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宫传蜡烛⽇暮汉宫传蜡烛——咏寒⾷节习俗古诗词赏析:冷⾷——咏寒⾷节习俗古诗词赏析:冷⾷
⽇暮汉宫传蜡烛
——咏寒⾷节习俗古诗词赏析:冷⾷
王传学
寒⾷节,起源于春秋时期,已经延传了⼆千多年,是⼀个祭祀先贤的节⽇。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的谋⾂介⼦推辅佐晋献公的⼉⼦重⽿,由于朝中出了奸⾂,重⽿和他的亲信只得在外流亡。⼀次他们迷路于⼭中,粮绝⽆援,介⼦推就把⾃⼰的⼤腿⾁割下来给重⽿吃。⼗九年后,公⼦重⽿做了晋国的国君,成了晋⽂公。他在分封⼤⾂时,竟把“割股奉君”的⽼⾂介⼦推给遗忘了。当派⼈去请介⼦推时,介⼦推已经背着⽼母亲躲到当时的邬县绵⼭上隐居起来。重⽿于是下令焚⼭,企图逼介⼦推母⼦出⼭。但事与愿违,介⼦推⾄死不出⼭,与其⽼母抱着⼀棵树死于林中。晋⽂公懊悔不已,为纪念这位忠诚、淡泊的⼤⾂,即把绵⼭改为介⼭,邬县改为介休县,⽽且把放⽕烧死介⼦推的那⼀天,即清明节的前⼀天,定为“寒⾷节”,规定这⼀天家家不许⽣⽕,只能吃冷⾷,由是形成禁⽕吃冷⾷的习俗,称为“寒⾷禁⽕”。相沿成俗,即成寒⾷节。
寒⾷节最重要的习俗是吃冷⾷,虽然它渐与清明节同过,但在中国的⼀些地区,现今仍保持着寒⾷节不⽣⽕的习俗。寒⾷节是中国传统节⽇中唯⼀以饮⾷习俗来命名的节⽇。
在众多咏寒⾷节的古诗词中,唐代诗⼈韩翃的《寒⾷》⾮常著名:
春城⽆处不飞花,
寒⾷东风御柳斜。
⽇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五侯家。
韩翃(⽣卒年不详)字君平。唐代诗⼈,是“⼤历⼗才⼦”之⼀。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年。建中年间,因此⾸《寒⾷》诗为唐德宗所赏识,因⽽被提拔为中书舍⼈
这是⼀⾸寓意⾮常委婉的讽刺诗。在唐代以前,汉朝最为强⼤,所以唐⼈作诗都喜欢借汉来⽐唐,这⾥也是借汉代的故事来讽刺本朝。寒⾷三天禁⽕,本应第四天才可⽤⽕。但皇宫⾥在第三天的黄昏就将传⽕种的蜡烛赐给了皇亲贵戚。这件⼩事说明皇帝对贵戚近⾂的特别恩宠,但诗⼈写得很委婉,⽽且⽤春城飞花的奇丽景致开头,⽤东风拂柳的描写⾃然引出皇宫,好像是在称颂皇上的恩典,所以连皇帝都很喜欢。
古⼈很重视寒⾷节,按风俗家家禁⽕,只吃现成⾷物,故名寒⾷。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赏赐近⾂,以⽰皇恩。唐代诗⼈窦叔向有《寒⾷⽇恩赐⽕》诗纪其实:“恩光及⼩⾂,华烛
kungfufighting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幸因榆柳暖,⼀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诗参照。
此诗只注重寒⾷景象的描绘,并⽆⼀字涉及评议。第⼀句就展⽰出寒⾷节长安的迷⼈风光。把春⽇的长安称为“春城”,造语新颖,富于美感。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且确切地表现出寒⾷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数。不说“处处”⽽说“⽆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表达效果更强烈。“春城⽆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句则专写皇城风光。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热闹繁华,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与第⼀句⼀样,这⾥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剪取⽆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个镜头。当时的风俗,寒⾷⽇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到柳。同时也关照下⽂“以榆柳之⽕赐近⾂”的意思。
如果说⼀⼆句是对长安寒⾷风光⼀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有⼀个时间推移,⼀⼆句写⽩昼,三四句写夜晚,“⽇暮”则是转折。寒⾷节普天之下⼀律禁⽕,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唐·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近宠⾂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暮” 两句正是写这种情事,仍然是形象的画⾯。写赐⽕⽤⼀“传”字,不但状出动态,⽽且意味着挨个赐予。“轻烟散⼊”四字,⽣动描绘出⼀幅中官⾛马传烛图,虽然既未写马也未写⼈,但那袅袅飘散的轻烟,告诉着这⼀切消息,使⼈嗅到了那烛烟的⽓味,听到了那得得的马蹄声,恍如⾝历其境。同时,⾃然⽽然会给⼈产⽣⼀种联想,体会到更多的⾔外之意。⾸先,风光⽆处不同,家家禁⽕⽽汉宫传烛独异,这本⾝已包含着特权的意味。进⽽,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则是“
五侯”之家。它使⼈联想到中唐以后宦官专权的政治弊端。中唐以来,宦官专擅朝政,政治⽇趋腐败,有如汉末之世。诗中以“汉”代唐,显然暗寓讽喻之意。⽆怪乎清⼈吴乔说:“唐之亡国,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以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也。”
此诗撷取寒⾷节宫中传蜡烛的⼀个细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虽然诗中⽌于描绘,诗⼈本意也未必在于讥刺,但他抓住的形象本⾝很典型,因⽽使读者意会到⽐作品更多的东西。由于诗⼈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形象与情感之中,发⽽为诗,反⽽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许多刻意讽刺之作更⾼⼀筹。
再看唐代诗⼈沈佺期的《寒⾷》: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来就客⼼然。
江南style泫雅沈佺期(约公元656—约714年)字云卿。初唐诗⼈。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其近体诗格律谨严精密,是律诗体制定型的代表诗⼈。⾼棅在《唐诗品⾼序》中有评:沈宋之新声,苏(廷)张(说)之⼤⼿笔,此初唐之渐盛也。前⼈论沈宋,⼤抵薄其为⼈⽽⼜肯定他们在律诗中的地位。
此诗表现了寒⾷节家家禁⽕、处处禁烟的节⽇特点。在诗中,诗⼈运⽤早期宫廷诗的“封闭式”结尾,
并能利⽤这种巧妙的结尾表现个⼈情绪。寒⾷节本来意味着家⼈团聚,但对于游⼦来说,却只能突出他的孤独。“不知何处⽕,来就客⼼然”,“然”即燃,不知何处的⽕,在游⼦的⼼中燃烧。不仅隐喻他的忧愁,并且与外部世界形成悬殊对照,这种不⼀致与他的处境是相应的。
唐代诗⼈孟云卿的《寒⾷》,借寒⾷禁⽕表现⼠⼦⽣活的困顿:
⼆⽉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远堪悲。
贫居往往⽆烟⽕,
不独明朝为⼦推。
孟云卿(约公元725年—?)字升之。唐代诗⼈。肃宗时为校书郎。存诗17⾸。其诗以朴实⽆华语⾔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重,与杜甫友谊笃厚。
孟云卿于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带,过着极为贫困的⽣活。就在这样的漂泊流寓⽣活中的⼀个寒⾷节前⼣,他写下了这⾸绝句。
寒⾷节在春⼆⽉,由于江南⽓候温暖,⼆⽉已花满枝头。诗的⾸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然。与这种良⾠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乐事,第⼆句却出⼈意外地写出了“堪悲”。诗⼈乃关西⼈,远游江南,独在他乡,⾝为异客;寒⾷佳节,倍思亲⼈,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的“寒⾷”⼆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之意,⼀语双关,因此“他乡
寒⾷”也就更其可悲了。
诗中常见的是以哀景写哀情,即陪衬的艺术⼿法。⽽此诗在写“他乡寒⾷远堪悲”前,却描绘出“⼆⽉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在悲苦的境遇中⾯对繁花似锦的春⾊,便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楼伤客⼼”,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反衬的艺术⼿法,表情也就越有⼒量。
三句承上句“寒⾷”⽽写到断⽕。寒⾷禁⽕的习俗,相传为的是纪念春秋时贤者介⼦推。在这个节⽇⾥,⼈们多外出游春,吃现成⾷物。野外⽆烟,空⽓分外清新,景物尤为鲜丽可爱。这种特殊的节⽇风物与⽓氛会给⼈以新鲜愉快的感受,⽽此诗作者却发⼈所未发,由“堪悲”⼆字,引发出贫居寒⾷与众不同的感受来。寒⾷“⽆烟⽕”是为纪念介⼦推相沿⽽成的风俗,⽽贫居“⽆烟⽕”却是为⽣活所迫的结果。对于富⼈来说,⼀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快乐;⽽对于贫家来说,“往往”断炊,包含着多少难堪的⾟酸!诗⼈巧妙地把⼆者联系起来,以“不独”⼆字轻轻⼀点,就揭⽰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寄寓着深切的不平。
此诗借咏“寒⾷”写寒⼠的⾟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做⽂章。诗⼈虽写⼀种悲痛的现实,语⽓却幽默诙谐。其三、四两句似乎是诗⼈的⾃嘲:世⼈都在为明朝寒⾷准备熄⽕,以纪念先贤;可像我这样清贫的寒⼠,天天过着“寒⾷”⽣涯,反倒不必格外费⼼呢。这种幽默诙谐,是⼀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种攫住⼈⼼的悲哀。此诗由于命意新颖,构思巧妙,特别是恰当运⽤反衬⼿法,亦谐亦庄,耐⼈咀嚼,使它成为难以数计的寒⾷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再看唐末诗⼈伍唐珪的《寒⾷⽇献郡守》:
⼊门堪笑复堪怜,
三径苔荒⼀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
不知厨⾥久⽆烟。
诗的⼤意是:进了⾃⼰的家门便感觉可笑⼜感觉可怜,看到的是那长满青苔荒草的门前⼩路和⼀只破烂不堪的渔船。真是惭愧呀,左邻右舍的⼈都跑来通知,嘱咐我把旧⽕通通灭掉,但他们哪⾥知道啊,我家的灶膛⾥好长时间都没冒过烟了。
徐良的mv
此诗⽤⽩描⼿法,写⾃家贫穷如洗:“三径苔荒⼀钓船”,“厨⾥久⽆烟”,直接写出⽣活的贫穷,语⾔直⽩。诗题⽈“献郡守”,似是诗⼈向郡守反映⾃⼰的苦况,兼有⾃嘲的意味。
明代诗⼈朱孟德的《西夏寒⾷遣兴》,描述了西北寒⾷习俗:
玉置浩二春空云淡禁烟中,
爱情买卖 慕容晓晓冷落那堪客⾥逢。
奔向未来日子饭煮青精颜固好,
杯传蓝尾习能同。
锦销⽂杏枝头⾬,
雪卷棠梨树底风。
往事慢思魂欲断,
不堪回⾸贺兰东。
朱孟德(⽣卒年不详),宁夏⼈。选翰林院庶吉⼠,曾任⼴东兴宁县知县。善诗⽂。
此诗系诗⼈在宁夏旅舍所作,表现了明代西北边民的寒⾷风俗。《乾隆宁夏府志·风俗》载:“清明⽇,挈榼提壶,相邀野⽥或梵刹间共邀饮,⽈‘踏青’。插柳枝户上,妇⼥并戴于⾸。”当是明代传承下来的风俗。
诗⼈在旅居之中逢寒⾷节,禁⽕冷⾷,倍感冷落孤寂。颔联写当地风俗:煮青精饭,喝蓝尾酒,这些都与内地相同。颈联写寒⾷风景:美丽的杏花被风⾬打落,洁⽩的棠梨花被风卷⾛。描绘出⼀幅暮春的凄清之景。尾联抒发感叹,想起往事,痛苦万分,贺兰⼭东,不堪回⾸。抒发了忧国忧民
的情怀。