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敦煌壁画飞天形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获奖科研报告
    【关键词】敦煌;飞天形象;视觉设计;应用
    一、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文化 花季未了
    首先,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至罗马,全长约七千五百公里,向东延伸到朝鲜、日本,全长超过一万公里,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大运河”,而其中的敦煌则是大运河东段的咽喉重地。敦煌文化,包括了本土文化和中西交流后积存在这里的中原文化,还有西方文化,它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结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本土文化,特别是丝绸文化通过敦煌传向西方,对繁荣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西方的文化,特别是波斯和印度的的佛教文化也传入了中国,深刻的影响了我国宗教文化的发展。到了隋唐时期,隋文帝和唐太宗打开国门,提倡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登上了封建时代的顶点,形成了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
    (一)敦煌艺术的分类
    首先,敦煌艺术是敦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建筑、雕塑、壁画、绢画、书法、版
画、刺绣、文学、舞乐和百戏等十多类,是一部综合性的艺术史。而敦煌莫高窟这座丝绸之路上规模最大、历史最长、内容最丰富和保存最完好的艺术宝库,有着辉煌灿烂的风彩和魅力。
    其次,敦煌石窟艺术,是建筑、彩塑和壁画三者融合成的具有活动空间的立体艺术。敦煌的石窟形制多样,具体有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窿顶窟、影窟等,这些洞窟对现今来说都有十分重要的史学价值。洞窟内的每一尊彩塑都独具特,但其中主要表现宗教神像,以圆雕、浮雕、影雕等类型最出。在这三大类中,属壁画的内容最为丰富,分为以下几类:佛像画、经变画、故事画、山水画、供养人画、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和装饰图案画等。
    二、敦煌壁画
三国之见龙卸甲音乐
    首先,敦煌壁画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重要一环。而在敦煌壁画中,“飞天”是最具特的一种形象,飞天的不仅造型优美,而且动作变化万千。其次,敦煌飞天依附轻盈的飘带在空中飞舞,对比西方壁画中的天使更加的灵动自然,具有中国式绘画的特。所以,飞天形象一度成为敦煌壁画的代表性绘画,向世人展现了敦煌
壁画的独特魅力。
    (一)敦煌壁画中飞天的由来
    首先,飞天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名词,它包括了古代飞天和现代飞天。古代飞天是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在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每一窟都有飞天,总计有4500余身,数量之庞大,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之最。使人们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独特魅力。
    其次,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而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把能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初入我国不久,把壁画中的飞天称为飞仙,并且飞天和飞仙不分。后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佛教的飞天和道教的飞仙开始在艺术形象上融合,但名称上,只把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空中飞神称为飞天,后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二)飞天的不同造型特征
    莫高窟的壁画上,随处可见灵动飘逸的美丽飞天形象。她们造型多样,有的在茫茫宇宙
中飞舞;有的手持莲花;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有的穿过重楼高阁;有的则随风飞扬。敦煌壁画的画家用独特的形式和舒卷起伏的线条,呈现给人们一个优美而空灵的环境。壁画中浓郁的彩,飘逸的线条,无不通过这些画师对理想天国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大漠民族的热情与理想。例如,代表敦煌市的城市雕像就是一个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形象,非常形象生动。
    (三)飞天形象的现状
    虽然敦煌壁画成就之大,价值极高,但是它在设计价值却没有更好的体现出来,人们对于它的研究仅仅局限在历史追溯和造型上,而没有思考如何去结合现代设计传承它。飞天的传统图案精细复杂,但不适应喜爱简洁形式的现代社会。若要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面向现代推向世界,就要寻出属于中国特的新设计手法,以飞天形象的造型为特征,以它的彩规律为设计依托,在表现形式和艺術手法等方面融入现代视觉设计,将敦煌图案通过研宄、重组、再创造等方式,设计出符合现代设计的新视觉表现形式。
    其次,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始于十六国,终于元代末期,发展了上千年的时间。由于每个时期的统治者的审美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使得每个时期的飞天形象都有不同
的艺术特征。隋唐时期就是一个代表阶段,这是在我国历史上发展的十分繁盛的一个朝代,不仅在经济上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政治文化上也比较开放,吸收了很多外来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大唐盛世文化。同时在隋唐时期绘画水平也达到顶峰,壁画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发展的比较成熟,使这一时期的敦煌壁画就非常具有研究的价值,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隋唐时期的飞天形象,从它的构图、彩、装饰艺术和线条等方面深入探究它的新发展方向。
    三、对飞天形象的分析
    首先,最早出现的飞天形象是北凉时期,这时的造型是对西域飞天造型的延续,被称为“西域式飞天”。这时期飞天的形象朴素,对于妆容饰品与衣着配饰不细致描写,且飘带的灵动性较差;颜上,运用了浓郁的西域彩,黑里带微赤、严肃高贵的赤、靛青和靛白为画面的主要彩,是典型的西域造像风格。
    其次,北魏时期中国文化开始慢慢渗透进敦煌壁画中,这时期飞天形象逐渐的不再受西域飞天形象的影响,中原文化开始与西域文化开始相互交融。后期的飞天又被汉代的造型和绘画技法影响,飞天形象逐渐演变为修长而圆润,面容姣好,匀称精致的形象。
    第三,从西魏一直到隋代,飞天又呈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形式,西域的飞天与中原的飞仙相互融合,形成了飞天形象中西文化平衡时期。
    最后,从初唐至晚唐的整个唐代,敦煌飞天是在自己原有的风格造型上,不停吸取外来元素,融汇了西域和中原飞天的形象。这时期飞天已经是全面本土的飞天形象,几乎没有了外来飞天的面貌;再加上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国力的昌盛,经济的繁荣,艺术风格的多样化,让飞天形象的发展进入了极其繁盛的阶段。
    (一)飞天形象的职能
张馨予与李晨    在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形象多姿多彩,但飞天的职能整体归纳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礼拜供养,这种飞天形象大多双手合十,手里捧着鲜花和果实供养神佛,以此表达人们的情感寄托;第二种是散花飞天,这种飞天形象一手托着花盘,另一只手拿着花瓣撒出;第三种是伎乐飞天,飞天手里拿着琵琶、竖笛和箜篌等乐器进行弹奏。
郭美美将于7月13日刑满释放
    (二)飞天形象的构图
    1.对称式
    隋代第420窟佛龛后的火焰纹把画面分为了左右两个部分,飞天形象主要集中在了左右两边的三角形区域。对称式的构图在敦煌壁画中广泛应用,主要分布在洞窟的门楣两侧和佛龛的背景图中,对称式的构图可以使整个画面布局更加均衡稳定,烘托出画面的中心佛像部分,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杨臣刚
    2.连续式
    初唐第322窟窟顶绘制的藻井纹样,飞天形象位于井心的外围,等距相邻,围绕着藻井形成一个连续的图案,使得整体画面和谐。但其中飞天的造型是各不相同的,有供养飞天,她们双手合十虔心供养;有散花飞天,她们手托花盘漫天飞舞;有伎乐飞天,她们手持乐器弹奏。这种构图形式把中心图案强烈的烘托出来,提高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使画面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3.零散式构图
    零散构图的飞天形象没有固定位置。如图3第275窟的飞天形象,因为洞窟的墙壁尺寸较大,所以在绘制完佛像时画面中会有很多空白区域,而画师为了追求构图的饱满,会在空
白区域进行装饰,这时飞天形象就作为点缀被绘制上去。有时是单个飞天,有时是成的飞天形象。这些飞天的动态会比较随意,因为只是起到了一个点缀画面的作用。
    (三)飞天形象的彩
    首先,敦煌壁画飞天形象的彩运用,较多的使用对比。飞天人物的肤多为白、黑和黄,比较单一;而人物的服饰及配饰品则多是红、青和金等艳丽的彩,与肤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如第427窟,是隋代壁画中飞天形象较多的洞窟,这个洞窟四周的墙上共有飞天108身。壁画的颜大胆且果敢,使用天蓝意味天空,腰部系着不同颜的长裙,肩上披着彩的飘带,交错的彩给人们很多想象的空间。飞天头上装饰,手里托着盛满鲜花的盘子,半裸的上半身,飘渺的飘带,飞舞的长裙,翩若惊鸿,拥有极强的韵律感和视觉性。
    其次,隋唐时期的敦煌壁画,使用最多的颜就是红系和黄系,如第39窟飞天,把飞天神佛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彩的使用使人感到热烈鲜活。同时也因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的繁荣,中外文化交往密切,所以这时期飞天的形象越来越偏中原仕女,在彩上追求更加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在敦煌壁画的绘制过程中,使用的是矿物颜料,所以敦煌
壁画的彩流传了上千年也没有变。现在我们看到的敦煌壁画,彩几乎都是千年前所流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