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309
March 2015(C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总第309期2015年3月(下)
摘要《纯真年代》是美国女作家伊迪斯·华顿的代表作。华顿以其独特的视角,结合了自己对上流社会的洞察力和自身幽默的天赋,揭示了当时社会受压迫女性的悲惨命运和老纽约社会虚伪保守的一面。华顿以其自身独特的笔触和精湛的写作技巧,话语凝练,主题深远,窥探了当时女性反抗的声音和慢慢觉醒的女性意识,为女性主义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且提出了双性同体的和谐相处观念,为世界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关键词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女性主义双性同体Analysis on Edith Wharton 's Feminist Thought in "The Age of Innocence"//Pan Yunfei
Abstract "The Age of Innocence"is a representative work of Edith Wharton,an American female writer.
With her unique per-spective,combined with her insight into the upper class as well as her gift for humor,she revealed the tragic fate of oppressed wom-en and the false and conservative side of the old New York at that time.With her unique writing style and excellent writing tech-nique,Wharton created concise words and profound themes,with which she explored the female resistances and gradual awakening feminist consciousness at that time,making an important step in the development of feminism.In addition,she proposed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concept of androgyny,which i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feminism in the world.
Key words Edith Wharton;The Age of Innocence;feminism;an-drogyny
1伊迪丝·华顿及《纯真年代》介绍
伊迪丝·华顿出生于美国名门望族,家族几代人经商所
积累的财富使得华顿父母跻身于东部上层社会。华顿热爱读书,在自己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她在当代的评论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并得到女权主义评论家的高度重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背景,深刻地给我们展示了这一时代美国上流社会,这是一个看似寻常的爱情故事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纯真年代》是以一个时代女性主义者的视角探索女性文学创作的历程所创作的,这是一篇探讨妇女意识和女权思想的论著。她以自己幽默丰富的想象力,揭示了当时的女性在男
权中心社会下所受到的性别歧视以及各种不平等的待遇,华顿用自己的呐喊声为当代所有女性争取“独立”的权利。这样从女性自身的立场和角度上来看,华顿是从一个茫然无知的女性,经历过人生一系列苦难的洗礼和折磨,最终完成了人生的蜕变。通过描写女性在社会上求生存的痛苦和曲折的过程,华顿似乎也在
暗示着女性人格独立的重要性,为当代的女性创作和女权
孤芳自赏杨小壮
主义运动指明了方向。
2女性主义的崛起
2.1华顿的女性主义理论
华顿在书中一直在表达这样的情感因素,“虽然在当代社会习俗这样的厚重玻璃下面,却盛开着如此美好而脆弱的苦难的忍耐之花”。背离社会主流的事情是不可取的,必须要我们积极地融入这个社会,从而完成自身角的转变。女性华顿并没有像其他女性主义笔者那样直接挑战当代社会的权威和严苛的社会制度,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把受到沉重压迫的女性从当代的社会秩序中唤醒,并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然而她在描述当代所有女性的性格弱点以及女性在当代社会受到压迫方面,却谱写了一曲看似平静却有巨大说服力量的悲歌,令华顿在解决“女性问题”基础之上,升华到了探索男女两性
关系的各个层面。华顿在两性平等相处的道路上和全新的社会秩序上做出了非常令人尊敬的努力和贡献。而且在华顿的很多作品中,她所描述的妇女的身份和被压迫的悲惨命运,揭示了传统观念对于人性本身的束缚和影响,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所有受到沉重压迫的女性反抗声音和日益觉醒的女性意识,正是这种对自我意识的充分肯定以及其所反映的积极的社会意义使得华顿真正步入了美国妇女小说的殿堂。2.2华顿女权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2.2.1家庭背景
伊迪斯·华顿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富贵之家,幼年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旅居欧洲,在自己少年时代就受到了欧洲文化的浸染,在父亲的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名著。受到大量的文学作品的熏陶,自己也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写诗,以后又练习写短篇小说。1885年她与波士顿绅士爱德华·华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而伊迪斯·华顿与爱德华·华顿的爱情在外人的眼中看似是很美满幸福的,可是在其生活中却因双方的个性差异太大而难以磨合,这种置换也体现了华顿在烦闷的生活中的压抑。2.2.2社会背景
“老纽约”的传统女性在结婚之前都是非常纯洁善良的,并且无时无刻都需要保持甜美的微笑。她们要学会在人前压制自己的思想,处事低调,服从男性,以便未来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婚姻,维护自己所在家族的荣誉。华顿塑造的形象,不像绝大多数女性一样,对丈夫顺从,被动地去接受自己被安排的悲惨命运,而是一直想以自己的行为去努力改变当代社会的一些不公平制度。她勇敢地和这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做斗争,强调自己不再是男权的附属品,而是要
对《纯真年代》中华顿女权主义思想的解析
潘云菲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辽宁·沈阳110167)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5)09-0151-03
作者简介:潘云菲(1991—),女,安徽巢湖人,本科,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英语专业。
15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文艺传媒
成为一个充满自尊、自强、独立的女性。
2.2.3时代背景
19世纪的美国正经历着工业革命,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妇女也开始逐渐地进入社会工作,而且也能够自由地出入学校等教育场所。她们要求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彰显自己的社会价值,这直接促进了女性意识的崛起。然而在当时现实的社会当中,女性地位极其低下,没有自由而且不能追求自由与发展,失去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唯一的出路就是嫁个好丈夫,从而依靠丈夫取得生活上的满足与认同。这表达了传统观念对于女性的束缚,激起华顿对女性强烈的同情,所以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意义,使得华顿正式走入了小说的殿堂。
2.3女性意识的挣扎与崛起
当时的社会有一种无形的习俗制约着人们的一言一行,这就是长久以来建立起来的男权体制。男权意识盛行当时,任何人都得以此作为的行为准则,否则将会受到无情而残酷的惩罚,妇女尤其受到压迫和禁锢,在这样的社会中,“女性被要求应该是温柔、美丽、善良和纯洁的”。这种传统的性别角特征,是在长期的生活中,男权中心社会对女人的期望和控制,在这样的社会中,女性地位极其低下,没有任何的自由,也不能有自我的追求和发展,彻底失去自我存在的意义。少女时期要服从家族父母的安排,维护家庭的荣誉,并为之付出自己一生的努力。父母及长辈在幼年时期就剥夺了属于她们的自由,她们的苍白和无知就是她未来丈夫所需要的。成年之后接受传统的婚姻,守护家族的利益。男
帰る场所权制度永远都是凌驾于女权意识之上,从而忽略女性的社会尊严和地位。女性深刻地意识到了,追求自由理想的婚姻,自尊自强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追求女性尊严的唯一的法则,然而所谓的集体利益,深深地压制着她们内心深藏的思想,有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无奈的选择,为了集体的利益乃至家庭的尊严而放弃自己内心的意识,这就导致女权的发展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僵局。
2.4华顿笔下体意识和自由的女性意识
社会对每个人都设定了一套固定的法则和枷锁,让人们墨守成规地遵循这些所谓的繁文缛节,严格地固定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的生存价值就是维系整个社会和阶层的名誉和安稳,这个就是虚伪的纽约旧社会思想产生的源泉,也是长期压迫女性的旧的社会制度,并且是促进女性主义的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自我意识是自己对自身思维情感、意志的觉察和认识,自我意识是女性意识崛起的前提。女性意识就是女性自己作为人对自己价值的感悟,它既是一种性别意识同时又带有社会属性。既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时又想积极地融入这个社会。这是当代女性对自己权利的一种维护,是女性主义崛起的前提,从而可以表现出当代女性反抗社会传统,追求独立个性自由,积极地追求新的女性形象。
毛泽少
2.5华顿“双性同体”理论的建立
华顿对于人物的塑造,就是沿袭了双性同体这一完美人格的原始意象。华顿的作品表面上都是在极力讴歌女性,但在深层次方面,又以男性的人格来弥补女性人格的不足之处。所以说在华顿的女性观念中有着其复杂性。华顿笔下的女性具有双性的特征,并且双性特征要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在相互融合相互平衡的前提下才能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不背离社会的主流,这样才能从性别成见中解放出来,并且实现男女社会属性的融合和发展。
2.5.1“双性同体”的来源和发展
“双性同体”又称“雌雄同体”或“两性共体”,指同时具有雌性和雄性的特质,它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早期的双性同体是用来代表男性主义,也可以用来形容男女之间无法分离的状态,即男性与女性同时兼有双性的特质。其实双性同体的思想渊源是非常长远的,在这里我们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二元对立”逻辑。其实说得简单点就是两性的平等和睦相处。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身上到两性的存在,而华顿正是坚信每个人的身上都能够到两性的存在,坚信人类天性中都蕴藏着“雌雄同体”的因素。
2.5.2华顿双性同体观念形成的原因
(1)家庭背景影响。华顿虽然有着强烈的女性意识,却又摆脱不了当时父权思想的禁锢。华顿生于纽约的上流社会,因为继承了上流社会财产,所以就要按照她的父母做好的安排“希望女儿循规蹈矩,
即嫁为人妇,生儿育女,并担起其社会女性所应承担的社会义务”,在23岁的时候嫁给了比她大13岁的门当户对的绅士爱德华,但是在婚姻生活的过程当中生活得并不幸福。华顿把自己所有的经历都付诸写作之中。扮演起了主流文化所规定的妇女角,在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同时,也维系起整个家族的名声,完全地服从于男性统领。
(2)时代背景影响。传统的婚姻道德也约束了女性其自身对于自由的寻求;而且看似体现礼貌的社交风俗,实际上却是在进一步地压制女性的发展,并且把她们进一步地囚禁于家庭的牢笼之中。因此,在面对着这些“老纽约”传统中父权制意识形态的压迫的时候,当代进步的女性开始对这些约束压抑女性自由与解放的因素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而快速地促进了“新女性”的出现。而完美妻子和完美女性的形象逐渐消逝。
(3)社会背景的影响。19世纪的美国正经历着工业革命,经济水平在逐渐提高,很多的妇女开始进入社会工作了。她们要求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开始逐渐希望拥有话语权。一些女性开始追求解放,开始挑战旧的社会制度,女性意识使女性追求自身权益,使其得到了解放和自由,直接促进了女性意识的崛起。女性日益渴望走出被压迫的困境,勇敢地挑战旧的社会习俗。
2.5.3“双性同体”走向和解的途径
《纯真年代》正是华顿“双性同体”意识付诸笔端的文本体现。在《纯真年代》里华顿通过自己细腻真
实的笔调描绘出当时纽约的上流社会生活图景,表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华顿既习惯上流社会的规则制度,同时她也不满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因为华顿认为女性意识应该增强,所以华顿自己始终抱有幻想,认为女性的地位终会得到改变。华顿吸收了女性主义精神的精髓,又同时受男权影响深刻,她在两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进退两难,戴上了深重的精神枷锁。她追求理想的精神自由,却也摆脱不了“现实的囚笼”的现状,这两种意识的重叠和混淆,成为了一个难以超越的悖论。
而“双性同体”文学价值观却使她走出了创造的困境,也解决了自己的创作难题,为理想和现实到了一个完美的契合点,探索出一条可以走向和解的出路——
—在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同时必须遵从一定的社会制度,以牺牲自我的方式来维护社会秩序。个人与社会是共生共存的,就算是强大的女性即具有独立的女性人格也必须要遵从固有的集
私立恵比寿中学
(下转第155页)
152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Total.309
March 2015(C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总第309期2015年3月(下)
体观念,而不是一味地去违背整个的社会制度,追求女性独立的发展。正是华顿自己具有超前的“双性同体”意识,才能对男权中的女权意识的纠结有精湛的把握和细腻的刻画,也让华顿一跃而起成为了美国最高奖项的获得者。2.5.4华顿“双性同体”思想的积极性和局限性亡灵序曲钢琴谱
华顿在证明什么是理想女性的时候,在不经意的话语间透露出对于女性的贬低和歧视,实际上并没有摆脱男权社会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华顿的女性主义思想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华顿作为一个追求女性自由的角,却又摆脱不了男权意识形态领域的脚镣。华顿就是这样一个男权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女性主义创作者,想争取男权主义思想的牢笼,获得自由,但又无法超越现实的束缚,从而成为了一个矛盾的共存体。华顿是女权主义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男权主义的捍卫者,在她的身上极具矛盾性和争议性。所以双性统一的观念带领华顿走出了这个极端的思想桎梏,从而寻到了解决的途径,也为女性主义作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双性同体思想发展和延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3结语
伊迪丝·华顿通过结合自身的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的时
代背景,积极地探索了女性主义的思想理论,由物质层面升华到精神层面,给予了当代女性解脱自我和追求自由的勇气
与决心。她被认为是美国最早获得国际声誉的女作家,但同时也是一个经常受到外界争议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以其鲜明的讽刺和幽默风格,犀利的笔锋以及深刻的含义而闻名于世。在《纯真年代》里她借古喻今,鞭挞社会的不公平。不仅真实地展现了上流社会女性的悲惨遭遇,同情女性在当代不平等的遭遇和解决男性和女性地位的困惑的基础之上,也对旧纽约上流社会进行了最令人信服的讽刺与批判。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也让《纯真年代》成为了美国小说乃至世界妇女小说的标杆性作品。她把她的感受和经验呈现给人们。她所倡导的女性主义到现在仍受到女权主义者及评论家的推崇,为女性创作及女权主义运动引领了方向。参考文献
[1]Edith,Wharton.The Age of Innocen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2]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M].赵兴国,赵玲,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3]McDowell,Margaret    B.Viewing the Custom of Her country:Edith
Wharton ’s Feminism[J].Contemporary Literature,1974.
编辑李少华
的特征。由是,一般多从遗传学角度来描述[11]。
在研究者看来,族认同一般多用来表达个体与大家,或者大家与大家的关系,神话则叙述大家与大家的关系。如果在一个族中流传着相同的传说,那么他们则会很容易形成相同的认同感,人们就可通过追溯其世系或起源来激发他们对同胞的手足之情,来唤起他们“血浓于水”的血缘联系,达到他们族的心理认同。其实,这种认同并非全然出自想象,其中也有很多真实的成分,映现出的不仅仅是自己,也折射出更多同胞们组成更大种属的族。族的关系,多由血缘决定。海南世居黎族兄妹型洪水神话则是以海南世居黎族的集体记忆进行区分,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宗教、语言、地域、习俗等文化特征,对黎族历史、族认同和族边界进行建构,并阐释他们族、族历史、族认同和边界聚合成的有机整体,强化族中的认同及集体意识。
在海南世居黎族的兄妹婚型洪水神话中,葫芦瓜意象较为常见。大洪水后,地球遭灭顶之灾,幸亏葫
芦瓜的存在,兄妹俩才保住性命,人类才得以繁衍。于是,葫芦成为海南世居黎族先民崇拜的图腾之一,凝聚着海南世居黎族人的手足同胞之情,强化了他们的族认同及集体意识。图腾是古代氏族的族徽,不同族之间常常借助于独具特的图腾来互相辨别,以区分不同的支系。黎族的图腾崇拜除了葫芦以外,另外还有些牛、龙、鱼等动物,木棉、芭蕉、番薯等植物,陶、田、瓶等物体,据说大抵与海南世居黎族的姓氏来源相关。东方市哈方言博(哈应)土语的部分“符”姓,被当地黎族认为他们是“水牛的孩子”,东方市、乐东黎族自治县的“龙”姓被当地黎族看作是“龙的孩子”,“吉”姓则是“小陶缸”的孩子,部分“赵”“周”姓是“芭蕉的孩子”,“吴”姓是“平地的孩子”,“田”姓是“水田的孩子”。海南世居黎族先民,在这些图腾的影响下,构建自己的族身份。
海南世居黎族与海南当地其他族文化差别很大,在海南汉文化体系中能够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与内容。
笔者从这些海南世居黎族神话中,辨认出他们的文化身份,研究出其族认同的范式,理解他们如何在多种族互动的语境中,传承自己的族身份,从而在文化变迁中保持自己的族认同。注释
to be with you
①为方便起见,本论文将黎族的所有口述文学统称为黎族神话故
事。
参考文献
[1]  A.Dundes.Sacred Narrative Readings in the Theory of Myth[M].
Colombia:Colo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23.[2]张亚辉,张原,等.历史、神话与民族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01.
[3]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黎族民间故事选·螃蟹精[M].上海:上海文
艺出版社,1983:3.
[4]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黎族民间故事选·南瓜的故事[M].上海:上
海文艺出版社,1983:6.
[5]陈翠漫.中国兄妹婚型洪水神话的民俗内涵[D].上海:复旦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7:5.[6]韦斯·马克.人类婚姻史[M].李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638.[7]P.Wolf.Childhood association and sex attraction [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66(68):883-898.
[8]Y.Talmon.Mate selection in collective settlement[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4(29):491-5
08.
[9]黎族简史编写组.黎族简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18.[10]史忠义,胡思社,等.比较神话学与文明探源诗学研究[M].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295.[11]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郭建如,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48.
编辑李少华
(上接第152页)
15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