情况不是很严重,比起它的支流牧马河来,情况要好得多。我们取水时,不远处还有许多水鸟在水面和岸边嬉戏。
河床两岸生长着一些低矮的野花野草,根部都有白粉末状物质。我们收集来一些,经实验后发现,这些物质碱性较大。据
周围的村民说,河两边的地大都是盐碱地,后来逐渐治理,不少盐碱地变为良田,适宜种植葵花、水稻、蓖麻、玉米等农作物。近几年,由于干旱,水流量很少,甚至出现断流的现象。有些村民在河床两侧种了许多葵花,收入并不可观,如遇发大水,离水面较近的葵花便会颗粒无收。
这一段左岸是季庄乡和宏道镇一些村庄。这些村庄地势较高,高出河面约十多米。这些地方经济收入以传统的农业为主,经济状况较差。右岸是神山乡的一些村庄。这些村庄地势较低,前几年曾多次遭遇一些不大不小的水灾。最严重的一次河水流到村口(赵家营)。自从1999年修好河坝后,再没有受什么大的灾害。除了河坝,神山乡各村还兴建了许多其他的水利工程。这里是有名的锻造之乡,各类锻造企业
鳞次栉比。排出的污水较多。河坝附近纵横着许多比较长的污水沟,但并没有污水排入滹沱河。离河床比较近的地方虽不适宜生长庄稼,倒是建筑工厂农场的好地方。有许多知名锻造企业在此安家落户。如崔家庄的盛源贸易有限公司、闫氏锻造厂、赵家营的七一锻造厂、振明锻造有限公司、镇安寨的定襄县旋压封头厂、管家营的定襄县法兰锻造厂等大小锻造企业150余家,另外还有许多养殖场、煤场、鱼塘、大棚菜等。
三、滹沱河大桥介绍
1、县城北滹沱河大桥建成于1977年8月,长0.75公里,宽8米,是季庄、受禄、白村(现归受禄管)各村通往县城的必由
之路,大桥为钢筋水泥结构,虽年代久远,但破坏程度并不严重。
2、宏道滹沱河大桥建成于1986年,是宏道镇各村通往县城的主干道。大桥为钢筋水泥结构。桥下有四个桥墩,两边有一米高的桥栏。桥长0.7公里,宽10米,是忻宏线上最长的桥,载重量达20吨。大桥北面是宏道的嘴子村与马城村,南面是神山乡的卫村,之间相距仅两公里,风俗习惯、经济条件、方言口语、思维方式却不尽相同。
四、滹沱河的历史变迁
据本地老人回忆,这一段滹沱河历史上曾有一些改道情况,但幅度并不大。从前河面很宽,到了雨季达0.5公里以上,遇上涝年河面会涨到近2公里宽,沿河的赵家营、镇安寨、卫村等常有河水冲入村边或村中。近年来,由于水量较往年少,又有堤坝的阻挡和防洪设施的疏导,再无上述情况。滹沱河作为我省的第二大河,虽然每年有大量泥沙被冲走,虽然偶而也会大发一次淫威,虽然水质有轻微的污染、水量不段减少,但经过聪明勤劳的沿岸人民的精心治理,已成为一条利国利民的河。忻州市比较富裕的地区,大都在滹沱河流域,仅定襄境内,就拥有三大灌区,西岸工农业发达,成为定襄县经济发展的支柱。同时,其支流的污染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得到彻底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